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四集)

无量寿经,净空法师

无量寿经菁华  (第四集)  1993/8  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  档名:02-18-04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二六、於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

  世尊这几段话,说明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有能力遍游佛刹。这个地方用的「遍」是普遍,也就是虚空法界所有一切的刹土,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宇宙太空当中所有的星球,他都有能力到达。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能够觉察到的空间依旧是非常有限。我们这个空间之外,还有没有空间?给诸位说,还有空间。不但有,而且真的是无量无边。现在科学家用科学仪器来侦察、从数理上推论,知道空间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决不限於我们现前能力能够觉察的这个空间。

  佛经上告诉我们,有过去、有未来,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我们就可以想像到空间(佛法里面称作法界),实在是太大了。这样广大的法界,都是菩萨游历的范围;哪一个地方有缘,哪一个地方就示现。第二十六条所讲的就是示现。菩萨示现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帮助这些众生,『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

  「功德」两个字我们要搞清楚,功是功夫,德就是收获,「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是指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功德里面所说的「德」,得到的是「圆满」,换句话说,无所不得。我们求无量的寿命,寿命可以得到。我们求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才艺、无量的能力,一切的无量,统统都可以得到。得到是果,功是因。修功,后面就得果,这是「功德」。

  「功」要怎么修?佛法里面教给我们三个原则,「戒、定、慧」,叫做「三无漏学」。依照这三样东西修学,这叫「功」。但是诸位一定要知道,持戒要是得定,戒就是「功」。为什么?因为你有所得。你得到了什么?得到定;有「功」有「得」。修定开悟了,那这个定就是「功」,开悟就是「得」。持戒若不能得定,持戒不算功德,为什么?没有得;有「功」没有「得」。没有得,戒是不是白持了?给诸位说,也没有白持;此时戒就变成福德了,持戒变成来生得人天的福报。诸位要晓得,人天福报的「得」太小了;要是得定,「得」就大了。

  修定要开悟,修定若不开悟,「德」也小。修定不开悟,得的是什么?果报是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是修定的人去往生的。但是,没有能够出三界,所以「德」就小。如果开悟了,明心见性,就是超越三界,「德」就大了,所以「功德」要清楚。

  「功德」上加个「无量」,无量的功德是成佛,佛果才是「无量功德」。「成就」,就是你得到了,这是果报,是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学佛就是希望将来自己要成佛。怎样才能够成就无量功德?前面这一句重要,这一句就是修因,要「舍离一切执著」。由此可知,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我们的执著放不下,这是病根的所在。执著上加个「一切」,换句话说,不但世间法不能执著,出世间法也不能执著,因为「一切」里面包括了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也不执著,能够把一切妄想、执著统统舍掉,就「成就无量功德」。

  诸佛菩萨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总是以这个为目标。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相当困难。如果有一桩放不下,不能舍离,就谈不上成就。这个世间几个人能放下!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於是阿弥陀佛,真正兴起无尽的大慈悲心,在法界当中建立一个特别修学的道场;极乐世界就是特别修行的道场,让我们这些放不下的人也能成就,这很不可思议!十方世界诸佛道场,世出世间法都得要统统放下才能成就,唯独阿弥陀佛的世界不放下也行,大家才真正得救,真正是得度了。佛法里叫得度,外教里叫得救,这真正叫得救了,放不下也行。

  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诸上善人(就是诸大菩萨),他们来协助我们、来帮助我们,还是要「舍离一切执著」,才能证得「无上菩提」。极乐世界修行的环境好,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我们今天对於极乐世界信心生不起来,愿心不恳切,实在是对於这些事理没有搞透彻,心里面总还有怀疑。虽然听说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也没搞清楚,原因在此地。

  其实三经里面真的给我们介绍得很清楚、很透彻,还是怪我们自己业障习气很重,经典摆在我们面前,念了几百遍、几千遍,还是不懂。古来祖师大德的注解也注得非常好,可是我们看了、听了,依旧不能够透彻,是自己业障习气重的缘故。

  业障习气重也不怕,只要有心。有什么心?有真正求脱离生死轮回的心,知道世间苦,知道轮回苦,有这个心就好。这个心实在讲是真正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就从这个地方生的。知道世间苦、轮回苦,有出离的心,你就会觉悟。将来这些经典跟古大德的注解,你一定会明了、一定会透彻。这一段是说修因证果的原理。底下一节,

  二七、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佛家常讲「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这两句与「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的意思完全相同。「四大」是什么?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物质。物质有四种性质,叫它做四大;它有四大特性,用地、水、火、风来表达。

  「地」表物体,我们今天讲,它是一个固体,这个物体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在佛法里叫「微尘」;现代科学家用仪器看到了原子、电子、粒子。现代科学家所看到的是不是佛经里面讲的「微尘」?不晓得,不得而知。因为佛经上讲的「微尘」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了。假如将来科学进步了,现在所看见的原子、电子还可以分解,就不是佛经上所说的。佛经上讲的是最小的物质,不能再分了。四大特性中,「地」表确实有这个东西存在,我们在科学仪器能把它看出来,叫「地大」,它是一个物体。

  第二个特性是「火大」。「火大」表示它有温度。第三个特性是「水大」,表示它有湿度。现在科学里不叫做「火」,也不叫做「水」,现在叫「电」,带阳电、阴电。阳电就是佛经里讲的「火大」,阴电就是「水大」。第四个特性叫「风大」。风是什么?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而且以很大的速度在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