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告诉我们,吃亏是福。别人不愿意干的我来干,干得越多,历练越多,能力一定比别人强,领导越赏识信任,哪会吃亏呢?所以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勤劳的人肯付出,心量又大,人际关系又好,福报也大。 节俭之人安分守己,不求人,这可以养他的廉洁,正是“俭以养廉”。一个人节俭了,他的家庭或者社会遇到突发情况就能够应对。例如,不节俭的人突然失业,他的家庭可能就会承受不起。但节俭的人有储蓄,就能够应对变化。 《礼记》中说,一个国家没有九年的存粮叫不足;一个国家没有六年的存粮叫急;一个国家没有三年的存粮叫“国非其国”,只要遇到一个重大的情况,可能这个国家就立不住了。即使经济发展了,勤俭精神也绝对要保持下去。金融风暴来了,很多企业破产,就是因为没有勤俭。而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就是因为他有储蓄。他使用的经营理念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他给全世界的年轻人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中华经典《了凡四训》。他呼吁全世界,哪怕经济停止发展,都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就是最高层次的节俭。 管子讲到,“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现在很多国家透支消费,花的都是下一代的钱,这种消费方式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辈不可能干出来。当“民贫”了,却已经透支消费习惯了,只好动歪脑筋。一个人用钱没有节度,是从家庭里面养成的习惯。现在年轻人这么会花钱,父母出于爱给他们钱,结果害了他们。 《群书治要·汉书》有言:“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所以古代的农民值得我们尊重,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天下人就会挨饿。纺织的女子知道,如果不努力就有人受冻。假如我们的孩子在用水时,想着省下来给全世界的人用,吃东西的时候能悲悯挨饿的人。这样的孩子就抓到了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一定会很有出息。正所谓,留有余于当前,忍不足于目前,留有余于将来,可以福后。 万物的生长是有时节的,假如我们使用物资没有节度,势必用尽。所以古人治理天下,考虑非常细致周到。 惩忿: 修身第三个重点是惩忿,即调伏愤怒。 脾气大有什么坏处呢?第一,暴怒伤肝,身体一定不好。第二,心情一定受影响。我发一次脾气要四五天才缓过来。 既然发怒让身心都受挫,对别人又造成伤害,那我们发怒岂不是很愚昧?有智慧的人要做对自己好又对别人好的事。 “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所以看一个人有没有积功累德,就看他上一次生气是什么时候。“怒是猛虎,欲是深渊”。一个人发怒,全家都会像地狱一样。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会很压抑,人格会不健康。尤其女孩子会不敢结婚。 一位母亲在催大龄女儿结婚时,女儿说:“妈,您又不幸福,干嘛叫我嫁?”妈妈顿了一下,觉得挺有道理。但有时人的理智只能保持十秒钟。过了十秒钟,母亲又回心转意:“反正你就是给我嫁就对了。”想一想,现在有一个天平,请问女儿一生的幸福与“女儿嫁不出去”的面子,哪个重要?标准答案当然是幸福。但标准答案只会在考试时出现。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么重面子还怎么重面子,除非真开悟了,想清楚了。 一个人开悟之后做什么事都有使不完的劲,因为正念分明,做事出于无私,而不是好面子。为孩子一生幸福去做的,便不会有那些烦恼,便会随缘不强求。一对九旬夫妇结婚六十多年没有红过脸。怎么回事呢?我们听老爷子娓娓道来—— 我们结婚当天便约法三章,要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给他健康的人格,所以在孩子面前绝对不能发脾气。只要有一个人快发脾气了,对方就赶紧走出门散步。而这六十多年来,都是我先走出去的。 这话让人会心一笑。但我们接着要用心感受“剧情”会怎么发展。试想,每一次太太火气上来后,先生马上低着头走了出去。他首先想到的是当时夫妻的承诺。而太太站在那里,马上会想,“哎呀,又是我先动气,先生还真有修养,又是他先走出去的,不知道这是第68次还是第70次了。”她对于先生这种修养肯定会很感佩。 如果你是这位先生,那么出去散步千万不要太久,十五分钟就该回来了,不然太太在家里会担心,先生会不会想不开啊。等你一回来,太太要表达一种善意,就会赶紧端一杯热茶,放到你面前,却不敢看你。 这个时候应该要体恤太太的难堪,要给人家台阶下。而不是说“你看,又是你发脾气的吧”。你要马上转移话题,“哎呀,太太,好久没有去看岳父岳母了,今天下午刚好有空,买一些好吃的水果,给老人家送过去。”试想太太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不止完全不计较,还马上想到我的父母。”这个太太能不感动一辈子吗?这样的夫妻之间哪有不恩爱的道理?下一代还会没有修养吗? 所以能够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也才能掌握下一代的未来。所以先哲提醒我们,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发了脾气,再想让大家互相信任,建立共识,就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往往爱向最亲的人发脾气。最亲的人是最照顾我们的,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我们却把他们当出气筒,那就不理智了。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呢?首先还是贪,好面子容易恼羞成怒。再者就是把自己看太重了,不顺意,脾气就上来了。所以发怒的根源还在于自私自利,就是这个“我”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