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台思想中的性具说与性恶说天台智的性具思想,是表现在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的论述之中。十界即是《华严经》与《大智度论》所说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 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所谓六凡四圣的十法界。十法界的各界,各各界互具有其他的九界,内具自己,所以十界在当相当处,各各是圆融平等的。若从其渊源上考察,可说是在《大般若经》的「一切法趣一切法」;《金光明经》的「於一切法合受一切法」,以及《维摩经》的「须弥芥子相入」等诸说。因此,十界的每一界,相互具有其他的九界,法界的全体,即可称为「百界」;至於「千如」,是从《法华经.方便品》的十个如是而来,即为: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以百界乘此十如是,即成了「百界千如」。在《法华玄义》,展开百界千如的实相论,使之更进一步接近於现实性的,便是在《摩诃止观》所说的「一念三千」。此在《摩诃止观》卷五上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注六) 此处所谓「三世间」,出於《大智度论》卷四七所说的五阴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五阴世间是指色、受、想、行、识,依五阴而成立众生世间与国土世间,正报的有情世间为众生世间,依报的器世间为国土世间,以此三世间相乘即成三千。一念即是三千世间的本体实相,三千世间是一念实相的大用现前,所以 名之为一念三千。三千具於一念,故谓性具。 可是,性具之说,后来亦被引入华严宗内,如前所说,澄观等人亦欲以「具」字改造华严的性起哲学,又如在华严三祖法藏所着的〈发菩提心章〉中,即有「具德门中,一法法尔,性具善恶」之说。然而,性具性恶之说,毕竟是天台智的创发,尤其是性恶之说,乃是天台的特异法门,是天台独到的极说;而此性恶与性具,在义理上虽相通而不相同,智是以圆教中敌对相即的理论,亘於法界的一切部门,於对立及矛盾之中,开展平等与相即,显示天台的实相论。也可以说,这便是天台思想的中心。 我们已经说过,在天台大师的三大部之中,仅以《法华玄义》及《法华文句》发明了十界互具与百界千如的思想,《摩诃止观》又进一步说出了一念三千的观念,然这仅是性具思想,未及性恶之说,有关智的性恶观念,最显着的是出於他的《观音玄义》及《请观音经疏》,这应该又是性具说的更进一步,可能这是智者大师的晚年思想。虽然近代的日本学者佐藤哲英氏,在其发表〈关於观音玄义及义疏成立之研究〉(注七)之后,又发表了〈天台性恶法门的创唱者〉(注八),他认为:「《观音玄义》及《请观音经义疏》,不是智所作,而是其门人灌顶的撰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从《观音玄义》所见的性恶说,也不是智的,乃 是灌顶所发挥的一种学说了。」(注九)其实,这不过是他的「大胆假设」而已 (注十)。纵然在十八世纪,日本即有一位名叫普寂(西元一七零七-一七八一年)的华严及净土的大学者,他着有《法华玄义复真钞》及《摩诃止观复真钞》等,即以为性恶说与一般大乘及智的其他所说相矛盾,如果真是智的思想,也应在三大部中出现,至於阐述性恶说的《观音玄义》,不但文是拙文,义亦极为浅薄,绝对不像是智的作述。可是,性恶说在理论上是天台思想必然的,或者也是极有可能的开展,在思想体系上,也绝无矛盾之处。至於推想《观音玄义》及其性恶思想之系出於灌顶之说,也是非常勉强的假设。因为性具与性恶的思想,天台智者尚非最先的创祖,尚有南岳慧思禅师的《大乘止观》的性染思想,作了他的先锋。 可是,一提到《大乘止观》,问题来了,这部书的思想体系,大致根据《起信论》及《摄大乘论》,然而在其第一章及第二章中,述及不空如来藏处,彻底主张性恶说,但这绝对不是《起信论》的观点;又将阿梨耶识分为子时与果时,并谓阿梨耶识有两种,清净分依他性名为清净和合识,杂染分依他性名为杂染和合识等,均非《摄大乘论》的主张;再以之与南岳的其他着述如《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及《法华经安乐行义》对照,思想不统一处也不少;本书除了第二十条及五十三 条的经证征引了《法华经》的「穷子喻」,再有第三十六条的经证引了《法华经》的「无量分身释迦」为例之外,全卷都无实相论系的色彩,所以被人怀疑,不是南岳的真撰。但是由天台智所说的性具及性恶,和《大乘止观》的性染说相对照,我们又可确定,天台师承南岳,《大乘止观》仍当是南岳的作述。智以性恶说的敌对相即的辩证法,来呈现实相,而此性恶思想则不限於如智所说辩证法的实相观,乃是如来藏缘起说之所说。据日人安藤俊雄博士的看法,《大乘止观》第十七及十八条经证所引的「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即是能生生死」,「即是法身流转五道,说名众生,即是能作生死」,其目的在於证明性染之说的依据,此虽尚未查明究系出於何经,但总不会出於如来藏系统的经典范围(《天台性具思想论》第三章)。由此推考,天台智既可以实相论的立场,吸收如来藏缘起说的影响,南岳慧思何以就不能从龙树的实相论转而用大乘止观发展如来藏缘起的思想呢?从本书之依於《起信论》及《摄大乘论》,而又超越於《起信论》及《摄大乘论》的情形来判断,南岳绝非墨守成例的人,乃是一位具有创发智慧的人,他之思想立场的变迁运用,绝不能以一般的拘泥之辈与之相比。 由於如此,我们便可以用下面的一表,来说明《起信论》、《摄大乘论》、《大乘止观》、天台三大部及《观音玄义》之间的思想关系了。 《起信论》与《摄大乘论》,并无系统相承的关系,只是体系的立场类似;天台思想与《起信论》及《摄大乘论》之间,也无必然的关系,唯因《大乘止观》与《起信论》及《摄大乘论》有关系,天台的性恶思想则与《大乘止观》有关系。 现在,我们且看天台智的性恶论,作一番理解之后,再来考察此一论点与本书的关系。依据智 的《请观音经疏》,谓为陀罗尼之所消伏,举出事、行、理的三毒,而说:「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也;理者,法界无阂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注一一)这虽是智所说性恶的资料,但却极为简 单。至於在其《观音玄义》之中,则有如下的一段明确的问答了: 「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答:具。」 「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