净空法师:改造命运,心想事成(2)

因此,古来许多祖师大德常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诸位在经典里面都看到,他说“ 净土 就是此方,此方就是 净土 ”,这个话讲的一点都不错。 阿弥陀佛 的极乐世界跟我们现前住的世界,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的。


  因此,古来许多祖师大德常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诸位在经典里面都看到,他说“净土就是此方,此方就是净土”,这个话讲的一点都不错。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跟我们现前住的世界,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的。我们今天居住的这个世界,地面是泥沙泥土,西方极乐世界的地面是琉璃,我们中国人讲的翡翠,绿色的玉。他们的地面是绿色的玉,无量珍宝而成的世界。黄金为地,那个地是道路。我们现在的道路,大家知道是柏油铺的道路,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路面铺的是黄金。我们哪里能跟人家相比?

  但是古人说的这些话,如果我们真的明白、懂得,就不奇怪。因为物质环境是随着我们念头转变的,佛在经上常讲“境随心转”,第一个转的是身体,如果我们的心纯真无妄,纯真。我们在最近(差不多应当也有十年了),总结世尊在经教里面教我们的,我们要抓住纲领。经上常讲菩提心,菩提心一般人不太好懂,我把它说了十个字,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第一个是“真诚心”。真就是不假,诚就不虚;换句话说,一般人的心不真不诚。佛心真诚,真诚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是心之体。佛家常讲体、相、用。真心,真诚心,我们的心本来是真诚心,现在变成虚伪,不但对一切人虚伪,对自己都是虚伪。怎么说对自己虚伪?你只起妄念!妄念,念叫妄念,真心里头没有妄念,你只要有妄念,你的真心就失掉,真诚失掉了。所以,佛的心、菩萨的心真诚,决定不起妄念,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离开了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心有多大?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真的。

  这个心的作用,它起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就是说这个心什么心是对自己的,什么心是对别人的。对自己的这个心,是“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这个正觉是智慧。所以自己是要清净,要平等,要智慧。对别人,对别人是“慈悲”,大慈大悲,大慈悲是对别人;慈悲就是今天所讲的爱心。佛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这里头差别就很大了。佛为了怕大家误会,认为佛讲的爱心就是我们观念里面讲的爱心。我们的爱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不相信,你看看报章媒体所报导的。男女相爱,爱了就结婚,这是爱到极处,但是过了没几天他又离婚了,可见得他的爱不是真的,它会起变化。今天爱你,明天就不爱了。所以,佛的爱心不说爱,说慈悲。

  慈悲是什么?慈悲永远不会变,这个爱心,它是依真诚,依清净,依平等,依智慧,它怎么会变!一切众生,你就是毁谤佛、侮辱佛、杀害佛,佛对你的爱心永远不会变更。不会说你伤害我,我就不喜欢你、不爱你,甚至于报复你、惩罚你,没有,决定没有!那叫真爱。所以真正讲爱,只有佛菩萨才有,除佛菩萨之外,那个爱都靠不住。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学佛的人,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这个人说我爱你,笑笑,很好!为什么?知道假的,虚情假意,不是真的,别当真!他说我恨你,也别当真,他恨你,过几天他又好了;爱你,过几天又变了。要知道六道众生都是虚情假意,千万不能当真。

  真有智慧,我们在这个世间游戏神通,就跟诸佛菩萨乘愿再来一样,什么都不要当真。但是我们自己有一桩要当真,当真要教化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没人教他!中国儒家也讲,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肯定这个理念,肯定这个事实,我们对于一切作恶的人,你就不会去瞋恨他。佛教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你才能做得到。肯定人性本善。他为什么变成不善?为什么他要去作恶?《三字经》上讲得就很好,“性相近,习相远”。本性(就是本善)大家都一样差不多,为什么变恶的?恶是习性。习性就是我们常讲的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亲近的是善人,你自然就变成善,你亲近的是恶人,那你就学坏了。“苟不教,性乃迁”,这句话非常重要,教学重要。你要是不教,他要是在不善的环境里面,他不可能不染污。今天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看到就非常非常的悲伤,现在社会是个大染缸。教学,诸佛菩萨、古圣先贤非常重视这一桩事情。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教育在历史上有记载的,至少有四千五百年,这大家讲的尧舜。尧舜那个时代政府设官就有教育部长,而且教学的政策也就非常明显了,伦理道德!教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他要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要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你要是明白了,你绝对不会破坏自然环境,你自然会保护自然环境,它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第三个教导我们,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不是迷信,是真有。现在科学昌明,科学也逐渐证实有不同维次的空间。

  最近五十年(半个世纪),欧美许许多多的学者在研究轮回,在研究前生,研究后世。他们的报告写成的这些书籍很多,几百种。我请住在美国那边同修给我收集,收集最著名的,他们给我寄了三十多本。这是西方人最近研究,确确实实人有过去生,有过去当然就有未来。这是我们佛法讲的有情众生,我们现在讲的动物。佛在《华严》上还告诉我们,“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一句话很不好懂。无情是什么?植物矿物、山河大地、泥沙石头。它也是活的吗?为什么能同圆种智?

  近代,最近这八、九年,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他研究水的结晶。我想也许在座的同学有些人知道这个讯息,我是三个月之前才知道的。有个同学在网络上发现这桩事情,把它下载之后给我看,我一看到之后很欢喜。为什么?《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了科学的证据。使我想到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说的,“诸法所生”,诸法就是一切法,包括虚空。虚空从哪里来的?宇宙从哪里来的?所有一切生命、众生从哪里来的?佛说这些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华严经》上说的。《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说“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大”讲世界,这个世界是讲星系,“小”是指微尘。“因心成体”,它的本体是心,离开了心,它什么都没有。

  这个话的意思还是不好懂,所以古大德用个比喻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同学当中有经营珠宝的,过去我在台湾,陈大川居士他们的家族就是经营珠宝。带我去参观他们的展览品,我们去看到之后,他制作的这些金器首饰这一类的大概总有一两万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了之后,我说:你这么多东西,只有一个东西。他说:什么东西?黄金!除了黄金之外,没有第二个东西。这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