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说清净心经》讲记(5)

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的,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专精。我们看西方这些大科学家,一生当中也是专攻一科,一点,所以他能够突破,他有发明,他有发现。他要是学得很杂、很多,决定没有这样的成就。能够成为一代的权

  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的,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专精。我们看西方这些大科学家,一生当中也是专攻一科,一点,所以他能够突破,他有发明,他有发现。他要是学得很杂、很多,决定没有这样的成就。能够成为一代的权威,无不是专攻一个科目。我们学佛也不例外,经论有那么多,选择之后就要懂得一门深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成就的这些大师们,像清凉大师一生就在《华严》上,《华严经》他老人家一生讲了五十遍,五十遍《华严经》怎么讲法?《华严》我过去讲过十七年,十七年只讲了一半,他那个五十遍怎么讲的?我过去讲经的经验,要依照钟点来说,一部《华严经》从头讲到尾,八十卷的《华严》要三千个小时。三千个小时,如果每天讲八小时,行,一年一部圆满。从前讲经确实是每天讲八小时,他在寺庙里面讲,寺庙上课,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他上课,一年一部,五十部就是五十年,清凉大师活了一百多岁,长寿,专。

  他的学生宗密大师,这是跟他学《华严》的,自己不晓得哪一部经契合自己的根性,到《大藏经》面前去拈阄,求佛菩萨给他指引,结果他一抽,抽到《圆觉经》,他老人家一生就用在《圆觉》上,将《华严》用在《圆觉》上发挥。《圆觉经》的注解,《圆觉经大疏》、《略疏》、《大疏之钞》、《略疏之钞》,都是他一个人写的。一直到今天,一千多年,后人讲《圆觉经》的注解,都出不了他的注解,真正是权威。专,就是一个专精。

  莲池大师到晚年,我跟诸位报告很多次,一部《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而且是念四个字不念六个字。《竹窗随笔》上有记载,有人问他老人家,你教别人念佛怎么教法?他说我教人家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自己怎么念?我自己念阿弥陀佛,念四个字。就不一样了,别人就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别人未必真的有心在这一生当中求生净土,所以加个「南无」客气一点。南无是印度话,中文意思是皈依、礼敬,皈依阿弥陀佛,礼敬阿弥陀佛,这说个客气话。我自己发愿这一生决定往生,所有一切客气话都不要说了。《弥陀经》上执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所以客气话都不要讲了。你就想到,愈是到晚年愈精,专精,所以他才有那样殊胜的成就。

  第四个『喜觉支』,「喜」是法喜,学佛最初得的利益就是这个境界,一定会觉得轻安、自在。平常我们因为烦恼很重,身体就很重,功夫一得力,身体就轻了,烦恼少了,智慧增长了,身体轻了。身体轻了,走路都不累,特别是爬楼梯比别人快。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办慈光讲座,寒暑假大专学生的佛学讲座,结业的时候,老师都会办一次郊游,像到八卦山去玩玩,带著学生去。他那时候七十多岁,学生二十几岁,上山,老师第一个爬上去,学生在后头喘气,比不上。什么原因?老师身体轻。我那时候身体也很轻,能追得上老师,其他同学追不上,轻安。『轻安』、法喜,你一定会得到这样的境界,但是要记住,得到这个境界不要生欢喜心,不要生傲慢心,觉得自己有点功夫,很了不起,那就坏了,这是特别要注意的。要真正觉悟,不可以颠倒,不能从这个地方再生烦恼,又堕落了,那就坏了。所以轻安跟法喜可以合起来看。

  第六是『定』,「定觉支」,「支」是讲的部分,「觉」是讲的觉悟。我们这个道场叫大觉,这是觉的一部分,七个觉合起来就是圆满的大觉,所以每一个法门都叫觉支,是觉的支分。定是修行的枢纽,戒定慧三学,戒学目的是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目的,是我们真正要求的。慧从哪里来?慧从定来,所以定才是枢纽;慧是学不到的。要用什么方法得到定?要守法。你看世间人,一个规矩的人,守法的人,他心安定,他不犯法,他不做亏心事,他的心情是安定的。不守法的人心就不安定,为什么?天天要想一些点子,如何能逃避法律制裁,他身心不安,佛法修学也离不开这个原理。

  所以戒学是手段,很多戒持得很好的人得不到定,原因在哪里?他戒持得很好,戒学里面有过失,什么过失?看到这个人没有持戒,他很烦恼,看到心里不痛快;看到那个人破戒,他也很烦恼。或者起贡高我慢的心,我修持比他好,他们这些人不如我,生了是非人我、贡高我慢,所以不能得定。怎样持戒才能得定?六祖大师讲得很好,因为禅宗,修学禅定是他主要的修学目标,六祖教诫学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个持戒就能得定。为什么?没有看到世间人的过失,看到的是自己的过失。别人没有过失,我自己一身的过失,这种修行人会得定。

  如果看到自己没有过失,样样都如法,很好,依教奉行,看到别人都是过失,他怎么能得定?那个戒律修学的是人天福报,如果人天因缘没修好,那到恶道里面去得福报,福报是一定有的。你看美国的畜生就很享福,你看美国人养的小猫、小狗真有福报,照顾得无微不至,死了之后还有坟墓,还有公墓,常常还到墓上去插个花,这我都看过,真有福报。饿鬼道里有福报,做这些鬼王,山神、土地,在台湾还有千岁宫、王爷宫,这都是有福报的鬼神,你看多少人去祭拜、供养他,那个福报修了的时候,将来就这样去享受。这个我们要知道,才晓得如何修定真正能得定。

  念佛人这个定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古大德几乎共同承认是三昧中王。我们今天听这个话不会怀疑,为什么?因为我们晓得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是无比殊胜的法门,这个法门里面的定功当然是三昧中之王。尤其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赞叹的,所以念佛三昧是真正不可思议。

  怎样才能得到念佛三昧?念佛堂里主七师常常有一句口头禅,我们听的耳熟,但是没有真正去做,「放下万缘,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号,你就可以做到。换句话说,身心世界什么都不要去想,统统放下。今日之下,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就是这句阿弥陀佛。除这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这个世间一切是非人我与我统统不相干,我去管它干什么?把你心里面一切的分别、一切执著、一切忧虑、一切牵挂统统放下,念佛三昧对你就不难了。一定要这样修学,自己才能得到大自在、大轻安、大法喜,这真正能得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