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三)(5)

介绍了三性的译名及原义之后,再来看看三性的涵义是什么。当然,此处是以《摄大乘论》的真谛译本作依据。 先说依他性,《摄大乘论》卷中云:「若唯识,似尘显现依止,说名依他性。 云何成依他?何因缘说名依他?从

  介绍了三性的译名及原义之后,再来看看三性的涵义是什么。当然,此处是以《摄大乘论》的真谛译本作依据。
  先说依他性,《摄大乘论》卷中云:「若唯识,似尘显现依止,说名依他性。 云何成依他?何因缘说名依他?从自熏习种子生故,系属因缘不得自在,若生无有功能过一刹那得自住故,说名依他。」(注一零)
  这是说,最初「唯识」,本来无尘,由於此识产生变异,始有「似尘」的显现,成为「似尘显现」的「依止」,所以名为依他起性。是依似尘之「他」所依止而起者。如是识中本来有尘,便不成为似尘,也不成为依他(客尘、似尘)而起了。又问:怎么成为依他?为什么称为依他呢?是从「自」类的「熏习种子」而生故;又是被「因缘」之所「系属」而生故,「不得自在」,因此依他起性的东西,「若」其「生」起的刹那,刹那即灭,决定「无有功能过於刹那」而「得自」然安「住」的。所以成为依他,也名为依他了。再说,此处所言「唯识」的「识」之产生变异,与真谛所译「乱识」的定义相当,以生变异而成为似义显现的依止之时,即含有此一乱识的体相和功能在内,所以名为依他性。
  次说分别性,《摄大乘论》卷中说:「若分别性依他,实无所有,似尘显现。云何成分别?何因缘说名分别、无量相貌,意识分别,颠倒生因故成分别,无有自相,唯见分别故,说名分别。」(注一一)
  这是说,「分别性」是依「依他性」而起,「实」体乃是一「无所有」,不过是「似尘显现」而已。也即是说,既系依止依他性而有,那里还有一个分别性呢?故 在「无所有」之中,并没有分别性这样东西,因系似尘显现,故名分别。此处亦设两问:怎么成为分别?因何说名分别?接着便说,由於「无量」的种种行「相」之「貌」,便有无量行相之貌的「意识」,能够「分别」一切境界。而此无量相貌的分别是「颠倒生因」的,所以没有「自相」可言;它是意识分别所取的所分别,所以仅是乱识颠倒生起的所缘相;它是能分别的所缘,是分别心所分别的,所以叫作分别性。似尘显现的乱相自体,是毫「无」「自相」可求的,「唯」有「分别」的乱识为它的自性,离开名言之识,即不复存在。它是分别所现的,所以「名」为「分别」。
  再说真实性,《摄大乘论》卷中云:「若真实性分别性永无所有为相,云何成真实?何因缘说名真实?由如无不如故成真实,由成就清净境界,由一切善法中最胜於胜义成就故,说名真实。」(注一二)
  这是说「真实性」在依他性中,是「永无」成为「分别性」之一分的可能,分别性以「永无所有为相」之故,所有无相,即谓之「真实」而不是非真实。又问:「何因缘说名真实?」根据真谛译世亲释,是将该段文字,组织成为三义一结,所谓三义之第一,即是「由无不如」之义者,乃以不相违之义而显「真实」,此在世间,如真实之友。第二「由」於「成就清净境界」者,即以无颠倒义而显 真实之谓,由於境界无颠倒之下,得说四种清净(注一三),此在世间,如真实之物。第三「由」於「在一切善法中最胜」者,是以无分别义而显真实之谓,此在世间,如真实之行。此「不相违」、「无颠倒」、「无分别」的三义,於「胜义」不坏失故,所以「说名真实」。
  总之,仗因(种子)依缘而生起之者,即名「依他」;依识而识被所缘,显现之者,名为「分别」;显露真如法性者,称为「真实」(注一四)。不过,《摄大乘论》中的三性说,目的在於说明由唯识相而进入唯识性的发展过程,亦即从三性而进展至三无性。正如该论卷中所说:「菩萨由入似义显现意言分别相故,得入分别性;由入唯识义故,得入依他性。及云何得入真实性?若舍唯识想已,是时意言分别,先所闻法熏习种类。菩萨已了别伏灭尘想,似一切义显现,无复生缘故不得生,是故似、唯识、意言分别,亦不得生。由此义故,菩萨唯住无分别。一切义名中,由无分别智,得证得住真如法界;是时菩萨,平等平等,能缘所缘无分别智生,由此义故,菩萨得入真实性。」(注一五)
  此处的「真实性」,乃是指明为「真如法界」的真常心,所以必然能与《大乘止观》的思想相为呼应的。并且即以此为基础而用三无性来说明止观境界,复以三无性来说明止观体状。下面就让我们来对本书的三性说作一番研讨。
  (三)本书以如来藏为中心的三性说本书依於一心而展开三自性,即是以三性说来说明止观的境相,又依所观之境,作为观行的入门。这是依於《摄大乘论》的阿梨耶识成立的三性。《摄大乘论》与护法之后的新义唯识不同,它属於古义唯识,玄奘所传者,即为新义的唯识,真谛所传译的《三无性论》,也属於古义唯识。至於本书,便是继承《摄大乘论》的三性三无性思想的系统;同时,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当时的摄论宗师,「是以《摄大乘论》和《起信论》视为一致」的。因此,不妨将这三种论书的共通点,举其两对四例对照如下:
  1.《大乘止观》卷三云:「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注一六)
  2.《起信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注一七)
  1.《大乘止观》卷三云:「所言总名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此即是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注一八)
  2.《摄大乘论》卷上云:「依他性相者,本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差别,……是名依他性相。分别性相者,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是名分别性相。真实性相者,是依他性,由此尘相,永无所有,此实不无,是名真实性相。」(注一九)
  由此可知,本书的所谓体相用,是根源於《起信论》,所不同者,《起信论》是就清净位的圣者而言,只讲净的体相用,本书由於富有性染思想,所以包摄凡圣染净,而将一心及八个识,分别名为体相用的。至於三性的思想,本书当然是采取了《摄大乘论》的立场,但其标名,也有不同之处。试立二表,将其显现出来:
  我们由这两对四例看来,对於作为体大的真实性的真如心,三书所说是一致的。到了依他性的本识上面,本书便脱离了《起信论》之相大所持的观点,而采用了《摄大乘论》所持本识的思想,说为真妄和合的阿梨耶识,而不是《起信论》所说的如来藏具足的无量性功德了。再说《起信论》的用大,是指清净功德所权现的世出世间的善因果法,与《摄大乘论》所说由识体显现的尘相之分别性相,并不相同,本书接受了《摄大乘论》所持的识体显现,而说的分别性,便是六识七识的妄想分别,此妄想分别,当然也与《起信论》所持用大的内容不同,善因果法集亦是妄想分别,但其并非出之於妄想分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