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下面,第二十八“梵音深远相。音声和雅”,远近都能听到,“无处不闻”,这是果。它的因“乃由说实语”,这讲因,什么原因他得到的?他说实话、美语,我们中国古人讲的,雅言就是美语,文雅的雅,雅言。“制守一切恶言”,这个制就是戒律,教你守住不犯一切恶言,“所得之相”。制就是持戒,一切恶言就是讲口的四种过,妄语是恶言;两舌是恶言,恶中之恶;绮语,花言巧语,目的是骗人,这些也是恶言;末后是粗恶语,恶口,说话粗鲁,人家听了都起反感。这是梵音深远的业因。“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这真的,特别是在教学、讲经说法。 这下面说,“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大乘、小乘、权教、实教都能帮助他断惑,断疑生信。注解下面说,“于无量世,自不恶口,教他不为,得梵音声相。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得八梵音相”。都是语业,首先要放下言语这四种不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更进一步,对人要常以软语,是柔和语。先语,不必到事情发生,如果是遇到困难之前就应该先告诉他,不要等到灾难现前,来不及了,要先告诉他。实语,决定不是妄语。教化众生,修因则得果报。最后这句,“于诸众生常以软语得梵音相”,《还源观》上四德第三“柔和质直”。言语要柔,身行要和,柔和,心地要正直,我们讲诚敬,诚敬存心,和睦相处,柔言爱语,这是菩萨行。 第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这是眼的好相,这个相也作绀青色相,这个在佛像里头常常看到,“佛眼绀青,如青莲花”,莲花的叶细长。“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生生世世培养慈悲心、爱心,总是以爱心、欢喜心待人接物。尤其是帮助别人,贫穷苦难的人,这些人多,需要帮助,这个世间做好事的人也很多。但是比不上菩萨做好事是用慈悲的爱心,照顾别人像照顾父母一样,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这就很难得,这个功德非常之大。布施是小事,这个心太难得了,这个心能感人,给人家带来温暖,用现在话说,给人带来能量。所以这个布施功德之大小,论心不论事,供养的物很微薄,心非常真诚,这个功德大。布施东西再多,没有诚意,好像可怜你,把你看得很轻,那个得福很小。因此种福,不是有钱有势力的就能修大福报,不一定,穷人修的福报往往超过他们很多,来生福报不一样,穷人来生变成富人,富人来生变成穷人。施报的事论心不论事,这个道理,《了凡四训》里头讲得很透彻。 第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是睫毛,眼皮上下这称为睫毛,牛王,牛的睫毛很长、很清楚,这用它来做比喻。“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悯”,这个字是错字,“怜悯爱护而感得”。待人接物你看菩萨用心跟凡夫不一样,他为什么能成菩萨?为什么能成佛?为什么能了生死出三界?道理就在这一句,他明白,他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修学大乘这个观念一定要有,或者是这种心态,没有这个心态,跟大乘格格不入。大乘心没有边际,大乘心没有内外,对待一切众生,确实如对待父母、如对待佛菩萨。成佛是心成的不是身口,就是你一点真诚的心比什么都重要。要看一切众生像父母,他没得吃、没得穿,在受苦受难,我们怎么帮助他?能力达不到,心要达到。我们每天诵经拜佛,跟大家在一起分享,这个功德要回向给他们。你回向,念念不忘,常常存这个心,遇到这个事自然会伸出援手。 下面解释,“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得牛王眼相。于无量世,等以慈善,视怨亲故,得牛王目相”。这个都是生生世世,菩萨生生世世不迷。不像凡夫,凡夫一转世,前世事情忘得干干净净,迷而不觉;菩萨生生世世,一世一世接著修行。我们学菩萨学得不像,所以有隔阴之迷,我们一死之后,不晓得跑哪一道去了。如果真修菩萨行不会,决定不会。那最安全的、最保险的是往生极乐世界,我在这个六道里头我保不住,就是保不住人天,会堕三恶道,这个事情不能不考虑、不能不明了。如果有这种情形的话,那就决定求生净土,仗阿弥陀佛本愿摄受之力,让我们能保持往后生生世世不迷失,我能够继续不断的修行。那像这些苦难众生能帮助吗?真能帮助,不是理上,事上能帮助,无论哪一种苦难众生他在遭难,你决定会帮他。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众生好苦,没看到佛菩萨来帮助。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有天眼的人、有神通的人看到佛菩萨在照顾他。为什么好像他还在受难?他有那个业应当要消,他不消他的障碍去不掉。菩萨在旁边看他消业障,业障消到一定的程度,菩萨就示现帮忙了。 所以真诚到极处,爱护到极处,能感得睫毛像牛王一样。 为菩萨时,菩萨是在因地,佛是在果地,这说佛的三十二相,没成佛之前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永远记住与人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至少要看一切众生是一家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籍、不同的信仰,全是一家人。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著,全心全力的为大家服务,没有人不欢喜。我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于无量世平等、慈悲、善良,特别是看什么?那一些跟你有恶缘的人,毁谤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障碍你的人、陷害你的人,都要用平等心看待,不但没有怨恨,有感恩的心。他用这些手段对我,他为什么不对别人?跟我有这个缘,跟别人没有这个缘。缘是前世结的,这一世缘就了了!好事情不是坏事情,缘就了了。缘有善缘、有恶缘,统统都要了,善恶都要了,我们的清净平等觉才能现前。恶缘有障碍,善缘也有障碍,懂得这个道理,没成佛之前我们所遇到的全都是了缘,问题就看你会不会?会,全了了,你多快乐。不会是什么?又结了,麻烦大!恶缘结了变成仇恨,善缘结了那变成眷属、变成情执,生生世世都脱不了的。唐太宗,佛门的大护法,心量大!那个时候基督教叫景教传到中国来,他也护持;伊斯兰教传到中国来,他也护持,宗教的总护法还堕地狱。我觉得他堕地狱,第一个因素就是情执,他跟皇后感情非常好,皇后好像三十六岁过世的,皇后过世他一生再不立皇后。皇后葬的那个地方,他窗户一打开能看见,天天能看见。情执太深,他会堕地狱就这个关系。当然另外一个,战争的时候杀人太多,堕无间地狱。所以视怨亲要平等,怨亲同样会障碍我们,怨要消,亲也要消,要回归到清净平等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