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圣空法师著:清世宗与佛教(1)(2)

此篇论文之能完成,真要感谢诸佛菩萨让我能有不断学习成长的因缘,在中华佛研所三年来的学习过程,有赖一切的人、事、物因缘和合的相助。同时,经由论文的撰写过程,使我对佛教史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对未来的

  此篇论文之能完成,真要感谢诸佛菩萨让我能有不断学习成长的因缘,在中华佛研所三年来的学习过程,有赖一切的人、事、物因缘和合的相助。同时,经由论文的撰写过程,使我对佛教史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多有启发。如今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更是有赖十方助缘的共同成就。
  论文写作期间,感谢我的指导教授慧严法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这段期间,给予我相当大的空间,包容我作我自己想做的尝试,如果没有慧严法师的支持与鼓励,这篇论文是无法如期完成的。此外,黄运喜老师、蓝吉富老师于论文审核与口试中的宝贵意见,更是本文的针砭良药,无论在论文的深度与广度上,两位老师都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对文的修正,使我对论题的掌握能更具体。尤其蓝老师,从我读研一开始,就不断的鼓励我撰写论文,更在此篇论文的组织上帮我建立完备的概念,并提共许多研究方向。此外,特别感谢大航法师于百忙之中巨细靡遗的审阅我的论文,以及在电话中给予我许多的建议、指导,使得论文的思考向度能更为周全。
  还有,我的同参道友禅道法师与常闻法师,感谢她们在酷暑中陪我奔走于各大图书馆与故宫文献馆影印资料,尤其是故宫所收藏的许多清史文献,在不能影印与外借的限制下,辛苦的替我抄录相关史料;还有在论文初稿完成时,细心帮我校对论文。此外,佛研所的丽娟学长,在我开始著手选择论文方向时,给我很多宝贵意见与鼓励;景荣,时常帮我影印资料并邮寄给我,并提供他个人对论文的许多看法与意见;还有明芳,经常帮我处理佛研所的一些事情,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与家人,他们一直是我这将近十年来的求学过程中,最大的精神泉源。家人这一路上的全程护持,让我在生活上与精神上都无后顾之忧,能专心投入论文的写作;尤其我的大哥、大嫂,为了让我能专心写作,遂将他们新购的房宅供我作为研究场所,让我能在没有外缘干扰下专心写作,以致如期完成毕业论文,还有:慧珠、慧真,谢谢你们对我的爱护与鼓励。
  感谢众多善缘的和合,才能有这一篇论文的呈现。                             
  释圣空  谨序于
  北投中华佛研所 2000.11.1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题时代背景简述
  清朝的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来看,是被归为“衰败期”。[1][1] 因而,有些中国佛教史的著作会以“衰落”、“衰微”来形容清朝佛教。或是在论及清朝佛教时,著重在清廷与西藏佛教间的关系,而认为“无论为政治的需要,或宗教的信仰,初期的满清,是偏向佛教的密教的。”[2][2] 因此,有些佛教史专书指出──清朝皇帝因崇信西藏佛教,而压抑中国佛教的发展;再加上康熙的“圣谕十六条”与雍正《圣谕广训》的颁布,更使人抨击清廷佛教政策的不当。[3][3] 因此,若提到清代佛教,似乎是乏善可陈,不是宋元明清并谈,就是将重点放在清末的居士佛教上。
  综观有清一代的佛教发展,确实有逐渐衰颓的现象──清初时期,由于延续晚明以来的佛教发展趋势,仍以禅宗和净土宗最为兴盛。再加上顺康二朝虽倡导儒学,但因尊崇西藏佛教的国策,以及顺治帝笃信佛教禅宗的关系,清廷还不至于反对佛教。到雍正年间,由于雍正提倡禅宗和念佛,并且信仰净土,佛教尚为帝王所重视。而到了乾隆朝之后,由于此时清朝汉化情形已相当深厚,乾隆帝重视汉学,儒学逐渐笼罩全局,遂有“乾嘉学派”的兴起。[4][4] 佛教在清廷皇室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已大不如前,清廷不重视佛教,对佛教采取远离的方针。
  至清中叶以后,佛法的传布逐渐有从僧众而转移至在家居士的倾向,不少有重大影响的士大夫皈依佛教,如宋文森(?-1702年)、方以智(1611-1671年)、黄宗羲(1610-1695年)、周梦颜(1656-1739年)、彭绍升(1740-1796年),罗有高(1734-1779年)等人。他们研习佛教经典,也有不少编撰或注释的著作。包含禅宗语录、或净土思想,也有弘扬其它宗派的。至此,天台、华严、法相等三宗派皆转为居士所弘传,因而有“居士佛教”之勃兴;只有净土、禅宗仍由丛林道场延续法流,而禅宗在清初的发展,则以临济宗较为兴盛。到嘉庆朝以后,嘉庆帝及其后的历代皇帝都忙于应付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清廷自然无暇顾及佛教,也不可能采取扶植佛教的政策;再加上由于国势凌替、国道中衰,佛教亦随之衰颓。
  以佛教内部的发展而言,明清之际,禅宗内部的宗派斗争情形相当激烈,如“五灯严统诤”与“牧云五论诤”等等。[5][5] 因为,禅门中对于禅学的论辩,有时往往与参加诤论者的宗派隶属、政治态度等交织在一起,而成为派系斗争。但是,到了清中叶以后,连这样的论辩也不存在了。
  在明清间的禅宗内部诤事之中,要以临济宗天童系之密云圆悟[6][6] 与祁门下汉月法藏[7][7] 间的“密汉之诤”,最受后人瞩目。临济宗此一内部诤事,就禅宗史上的法门纷争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到了清初雍正年间,由于雍正以帝王身分,御定密云圆悟的观点契合禅理,并将死后近百年的汉月再次提出批判、更动用帝王权威,重挫汉月一派。雍正此举,成了“清初禅宗中之大事”[8][8];更有人认为“雍正的干预禅宗内部事务,是清代禅宗史上的一个转折点。”[9][9] 因而有些学者指出──在雍正朝以后,禅宗明显衰落、以及将禅宗发展成为禅净融合的原因,归结于雍正压迫禅门的结果。[10][10] 雍正打压汉月一派的动机为何?此牵涉到雍正的禅学思想以及他对清初禅宗流弊的批判。关于此一问题学界虽有些研究,然尚存有若干问题须待解明。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
  就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来说,对于禅宗遭到批判的情形,不仅是因禅宗内部所宗不一,而引发的思想纷诤;就连佛教其它各宗派,也不时对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等轻视言教义理的现象,而有所争议,此等现象就佛教内部思想争论而言,实不足为奇。但由于雍正以帝王身分介入密云圆悟与汉月法藏的“五家宗旨”之争,而使得原本宗教思想上的辩论,被渲染上政治的色彩,竟成为“禅宗发展史上的特殊案例”[11][11],便显得特殊了许多。本篇论文的进行,则是以雍正的佛学思想为标竿,并检视清代佛教概况。
  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1678-1735年),是清朝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也是本文的核心人物。雍正一生与佛老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万乘之尊而自称“居士”;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还自撰佛学语录,编选和刊刻释典、大开法会,广收门徒、赐予佛徒封号、大力干预寺院内部事务、任命住持、表彰高僧。雍正以佛教徒身分自居,是真信仰佛教?还是为了政治上思想统治的需要?雍正以帝王身分,直接干预禅宗内部的“宗旨”之争,而遭人讥笑“以人天子与匹夫搏”[12][12]。雍正为了破斥三峰派汉月、潭吉[13][13] 师徒所持之见,亲自编撰长达八万余言的《拣魔辨异录》,并下谕动用帝王的权威,禁绝汉月门下法嗣的流传。雍正此举,不仅使隆盛一时的三峰派受到打击,遂从鼎盛而衰,也影响了后世禅宗的发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