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6年](第一集)(4)

法供养第二条,「利益众生」,我们常常要存这个心,要帮助众生,令众生得到最殊胜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是什么?是在这一生当中脱离生死轮回,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如果说得明显一点的,这一生当中我们就可以做到

  法供养第二条,「利益众生」,我们常常要存这个心,要帮助众生,令众生得到最殊胜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是什么?是在这一生当中脱离生死轮回,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如果说得明显一点的,这一生当中我们就可以做到了生死,也就是不死。我们这一生不死,这是最殊胜的利益,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不死能做得到吗?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不死的法门,你们以为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人死了,那你完全错了。往生的人看到阿弥陀佛来,看到观音势至来接引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没死,他是活著看到的,看到之后非常欢喜跟他去了,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丢掉了,跟他走了,这哪里是死?活著去的,所以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功夫好的,走的时候不生病。什么叫功夫好?心地清净善良。就是我们平常,学佛了,从今天起决定不造一个恶业,依教奉行。不造一个恶业求什么?求往生的时候是很健康的去,不生病,晓得哪一天走,预知时至,知道佛哪一天来接引我,我到哪里去,非常快乐,非常喜欢,没有一点恐惧心。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利益不可思议,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不是普通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七地以上。我们是凡夫,一下就做了七地菩萨,谁相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一般修学其他大乘法门修得辛辛苦苦,真的修得好辛苦,很长的时间,《华严经》讲无量劫,才能够修到七地,我们在一生当中几年、几个月就拿到七地菩萨的果位,这是靠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力的加持,我们才能得到。说了这么多,现在能不能得到?现在果真照做,现在就得到。现在得到的是什么?我在讲席里讲得很多,现在所得到的,第一个,你不老,你二十岁学佛,学到一百岁,你的相貌还是二十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你们同学要问我,我怎么样?我没有完全做到,我为什么没有完全做到?当时我的老师没有这么清楚的告诉我,他要像我这么清楚告诉我,我老早就干了。他讲的没有我讲的清楚,所以我差不多摸了三十年的时候才搞清楚,一点都不假。

  第二个,身体健康。你身体原来有的些病痛统统会没有,不要找医生,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进补,念阿弥陀佛身心清净,那是无上的补品。身心健康,百病不生,这是你现在得到的利益。你的生活即使不很富有,绝不缺乏,这就很自在了。不缺少就很自在,何必要多余?样样不缺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利益,念《无量寿经》就都明白了。所以时时刻刻要存著利益众生的心,我们得到这个殊胜利益要把这个利益说给别人听,真正的好处,真正的利益。不管他学不学佛,不管他信什么宗教,你告诉他「不会老,不会生病,不会死」,没有一个不希求。常存这个心,常存这个念头。

  第三,「摄受众生」,摄受就是接引众生,所谓接引的意思就是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利益众生是你存的心,摄受是要在事上去做,要以善巧方便劝他学佛,劝他修净土。第四,「代众生苦」,代苦怎么个代法?众生苦是他的业报,佛都代不了,我们怎么代?我们代众生苦就是发心。以我们的劳力、财力、智慧,无希求的去帮助一切众生,这就是代众生苦。我的生活节俭一点,减少一点,我拿多余的去帮助一切众生,看他有缺乏的我们就帮助他。菩萨四摄法里面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跟他结善缘,对他有恩惠,然后他才相信你说的话,他知道你是个好人,知道你不会骗他,不会害他,他能够接受你,到这个层次你就可以把佛法介绍给他,所以这是代众生苦的做法。

  第五,「勤修善根」,自己要做个榜样给别人看。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於佛法,於世间法,远离贪瞋痴,如说修行,就是做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去看。个人是个人的好榜样,家庭是所有一切家庭的好榜样。如果你开一个小店,你这个店是所有这个开店的好榜样。佛菩萨是九法界众生的好样子。这就是勤修善根。第六,「不舍菩萨业」,菩萨事业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求佛道,度众生。最后,「不离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对人、对事、对物,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菩提心。普贤菩萨给我们说了这七条,要牢牢的记住,要认真去实行。

  十愿里面的第四愿是「忏悔业障」。忏除的方法,先要知道自己的过失。知道自己过失,这个人就叫开悟了,觉悟了。一般人只看到别人过失,不知道自己过失,那是迷惑,造业。学佛的人,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都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自己过失,不见别人过失,这个人开悟了,再能把自己的过失修正过来,这叫真修行,这就是忏除业障,这是自己修行基本的态度。凡是修行功夫不得力都是不知道修忏悔法。忏悔是大小乘行门里面的总纲领。

  第五,「随喜功德」,我们中国人常讲成人之美,看到别人有好事就跟我们自己做的一样,尽心尽力帮助他,使他的好事能够圆满,这个好事必定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好事情。第六,「请转法轮」,这是佛弟子必须要做的,就是请善知识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广度众生,这里面要有高度的智慧。假如我们在这里立了一个道场,凡是从这边经过的法师、善知识我们统统都邀请,好不好?不但不好,这一边修行人的道心全部被破坏了,为什么?请到净宗的法师来,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请到禅宗的法师来,请你们参禅不要念佛,那问题来了,你请十位法师到这里来讲经,十条门路十个不同的方向,到最后讲的时候,你听了的时候,脑子里头一团浆糊,乱七八糟,无所适从,这就坏了。所以「请转法轮」这一条要注意,要请与我们修学相应的善知识,我们才能够得利益。譬如我们净宗道场,我们请来讲经说法的都要赞叹净土,劝修净土,对我们才有利益。如果跟我们修学的不相应,我们可以恭敬他,他到这里来,我们可以接待他,请他吃饭,不可以请他讲开示,这不是没有礼貌,这是真正懂规矩。

  我过去在台中亲近李老师十年,海内外的大法师到台中访问都会到台中莲社去看看,李老师招待他们吃饭,请莲友们来向法师顶礼,供养红包,不请法师讲开示。我在那里时间很长,我看到老师的做法,这是正确的。为什么?他在那里苦口婆心劝大家劝了几十年,来一个人叫大家不要念佛,念佛不能往生,那完了,所以请转法轮要注意。但是真正的善知识不一样,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他没有门户之见,他赞叹,那样的善知识可以请,没有问题。这是我们要记住,要学习的。样子就在《华严经》五十三参,你看那些善知识,那叫真正善知识,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我们在这里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