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菩提”是梵语,翻成中文是觉悟的意思。“七”是数字,一共有七个项目。这一段对我们修学来说也非常重要,它的作用是防止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一些障碍。 ‘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智慧从哪里来的?诸位一定要晓得,五根最后一个是智慧,五力最后一个也是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从根、力里面产生。由此可知,如果没有根、没有力,你就没有这个能力来区分一切法的真妄。说一个真妄,这里面包括得很多,像邪正、是非、善恶、偏圆,都在这个意思当中。必须有真实的智慧,他才能够观察,才能够简别,我们应该要修学哪一种法门。对于法固然要用智慧观察,对自己的根性,同样也要用智慧观察,决定不是感情用事,人家学什么,我要跟着学什么。人家学得有成就,我们跟的人未必有成就。原因就是“法”未必能契合自己的根性,这是必须要知道的。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智慧,他不用别的,特别用“菩提”这个字样,是非常有道理的,使我们不至于发生误会。 “诸法”是一切法,这里面不仅是包括出世间法,连世间法也包括在其中。三十七道品,前面三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我们好懂,也容易修学。这个地方就难懂,也难学了。原因在哪里?就是我们没有真实的智慧,一切诸法真妄邪正很不容易辨别。因此,往往我们选择法门就选错了。选错了,对于我们损失很大,至少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浪费了。如果觉悟得快,回头得快,那还算相当幸运;假如是执迷不悟,不知道回头,那这一生都空过了,一生都不会有成就。由此可知,这个关键实在是非常之大。没有智慧,如果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他也能成就。有善根的人他能信,有福德的人他肯修,所谓是老实忠厚人,这种人容易成就。特别是净宗这个法门,自古至今念佛往生的,一大半以上都是凭着善根福德而成就的;也就是说,他心地真诚、恭敬,听到这个法门,虽然他没有深入去了解、去研究,但是他相信圣言量,相信佛菩萨不会骗人,相信这些祖师大德也不会骗人,教我念这句阿弥陀佛,我就老实念。“老实”就是成功的秘诀。说到知识分子,那就麻烦多了。知识分子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没有搞清楚,他不能完全相信,也不可能认真的去修学。所以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对象实在讲都是知识分子,这是最难度的一群人。显示出佛的大慈大悲,不厌其烦详细来解释,帮助这些人破迷开悟,帮助这些人建立信心。 择法的能力来自二个根源,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善根福德。这是第一,择法。以智慧观察世间,了解世法的真相,我们在这个世间就不至于浪费太多的精力、太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因为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佛法讲是造业,造业后面必定有果报。你造善业在三善道轮回,造恶业是三恶道轮回,总而言之一句话,是造六道轮回之业,这个错了,大错特错!佛教我们断恶修善,那个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是相对的,两边都离掉了,那就叫真善。诸位想想,两边都离掉了,六道就没有了,这才能超越三界,所以它不是一个善恶的善。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楚的,要明白它。 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要怎样做?确实在我们意识里面有善的念头,有恶的念头,善恶念确实是相对的;而在实际生活当中,确实有好事、有坏事,这个善事、恶事也是相对的。我们断恶修善究竟从哪里下手?理离不开事,事也离不开理,实际上下手还就是我们身心的造作。身心造作总落在两边,如何两边都离开?那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三轮体空”。两边都离开了;换句话说,断恶修善都不可以执着,都不可以有这个意念。有意念就是你有执着了。可是我们最初的下手功夫,还是要从这些事相上、执着上做起。这就是先断三恶道,再修三善道,再进一步,三善道也舍弃了。纵然做一切善事,利益众生,利益社会,自己心地清净,就像没有做一桩事情完全一样,所以这个心里头不落印象。世间人做好事要居功、邀功;做了恶事要推卸责任,那罪过就更大了。这个都是着相,落在两边里面。佛教给我们是不落在善恶两边,这就是真善。所以这个世间好事,我们要做,要尽心尽力去做;可是做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净心,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里,放在心里你的心就不清净。我们今天要修清净心,修一心不乱,我还做了多少多少好事,不知道有起了多少念头、多少心,就不是一心。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你这心里头拉里拉杂的东西装得太多,这是错误的,那就不是真善。真正的善是本来无一物,善恶统统没有,统统都离开,这才是真善。……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精”就是纯而不杂,“进”就是进步不退转,不退就是进。当然,我们的精进一定是要在佛法上求觉,一定是要在净念上,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是真精进。都摄六根,怎么摄法?实在说,六根就像佛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六根门头”,是内外交通的一个管道。主要的是意识心,主要是意识。因为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相宗经典里面讲得很清楚,它的作用只是“了别”。就好像照相机一样,我们眼像照相镜头,打开之后外面境界就照得清清楚楚,明了,它没有分别。谁去分别?不分别,不造业。了别好,了别是觉。第六意识在里头分别,分别善恶,分别好丑,这个事情麻烦,所以它起了作用。我们收摄六根,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意根。我们眼不是叫你不见,眼当然要见。见怎么样?见不要分别,不要执着。在一切法里头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你所见的这个境界是平等的境界,这叫真平等。这就是都摄六根。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乃至于意知法,意根是对法,真正在境界里头去学,修就是修学。学什么?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诸位要晓得,真正能够做到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着,你就得定,你的心就定了。外面六尘境界,你也看得清楚,你也听得清楚,样样都清楚,那是慧。一切明了那是慧,心是定的,外面样样清楚这是智慧,这叫定慧等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