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观心明法

观心明法 释净智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如耆婆,若有人问心中结使烦恼邪见疑悔病,药尚不能答,何况能治?”而佛陀是大医王,善于疗治的正

观心明法

释净智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如耆婆,若有人问心中结使烦恼邪见疑悔病,药尚不能答,何况能治?”而佛陀是大医王,善于疗治的正是众生的心灵疾病。
   为什么说心灵问题、烦恼结使难以分辨和治疗呢?这是因为内心和外境,前者是能取,后者是所取。心往往是向外取境,而少于向内省察的。经中常说“刀不自割,指不自触”,正所谓也。并且,心理活动是个人主观潜在的过程,不像客观的物理现象那么明显。所以,心灵世界总是如同笼罩在迷雾中,显得朦朦胧胧。当今世界,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心理科学也越来越发达,佛法中很多关于心的教法也越来越被重视。
   下面本文就将从五个方面,结合佛教教理教法,浅谈一下个人对心性的理解。

一、缘起

   佛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缘起。《阿含经》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这法住智就是对缘起的认知。虽然佛教常说的缘起是生死相续的十二缘起,但其实缘起法则是通于世出世间所有有为法的。心属于有为法,当然也不出缘起的范围。如《大宝积经》中所说“心如灯焰,众缘有故。”明白了心的缘起性,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心性的一些错误见解。
   其一是常见,比如一人易嗔易怒,劝其改正,他就会说我脾气天生就这样,其实这只是不愿改正的一个借口。心既然是缘起法,就不会是天生一成不变的,只要愿意且方法正确,就没有什么不可转变的心性。其二是断见,有人认为心无因无缘,忽起忽灭,如空中鸟迹,似水上画文,根本无迹可寻。若说有烦恼要对治,又找不到它,若说无烦恼了,哪一天又突然冒出来了。既然无着力处,那也就只好任心自流,甘受沉沦了。
   其实每个心念生灭的背后都有其缘由的,只是心念如电,生灭太快,所以往往还没看清,就已转入下一个念头去了。这就是常说的一念无明,若能观察清楚,就是智慧,就是明。明可以对治无明,佛教常说的有三明,就是过去明、现在明、未来明,往大的说就是宿住、漏尽、天眼三通,往小的说就是明了当下每一个心行的来龙去脉。若能对每个心念的缘起性都很明白,那么依据缘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法则,我们就自然会找到熄灭烦恼,发起善心的方法。
   譬如一人于色有贪,要知道此贪心并非是心的本性,只是遇缘方有,所谓“心不孤起,仗境方生。”是也。再观察此贪心的缘起,发现是因为思维净色而致,那改变其缘起所依赖的条件,反向对治,如观人身发毛爪齿皮等三十二不净分,或青瘀乃至散坏九想,欲贪之心自然就会渐渐熄灭。

二、种子

   我们常说佛法是“心地法门”,这是因为佛教认为心就像大地一样,藏有无量无边的种子,依缘而发生。如《坛经》中所说“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佛教唯识学谈种子义最为完备,其认为诸法生起的亲因缘是心识所藏的诸法种子。譬如,我们一般的凡夫总觉得烦恼是因为外境而引起的,而唯识学认为,烦恼生起的根结在于内心的烦恼种子,外境只不过是起疏缘或增上的作用。佛经中有“如犬逐块”的比喻,“譬如有人以块掷犬,犬即舍人而往逐之。”凡夫也是这样,不知道内在的烦恼种子才是引起烦恼的罪魁祸首,而总是去怪罪外在的“石头”,所以凡人总是想改变他人,改变世界,以符顺自己,却从没想到改变自己内在的种子。要知道,同样的外境,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外境只是引子,所有的善恶美丑爱恨情仇其实都只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内在的种子决定了外在的行为,所以经上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不过,外在的行为也会影响内在的种子,即种子生起现行的同时,现行也在熏种子。心灵就像一个花园,所有的行为都会在内心熏下相应的种子,善行熏善种,恶行招恶种,种子若得到不断地熏习,就会成长壮大。种子若得不到灌溉或被对治,就会羸劣乃至消亡。所以,内心的种子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来修正。
   比如,如何改变一个人悭贪的性格呢?首先,可以先培养其布施的意乐,譬如把左手的东西布施到右手,再把右手的布施到左手,重复地做,然后再慢慢地去做一些不花钱的布施或很少钱的布施,通过布施的行为不断削弱内心悭贪的种子,最后,即使很难的布施也毫无吝啬,乃至能从布施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时,其内心原来悭贪的种子就已被完全地伏灭,而原先没有的无贪的种子则开花结果了。
   我们要做好自己心灵花园的园丁,刈除杂草,剖去染根,灌溉善种,发芽令长。如佛陀所说:“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长,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令不长。”即是这个道理。

三、趋乐

   候鸟随着季节的变化会迁徙,人也一样,饿了会去寻找食物,冷了就会要御寒保暖。这说明有情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身体这样,心也不例外。心是趋向于乐的,佛教讲一切众生要依四种食物而活,其中之一就是意思食,即希望可爱的境界,令心充悦。如同身体需要食物一样,心灵也需要食物,趋向于乐的思维,正是心的食物。
   比如,老年人会喜欢讲“想当年如何如何”,却很少想未来,因为未来无多,不过黄土一堆而已,有什么好想?年轻人则相反,总是想将来如何如何,到哪里玩去哪里乐。我人若是有快乐的过去,总会像翻相片一样翻出来回味回味,而痛苦的经历,就会像遮掩伤口般,不让触及,试图遗忘,恰如俗话说的那样,“往事不堪回首”。
   有人会问,佛教不都是在说苦吗?从三苦八苦,讲到一百一十种苦,真是苦海无边。这不是在违背心灵的本性吗?其实,这是误会。佛教虽然说苦,但其指向的目的并不是苦,比如说极乐世界,寂灭为乐等。说苦,并不是要我们因苦而悲观消极,相反却是要我们能认清什么是真实之乐,从而精进努力,达至究竟圆满。
   到底什么才是真实之乐?名利地位、饮食男女这些外在的东西,还是来源于内在心灵的品质?佛教认为,快乐与否取决于内心的状态,但世间的凡夫却是颠倒地向外追寻,不知从内着手才是正道。
   《解深密经》中说道“譬如有人尽其寿量习辛苦味,于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愚痴无闻的众生也是这样,只知道从外境中去寻求去满足炽燃的五欲乐,却不知道向内在追求初禅的离欲清凉之乐和二禅超寻伺的静默之乐,更不用说圣者永熄一切烦恼的寂灭之乐了。所以《经集》上说“别人认为快乐,圣人认为痛苦;别人认为痛苦,圣人认为快乐。请看,这事难以理解,愚者感到困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