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何离苦得乐(8)

他来的时候我已经回到台湾,那边同修告诉我黄老居士来了,我就把在台湾印的《无量寿经》寄了一本给他。这个本子是他老师写的,是他舅父写的序文,他自己写的跋文,後面的跋文是他自己写的,这是非常好的纪念品,送


  他来的时候我已经回到台湾,那边同修告诉我黄老居士来了,我就把在台湾印的《无量寿经》寄了一本给他。这个本子是他老师写的,是他舅父写的序文,他自己写的跋文,後面的跋文是他自己写的,这是非常好的纪念品,送给他。另外送给他一部《相宗纲要》,《相宗纲要》是他舅父编的,法相宗,确实编得非常好,学法相、学唯识有这部书入门是很理想,就送两本书给他做纪念。老居士带了一本《无量寿经》注解,他自己的注解,这个本子是打字影印的。我一看到这个本子,就是台湾四十年前印的书,这就晓得大陆跟我们相差四十年。完全是简体字,我带回台湾。我跟老居士这个缘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这一听非常欢喜,他也在弘扬《无量寿经》,他不是普通的密宗,他是专修净土的密宗。这一来,我就想到大陆上去看他,跟他见见面,这一见面才晓得。他就告诉我,现在这个世界学密的根机已经没有了,弘扬密是什麽?因为有些人执着密,没有法子,用这个方法来度。你看他的《谷响集》,就是《净土资粮》後面附的《谷响集》,专门答覆学密的人那些文章。他告诉我,大陆上共产党统治之下四十年,十亿人口,学密的人成就只有六个人,你就想这多难!

  他接引学密的同修,他用了三部经,一定要熟读、必读,这三部经是什麽?第一个是《无量寿经》,第二个是《弥陀经要解》,第三个是《普贤行愿品》。跟我提倡的完全相同,我也是这个三部经列入必读、必修的,完全一样。一谈之下,我们的目的、方向、目标、观念、方法,完全是不谋而合,这个实在是非常之希有难得,这样信心就更深了。以前一个人搞,现在有两个人搞,真正是志同道合,以前没有见过面,没有商量过,居然完全一致。所以我到大陆去都是去看他,我也不朝山,我也不看什麽风景,因为没什麽好看的。朝山、看风景现在录影带很多,坐在电视机面前看看就很好了,精彩的镜头人家已经替我们取下来,何必还要去受那个辛苦。从前的朝山是参访高僧大德,绝对不是游山玩水去看风景,不是的,是真正要增长自己的道学,大事不明,去求高僧开导,意义在这个地方。

  但是现在大陆虽然是开放,他们的政策是观光旅游,所有大陆上名山道场都变成观光旅游的风景胜地,这是变质。这种做法我觉得也是正确的,为什麽?替国家争取一些外汇。在全世界,讲到观光旅游的资源,中国大陆第一,这是一点都不假,所以我觉得他们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佛法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非常的重要。佛教传到中国来,跟中国儒家、道家,甚至於整个的文化已经结合成一体,不能分割,必须加以弘扬、发扬光大。佛教界的同修都知道,有识之士也了解,从哪里做起?这是个大问题。大陆上这些年来,虽然办了许多的佛学院,我只去看到一个,北京佛学院是他们最高级的,可是里面的制度、课程、教学都不尽理想。我今年还要去,主要要给他们谈这个。

  唯有提倡佛学教育,我们知道佛法的内容真是浩如烟海,佛教的经论决不亚於一所完整的大学,所以在中国分成十个宗派,这十个宗派就像学校的院系一样。我曾经建议过,希望中国大陆能真正办一所完整的佛教大学,每一宗做一个佛学院,十个学院合成一个大学,全国只要一个佛教大学就够了。重新找地方来建,这个地方决定不是观光旅游,而是培养佛学的弘法人才,提供修学的场所,这个非常重要。能够向这个方向去发展,对於复兴中国文化可以说是有一线的希望。中国固有文化是建立在文言文的基础上,今天大陆不但年轻人文言文是完全不懂,连他们所讲的繁体字也不认识,认识简体字,这个困难太大了。

  我们今天在台湾,我这些年来印了不少的书,我送到大陆上去至少是五十万册以上,这些在他们讲都是繁体字。我送他这样多,目的就是希望他们慢慢恢复来读繁体字,可是现在那边的同修告诉我困难,看不懂。我又想一个方法,我现在把简体字、繁体字对照表复印在後面,大陆同胞他要是不认识,可以查一查後面的对照表。所以今年新印的新书後面都有繁简体字的对照表,这是专门供给大陆同修。我们希望从这个地方做起,希望他们能够用我们古大德教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背诵经典。

  过去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告诉我们,文言文是三藏经典、《四库全书》的钥匙。现在宝库我们是很容易得到,没有这把钥匙进不了门。尤其是佛经,这些年来,大概是从民国四十四、五年,台湾第一次开始翻印《大藏经》,这些年来印过十多次,各种版本在台湾都能够看得到,比儒道实在讲是要丰富太多了,做的成绩也相当的可观。如果我们不在文言文上下功夫、打基础,真正用功夫,这些经典我们拿到,只能够说供养在书架上而已,天天看看、拜拜,这没有用处,得不到利益。文言文的修学,李老师教给我至少要熟读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读文言文,换句话说,这把钥匙你就拿到了。如果你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

  这个经本实在讲非常的理想,我大大小小印的本子印了三十万册,希望同修们去读诵,最好能把它背过。这个本子总共四十八篇,距离李老师的标准只差两篇,可以了。所以大家能够把这个本子背下来,它的好处至少有四桩,尤其在国外。第一个,使我们不忘本,我们中国言语不会忘记;第二个好处,能认识中国字;第三个好处,不但认识中国字,而且能够懂得中国的文言文;第四个好处是学佛,给佛法建立良好的基础,一举四得。所以希望同学们,对你们的子弟小孩要教他念这个,好处实在太多了。有这个基础不但将来可以读佛经,对於中国固有文化典籍,你在文字上就没有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

  经典里面,我们为什麽选择这一本?实在这本整个佛法,它的思想、理论说得很透彻、很明白。这个经典分量不多,无论在理、在事上、在因果,我们从个人的修养到处事待人接物,甚至於儒家所讲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宝贵的教训统统具足,这麽一个小本子完全具足,这很难得。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释迦牟尼佛的格言来用,当作释迦牟尼佛的教训来看,当作我们国文课本来读,你就会感到兴趣,你就会欢喜。能够依照这个经典教训去做,我们这次讲座的讲题是「离苦得乐」,就一定能够得到。昨天跟诸位提过,一切的苦难是对於人生、宇宙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样产生的。这个经典的目的是教我们破迷开悟,是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迷破了,苦就离开了,觉悟才真正得到快乐。

  读诵是修行重要的一个方法,修行这个名词的定义一定要搞清楚,行是行为,我们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行为很多,佛法把它归纳为三方面,第一个是思想的行为,我们起心动念是心里的行为。思想有错误、见解有错误,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想法、看法错了,这得把它修正过来。第二个是言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靠言语,言语是行为,错误的言语,小的是跟人结怨,大的会变成国际上的灾难。第三是身体的动作,身体的行为。行为再多不外乎身、语、意这三大类,这个三大类统统都包括了。佛门里面,我们常常听说某人开悟了,某人修行有功夫,现在谈到功夫都谈到少林寺的拳术,那都误会了,佛法里面讲功夫不是讲的武功,是讲修学的效果。所谓开悟,自己知道自己的过失,这叫做开悟。一般人,缺点,自己有过失,他不知道,这叫迷惑。不能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还要继续错下去,那叫迷惑颠倒。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