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三)(7)

注一八、《大正》四六.六五五页下。 注一九、《大正》三一.一一八页上-中。 注二零、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五九页参考。 注二一、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九二-三九三页参考。 注二二、望

  注一八、《大正》四六.六五五页下。
  注一九、《大正》三一.一一八页上-中。
  注二零、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五九页参考。
  注二一、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九二-三九三页参考。
  注二二、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五九-三六零页参考。
  注二三、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校订本三三页参考。所谓十一识者,含摄一切识。即如玄奘传译唯学的八识;《中边分别论》中,述有根、尘、我、识之四种;《庄严论》所说的六种。唯在《摄大乘论》的〈应知胜相品〉第二之一,始说有十一识:「谓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恶两道生死识。」(《大正》三一.一一八页上)
  注二四、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八七-三八八页参考。
  注二五、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七页下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
  注二六、望月信亨博士《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三六零页参考。
  注二七、宇井伯寿博士《摄大乘论研究》三九二页参考。
  注二八、《大正》三一.一二一页上云:「阿 达磨修多罗中,佛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
  注二九、《大正》四六.六五八页上。
  注三零、《续藏》九八.四七零页C。
  注三一、《大正》四六.六五八页上,《大乘止观》卷三参考。
  第四节 本书的性染说与天台智的性恶论
  (一)对於心性染净说的考察有关心之本性的清净、染污,或具染净之两面,或者非净非染的问题,从人 类的伦理或宗教的立场来考察之者,都是由来已久,且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佛教中说,这一心性问题之开端,从原始圣典为始,已经有了若干的论究。到了部派佛教时代,此即成为产生异说的主要论争的论端之一。在大乘佛教而言,其中的《瑜伽师地论》及《唯识论》等,对此未有若何特殊的解释;《般若经》、《华严经》、《如来藏经》等经典,以及密教的经论,对此亦未发现若何的论列和解释,唯在强调心性本净说的同时,并且以此心性本净的思想为基础,发展出了许多的大乘思想(注一)。
  回过头来,再看原始佛教的《南传三藏增支部经典》()中说:「心是明净而被染於客尘烦恼。」此在汉译的《增一阿含经》卷二二则谓:「心性极清净。」又在《南传三藏相应部经典》()中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此在汉译的《杂阿含经》卷一零则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在部派佛教时代,对此心性问题,大别之有两个不同的思想倾向。第一是大众部及分别论者等的主张,是心性本净说,此在《异部宗轮论》、《随相论》、《舍利弗阿昙论》、《大婆沙论》、《成实论》、《顺正理论》等之中所传者,可以明白。第二是站在《大婆沙论》、《成实论》、《顺正理论》的立场,则否定心性本 净说,主张心性具有染净之二面说。
  再看大乘佛教的《瑜伽师地论》卷五四说:「诸识自性非染」(注二),这无疑是对经典中「心性本净」说所作的解释。至於《成唯识论》卷二,以为心性本净者,即是识的实性清净之意;在该论卷四则谓:「谓染净法,以心为本」(注三),可知此处的「心」者,即是指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染净的种子,具有有漏种子及无漏种子,故成为杂染和清净了。
  其次以《般若经》及《华严经》为首,发展至后来成为如来藏思想及密教思想的许多经论之中,乃以心性本净之说,作为贯串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了。因此,便可常常发现,以心性本净说为型范,并且依以作为基础,发展出了如来藏、佛性、菩提心、法身、空性、法性、心真如、阿摩罗识、本觉等的许多思想。例如八千颂《般若经》、《大智度论》、《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 经》、《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中边分别论释》、《究竟一乘宝性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楞伽经》、《大乘密严经》,以及《起信论》等,都是根据於心性本净之说而来强调见性或悟之可能性的。我们在前节之中,也屡次说到,与《大乘止观》的三性三无性思想有着深厚关系的《摄大乘论》,便与此处所举的《大乘庄严经论》及《中边分别论》的思想,属於同一个系统,同为基於心性本净 之说而展开的。但是,《大乘止观》既然承继心性本净的如来藏缘起思想,却又发展出了他的性染思想,这在中国佛教的思想史上,固然属於首创,即在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佛教史上,也是空前的发明。由於本书的性染说,而有天台智的性具与性恶,再有华严宗的性起思想出现,而更显出天台性具的独特之处。因此,尤其是华严宗,对於天台的性恶之说,论难不已,此亦正是本书为其肇始,为中国佛教的思想界,带来了新的启发作用。
  在中国佛教的大乘八宗之中,对此论争最烈的,当推华严和天台之两派。华严宗的性起说,是从性而起之意,是对缘起而言者,即是顺於真如本性所起之果海大用之谓。本幸男博士处理这个性起思想的问题之时,从文献上考察,认为这一思想之在华严宗学者间受到重视,是以华严宗之二祖智俨(西元六零二-六六八年)所着的《搜玄记》中,最先发动。《搜玄记》这部书,是在智俨二十七岁时所作,在其内容方面,有赖於地论宗的慧光及慧远所着的《华严经疏》之处很多,他的性起思想,恐怕也有些是受到慧远等的思想所影响罢(注四)。
  比起华严宗的性起思想,天台智的性具思想,可谓光芒万丈而独步古今,甚至使得后来的华严宗学者,如澄观等,亦想以「具」来改造性起哲学。所谓「性具」,是本具於性之意,又可称为理具或体具;即是说,在法界的一一事法之中,便圆具了本来的十界三千、迷悟因果之一切诸法。这是基於智创说的三谛圆融及一念三千的理论而成立。智在其《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的所谓三大部中,宣扬其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的思想,主要即是说的性具哲学。而在《观音玄义》中,宣说性恶思想,也可说即是显示性具本体的性恶之面,两者一贯,毫无抵触之处。因为智以及后来的湛然等天台学者,是以观心为主,所以特别强调「心具三千」之旨。所谓性者,是心之性,心之本体,由内向外发是性,由外向内观是心,因此,心具三千,即是性具三千。最有趣的是与天台性具之对比,有华严宗的性起说,假如《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的基本思想是站在性染的立场,那么,以智俨为始,又经法藏等之配於净心缘起之性起说,到底是唯净的呢?或是通於染净的?特别自澄观之将天台的性恶说,引入华严宗以来,便产生了臧否两流的论争(注五)。而此问题之症结,乃出之於天台的性具性恶之创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