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三四、同注二零。 注三五、《大正》四六.六五五页上。 注三六、《大正》四六.六五三页中。 注三七、《续藏》九八.四一零页B。 注三八、《述记》一四七页。 注三九、《大正》四六.六四五页上。 注四零、《大正》四六.六四七页中。 注四一、《大正》四六.六五二页上。 第三节 本书的三性三无性 (一)何谓三性三无性?一般所谓三性者,是根据唯识论,约有无假实,而将一切法的性相,作三种之分类。那就是一者遍计所执性(),二者依他起性(),三者圆成实性()。三性又被称为三自性、三性相、三种自性和三相等。略称则可简为遍依圆之三性。 至於三性的译名,诸经论中,各有不同,现将主要的十部经论,所译名称之同异,表示为如下的七类: 再说所谓三无性(trividha- nih.svabha-vata-)者,是对三性而立的三种无性,具体地称为三种无自性性,或为三无自性,三种无性的内容,即是就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而论其各各没有自性自义。各别称为相无性(laks.an.a--nih.svabha-vata-)、生无性(utpatti-nih.svabha-vata-)、胜义无性(parama-rtha-nih.svabha-vata-)。 依照《成唯识论》卷九说:「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注一) 此中所谓「密意」者,显非了义可比;后之二性,体虽非有,而在愚夫,妄执之为我法的自性,故名之为遍计所执。为除此妄执,佛陀世尊,始对此等有及无,总说无性之义。故对三性而立三无性。初依遍计所执而立「相无性」,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为「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现蛇之幻相,实则蛇相本非有,故名「相无性」。次依 「依他」而立「生无性」,以一切诸法,不关於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合而生者,谓之依他性;此依他起性之法为因缘生,因缘生无实性,恰如绳之因缘生,无绳之实体,故名「生无性」。三依「圆成实」而立「胜义无性」,以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之实性,故谓之圆成实性;离此圆成实性,一切有无之诸相,名为「胜义无性」;胜义者,名於圆成实性,以圆成实性为绝待之法,故不带任何之相,如麻中既无蛇相,亦无绳相。 要而言之,此一思想,分有两个系统:一是基於《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的,另一是基於《大乘阿 达磨经》、《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的。宇井伯寿在对《摄大乘论》三性说的看法,认为与基於《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的三性说是不同的。他的理由是,《摄大乘论》的依他性,是染污分与清净分之和合而成的染污清净分,有染净,亦有非染非净、有与无具,更为非有似有者。此中的染污分显现之场合是分别性,此一场合,既非染污清净分的依他性,亦非清净分的真实性。相反地,依他性的清净分显现之时,同样也既不是染污清净分的依他性,亦不是染污分之分别性,而是真实性。像这样的三性说,乃是根源於《大乘阿 达磨经》、《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的系统而来者(注二)。 我国的印顺法师也说:「本论的体系,与《中边》、《庄严》可说是全同的。」(《摄大乘论讲记》二二五页) 本书之中,说有三性三无性,所以我们先要介绍三性三无性的定义和源流。又因本书中的三性三无性说的理论基础,是采取《摄大乘论》的观点,我们既知《摄大乘论》三性思想源流系统,下面要继续介绍了《摄大乘论》三性说,然后再来论究本书的三性说,始可脉络一贯,知其终始。 (二)《摄大乘论》的三性说从本书的组织及内容上看,非常明显地,它不是《起信论》或《摄大乘论》的释论,正像在其〈序分〉中所说的一样,这是一部独立性的论书(注三)。然在本书所谓五番建立的第一「止观依止」章,是依如来藏缘起以说明依持修行止观的一心;在其第二「止观境界」章,便采用了三性的理论来加以说明,如前所说,此三性的理论乃是依据《摄大乘论》所持的立场。因此,即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产生了,本书既以《起信论》的如来藏缘起之唯心论观点,与《摄大乘论》的唯识论观点,怎么能够调和?在同一部论书像《大乘止观》这样一部名着之中,绝不可能同时采用两种相互抵触的论点,所以必须仍以如来藏缘起说的《起信论》 立场,来理解《摄大乘论》,以求一贯本书的中心思想。其实,前面已经介绍了宇井伯寿及印顺法师的看法,《摄大乘论》的三性说,不能用《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系的思想作解释,故与唯识系的看法,不尽相同。又在宇井氏的《印度哲学研究》卷六内,有如下的说明:「总之,此等摄论论师,是以《摄大乘论》和《起信论》视为一致,至少也解释为《摄大乘论》与如来藏缘起之间,并无殊异。」(注四) 印顺法师也说:「摄论派说是真妄和合的赖耶,与奘传的唯识不同。」(《摄大乘论讲记》一九五页) 正由於此,接着又产生了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引起近代的日本学者,怀疑本书的撰着者,不是南岳慧思,而是与昙迁(西元五四二-六零七年)当时一般摄论师的立场相当,特别从昙迁的思想路线考察,最有可能即是本书的撰着者(注五)。关於这个问题,笔者乃系持的相反意见,仍以出自慧思禅师的真撰,已在《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目中,作了推断。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摄大乘论》的三性说,亦即是三相说,即所谓依他性相、分别性相、真实性相。但在《摄大乘论》的三种译本之间,对於三性的译名,则颇有不同: 1.佛陀扇多译为:他性相、妄想分别相、成就相。(注六) 2.真谛译为:依他性相、分别性相、真实性相。(注七) 3.玄奘译为: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成实相。(注八) 至於此三性或三相的梵文原意,则为: 1.paratantra乃系「依於他」的形容词,亦可用作名词「依他」。所以,译作「依他」者最适切。 2.parikalpita,义为「被妄分别」或使妄分别,译作妄想分别是适当的;假如译成分别,亦即妄想分别的意思,也是正确的。 3.parinis.panna,义为「终了发现」,或为「使完全」,可为形容词,亦可为名词;因之,译为「成就」及译为「圆成」,都是适切的译名。若译为「真实」则稍偏於义译,因为「使完全」也即有「成真实」的意义,所以亦不为错(注九)。正由於如此,宇井伯寿对於《摄大乘论》的校订以及研究,都是以真谛的译本为主,因为真谛所译最近梵文原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