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说清净心经》讲记(6)

念佛三昧以外的种种禅定三昧,实在讲都不容易得到。就像过去倓虚老法师所说的,往年我在此地讲经的时候,甘贵穗送我一个小的录音带,倓虚老法师在香港打佛七的开示。那个带子我听了五、六十遍,我现在没事情还常常

  念佛三昧以外的种种禅定三昧,实在讲都不容易得到。就像过去倓虚老法师所说的,往年我在此地讲经的时候,甘贵穗送我一个小的录音带,倓虚老法师在香港打佛七的开示。那个带子我听了五、六十遍,我现在没事情还常常听。这个带子里面,他老人家讲得很清楚,他一生当中见到过学禅的人,他说得禅定的他见过,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他一个也没见到。得禅定就相当不容易,盘腿面壁一入定,一个星期、二个星期,几个月不出定的,这个功夫就相当深了,他见过。他们将来结果在哪里?老法师说,结果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色界天。色界天没出三界,还要搞六道轮回,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真正得初禅的人,诸位要晓得,初禅天是色界不是欲界,前面跟我们讲的五盖障,五欲这里头有不少条,财色名食睡,他确实不动念,心里头没有这个念头才能到色界天。假如他虽然有禅定功夫,能够坐上一、二个星期,还有财色名食睡的意念,还没有断干净,那么他将来的结果是在欲界天,不在色界天。

  欲界天上面四层都要有禅定的功夫,单单凭五戒十善只能够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天。再往上面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四层都要有禅定。得禅定,但是他的欲没有断干净,还在这个境界里头,你就想这是多么难的事情。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能力来修这个法门?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真的不动心了吗?真的不起念头了吗?这一反省,才知道这个法门,我们学非常困难,回过头来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有这个念头也能往生,这是我们真正可以修学的,真正可以依靠的,真正在这一生可以成就的,这才选择这个法门。所以三昧有无量三昧,定有无量的禅定,你要有智慧,能够辨别,能够选择,选择了一门,要修精进,要一门精进,这个才行。

  最后一条『舍觉支』,「舍」是什么?当然世间法要舍,出世间法也要舍,我们自己修学得到的境界还是要舍。譬如你得到法喜,法喜要舍;你得到轻安,轻安要舍,为什么?你如果不舍,在这里就生贪爱、起执著,那就是麻烦。譬如我们上一个高楼,我们上到第一层了,你要舍掉,舍了怎么样?我才会上第二层;上了第二层,第二层舍掉,我才可以上第三层,就这个意思。等觉菩萨要不舍他证入的境界,他就不能圆满成佛,所以佛跟我们讲舍得。平常你们都说你舍得、舍不得,舍得是佛教的名词。你舍就得了,舍了一层,一定得到上面一层,再舍一层又得上面一层。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成片是最浅的念佛三昧。假如我们把念佛三昧分做九品来讲,下下品的念佛三昧,这就决定往生,你只要得到,往生就有把握。功夫再稍微增进一点,往生就能自在,那个自在就真的了生死,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绝不碍事。

  凡圣同居土里面,四土每一土都有九品,我们讲最低的,凡圣同居土上三品就往生自在了,这就是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修得到的。方便土、实报土,实在讲我们未必有能力,我们这一生未必能成功,但是凡圣同居土我们是绝对有能力,绝对可以做得到。李老师以前教导我们、勉励我们,他就跟我们说,他说:我可以做到,你们也可以做到。他说:我没有学佛,跟你们完全一样。他老人家现身说法,拿自己来给我们做证明,这就不是假的,也证明佛在经上教给我们的话句句真实。问题的症结就是我们今天能不能将万缘放下,关键在此地。谁要能舍,谁就得到;谁要不肯舍,那就得不到。得到、得不到,这个权在自己手上,不在别人手上,不在佛菩萨手上,在我们自己手上。舍得愈干净愈好,为什么?愈干净愈专、愈精,得到成功的成分就愈大。

  抉择之后绝不后悔,我今天选择念佛法门,我就选择这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了。假如佛来了,佛告诉你,我还有个法门比这个法门还要好、还要快,成就还要大,你见到佛也谢谢佛,我已经决定了,我就这个法门好了,再好的法门我也不要,要有这样的信心才决定成功。能放下,绝不后悔,绝不追忆。

  这个七法,佛教给我们应当修习。修,通常我们讲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过去不会选择,现在我们学到会选择,把不会的变成会,把不能的变成能,这就是择法。这就是修正我们这个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这叫修行。从今以后,依照正确的想法、看法、做法去实行,这叫习。所以读经,读诵大乘,这个在我们初学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科目。为什么要读诵大乘?因为我们自己一身的毛病,自己不知道,读了佛经这才发现,自己对这桩事情也看错了,那个事情也想错了,这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你读经会开悟,悟什么?悟自己一身的错误,这个是开悟了。绝对不是见鬼见神叫开悟,见鬼见神就坏了,那就完了,没救了。几时见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开悟了,这是真正佛弟子。知道错了就改,改就是修行,我把它改过来,修正,修正之后要保持,永远不会再错了,这叫修习。所以修习跟修持的意思完全相同。这是佛把修清净心的方法全都说出来了。我们再看底下第三段:

  诸苾刍。所言清净心者。】

  这是佛跟我们讲什么叫『清净心』。

  当知即是心解脱增语。慧解脱增语。】

  这两句话用最简单、最浅显的言词来说,「清净心」就是心里解脱了,心解脱了,慧解脱了。心怎么解脱?解脱是形容、是比喻,譬如我们一个人被重重绳索捆绑,这个不自在、不自由,现在有人把它解开,我们得自在了。你现在心不自在,心为什么不自在?就好像有很多绳索把你捆绑起来,哪些绳索?妄想是一条绳索,烦恼是一条绳索,忧虑是绳索,牵挂是绳索,你这个心里头不晓得被多少绳索捆绑起来了,你的心怎么会自在?慧是心的作用,心不自在,慧就没有了,心得自在,慧就现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