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三集)(5)

所以绝对不贪生,绝对不怕死。为什么?没有生死。生死也是梦幻泡影,哪有生死!你执著有生死,你就会贪生怕死。我对生死不执著,生死对我就没有了,这叫了生死!这个时候,念念求生极乐世界,念念想见阿弥陀佛,这

  所以绝对不贪生,绝对不怕死。为什么?没有生死。生死也是梦幻泡影,哪有生死!你执著有生死,你就会贪生怕死。我对生死不执著,生死对我就没有了,这叫了生死!这个时候,念念求生极乐世界,念念想见阿弥陀佛,这个缘不是更殊胜吗?不是更好吗?所以真正要觉悟。

  二二、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真正明白事实真相,对於「我」不再执著。「我」不执著了,先前讲的「老、病、死」就没有了。这些东西从哪来?都是因为「我」才有的。「我」老了,「我」病了,「我」要死了,有「我」才有这个东西,才会有这些一大堆东西。「我」都没有了,这些东西全都落空,全都没有了!转变在一念之间,问题就是你会不会转?你明不明白这个道理?知不知道这些事实?搞明白了,搞清楚了,自己就会转。下面这一段:

  二三、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这两句话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跟诸位同修报告过。「密」是秘密,其实诸佛哪有秘密?凡是有秘密都不是好人,总是有不可告人之处。秘密那哪能是好事?佛这个「密」叫深密,不是秘密,太深了,一般人不能够了解,这是深密,不是秘密。佛门里头没有秘密,但是有深密。「藏」,就是藏起来。因为它太深了,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诸佛的密藏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的究竟,知道的人实在太少。像善导大师讲的,许多菩萨都不知道。他要知道了,他决定念佛,他为什么还要修其他的法门?不知道!不晓得这个方法是成佛最快速、最稳当、最圆满的方法。是因为不知道,他才不肯修。知道了,谁不愿意修这个法门?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你看看许多不是净土宗,其他宗派的祖师大德们,到晚年对於这个法门了解了,认识清楚了,他全心去念佛,把其他的统统放下,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到晚年,他们真的搞明白,真懂了。真懂,没有一个不修这个法门。这是「诸佛密藏,究竟明了」,死心塌地念佛求生,决定没有二念,这是搞清楚了。

  『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这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们,我们可以说这个境界是实报土的菩萨,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还有习气在。他这个地方讲的「无复余习」,习气都断了,都没有了,这是实报土的菩萨,诸佛密藏是究竟明了了。

  换句话说,菩萨的修持,我们可以说一句「功德圆满」了,所以他能够「调伏诸根,身心柔软」。你要问他用什么方法?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到身心清净。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这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讲的,菩萨自己说:「我与五十二同伦。」这一句话很重要。「同伦」就是同一类,志同道合,专修这个法门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的。哪五十二个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就是告诉我们,他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没有改变,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真不可思议!

  一句「阿弥陀佛」,叫自己从凡夫圆满成佛。成佛之后,普度众生,用什么方法?还用这一句「阿弥陀佛」,这是大势至菩萨的法门。所以夏莲居在《净修捷要》里面提出净宗初祖是大势至菩萨。这是我从前没听说过的,我看到这一句,我非常佩服。他能说得出来,不简单!真的,大势至菩萨是净宗初祖。这个初祖是法界初祖,在虚空法界里面第一个提倡专修的,成功最快的,就是这个法门。

  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这大家知道,菩提树下二七日中宣讲《华严经》,佛示现成道讲的第一部经。《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念佛堂」,领导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修念佛法门,是我们中国的初祖。都是讲专修专弘。纯到极处,是大势至菩萨,那叫真精进!

  我们把这些事理都搞清楚了,我们「疑」才真正能断掉。断掉之后,现相是什么?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统统都不要了,这个才叫你「疑」真正断掉了。还想念个《金刚经》,还想去拜个《大悲忏》,给诸位说,这都叫杂修,这不是精进。天天很努力很用功,我常说这叫杂进,不是精进,是杂进。换句话说,你的成就,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换句话说,没有把握。

  你要是精进的话,在一般人来讲,三年到五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己是真有把握。我这一生没有白过,我这个事情办成功了,就是经上讲的「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两句话真能做到。但是诸位要晓得,学大势至菩萨才行,你才真正在这一生当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你要是搞杂进,就靠不住了。那就要看临命终时,你的机缘如何;没有把握。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留意的。

  二四、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

  这一句『所言诚谛』,这是赞叹佛经。佛在经上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是真诚。「诚」是诚实,绝对不是妄语;「谛」也是实实在在。所以「诚谛」就是真实,所说的话句句字字都真实。

  『深入义味』,「义」是义理,「味」就是常讲的法味。不但是经,就是这一句佛号,就义味无穷。怎样才能尝到?刚才讲的要一心专念,无穷的义味你才真正尝到。尝到之后,那个现象就欲罢不能,要想叫你不念,不可能的事情!欲罢不能,法喜充满,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现在念佛,没有尝到法味,念念就念忘掉,念念「阿弥陀佛」就想起别的东西去了。这个不要紧,功夫不得力,你要继续努力的去念,要继续努力、要认真。刚才讲的,凡是障碍的东西统统要舍弃;换句话说,要专心、要一心、要清净心、要真诚心、要恭敬心。这样去念,你念个半年,在一般讲的时候需要半年就能尝到味道,尝到法味。法味尝到之后,往生西方的信心就有了。自己就有信心,你愈往下去念,信心就愈坚强,所以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