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了以后就说,那我没钱怎么做财布施?财布施分两种,一种是内财布施,一种是外财布施。外财布施属於你用金钱,甚至於用衣物,吃的、穿的供养给需要的人,这是外财布施。内财布施是用你的劳力,用你的经验、智慧去成就别人,这叫内财布施。诸位朋友,难行能行,愈难做的事功德愈大。是内财布施难还是外财布施难?你们可以去做实验,在一个大都市里面,你叫他捐一百块容易,还是叫他来当三天义工容易?当三天义工很多人马上就说对不起,我很忙。更困难。 内财布施难,内财布施的功德也大。我们在中国大陆,以至於世界各地办活动,讲课的老师可能只有三、五个,但是成就这个课程的义工可能要三、五十个,甚至於更多。而这些服务的义工他们都非常的用心,非常有爱心。我从这些义工的脸上看到他们在拣菜的时候、他们在擦桌子的时候,内心都是想著:太好了,这场课程办下来有三百个老师、有五百个老师将可以学习到圣贤的智慧。而这三、五百个老师往后会教多少学生?那无法计算,他们是用非常欢喜的心情来成就这个因缘。而人的福分,福田心耕,他们那个心量积了大福,他们在那个当下服务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的功德比讲课的人,那是无二无别,甚至於比讲课的人心量还大。我们讲课的人讲完以后,可能别人说:蔡老师,你讲得真好。这个八风一吹,我们就恍恍惚惚,功德都没了。他们都是积阴德,都是内心默默的在那里付出,他们的功德更大。 确实只要人有一分利益他人的心,要积福报并不困难,这是内财布施。我们随缘随分,甚至於我们一言一行都可以积福报,看到别人有好的表现,我们一言赞叹,让大家跟他学习,那是积福。看人与人当中发生冲突,我们用言语去劝诫,用言语让他们互相去退一步,这也是在积福分。行为当中,我们走一步「举步能常看虫蚁」,在走的时候还念念想著不要去伤害生灵,那你这个存心每天都是福慧增长,教导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教导他那分存心。 有一个朋友很喜欢爬山,他带了一群小朋友到山上去,告诉这些孩子:我们到了山上,这些万物是主人,它们长期住在这里,我们是客人,有没有客人到人家家里面然后大吼大叫的,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这样就很没规矩。所以到大自然要尊重主人,尊重所有的这些动植物,不可以大声叫喊,也不可以破坏它们。看到蜘蛛网他们会很自然的靠旁边一点,不要去破坏到这个蜘蛛网。这个朋友告诉这些孩子说这些是蜘蛛的家,我们应该要爱护,这叫爱敬存心。常常能爱护、恭敬一切人事物,这样的孩子保证也是后福无穷,一言一行都能积累自己的福分。 而纵使是财布施,绝对也不是捐多了功德就大。当我们捐这笔钱,内心是想著报纸可以帮我报出来,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功德不见了。「阳善享世名」,大家都知道,你这个福报也报掉了;「阴德天报之」,你所有的行善都不为人知,默默在那里付出,那你这个福分,上天一定会机缘成熟就回报你。而当我们的生活很困苦,却又能够尽心尽力来布施,纵使你捐的是只有十块、一百块,功德都很大。我记得曾经听到一则报导,有一对老农夫,他们一生存了差不多三、四十万块钱,刚好他们故乡盖了一间医院,这对老农夫知道以后把他这笔积蓄捐出来买了一辆救护车;一个企业家有几十亿的资产,他也捐一辆救护车。诸位朋友,谁的功德大?那差太远,一个是只用他的九牛一毛,一个却是尽心尽力的付出,那所感来的福报当然不一样,积福都是从这个存心来做起。 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经济问题,另外一个是教育问题。当我们明白经济问题要靠布施、要靠努力,自自然然就不会有状况。接著就是夫妻之间要建立正确的教育孩子观念。刚刚我们提到学贵立志,不只我们学习要立志,我们也要引导孩子立志。宋朝的名相范仲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小时候他刚好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对这位先生请教:你看看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看一个小孩居然说他要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就对他讲你是不是胃口太大了。范仲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接著又说:不然这样好了,你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觉得很纳闷,怎么两个志愿差这么多?他就好奇问他,你为什么两个志愿从宰相变成医生?接著范仲淹就说到,因为只有宰相跟医生可以救人,良相是救一个国家的人,良医可以救一切他的病患。算命先生听完很感动,一个孩子这么小就有这么远大的志向,他接著就对范仲淹讲,你有这颗存心,就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后一定会当宰相。这算命先生也很懂得教育,懂得适时给予孩子鼓励、肯定。 假如你是算命先生,你会不会对范仲淹说他一定可以当宰相?假如是我,我说他一定会当宰相,因为他读书跟其他人一不一样?其他人读书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我的荣华富贵。而范仲淹读书的目的在哪?要造福人民。他读书是无限的喜悦,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往后就多一分力量可以利益人。其他为功名读书的人常常会活在患得患失,第一次没考上,第二次就在那里紧张得半死,而他们对每一句义理领会出来的境界高下绝对会有很大的差别。 引导孩子立大志,他往后念的每一本书跟其他的学生也会不一样。当他有这分志向你都不需要推他,他就会用心去读书。我们现在问这些学了几年中国文化的孩子,你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会只有一个答案,他说就是要做圣贤人,读书志在圣贤,但是目标确立好了也要一步一步走过去。「登高必自卑」,要爬高山从哪里?从山下慢慢爬上去;「行远必自迩」,我们要走很长远的路,也是从眼前这第一步跨出去。我们不画一个大饼,我们告诉孩子,当圣贤人首先就是先给母亲倒杯水,先给母亲拿个拖鞋,先当一个孝子就是往圣贤的路上走过去,先捡起眼前的一片纸屑,你就是当好公民。当你在念书的时候都很专注,当所有同学的榜样,你就是在当一个好学生,都是往圣贤的路上大大的跨了一步。所以引导志向也要循序渐进,从当下开始努力起。 有个孩他们的老师问他,假如你们现在有一亿,你会想做什么?诸位朋友,你可以回去问你的孩子或孙子,他假如有一亿会想做什么?会不会第一个念头是去吃麦当劳?这个孩子说道,第一我要盖一所学校,让更多的人能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第二我要盖一所医院,让很多病苦的人能得到安慰、得到健康。这个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志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读经的孩子,接触的都是推广中国文化的老师,那他当然就是这样的志向。环境的教育影响甚大。第三个(他讲了三个志愿)以后要当蔡老师。假如这是你儿子,你听完以后内心怎么样?可能会高兴一个月,晚上睡觉还会偷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