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四集)(3)

如果第一劫去往生的已成等觉,第二劫以后去的现在还是菩萨,那么会是等觉少、菩萨多,这一定的道理。现在等觉多,菩萨少;由此可知,大概第五劫、第六劫去往生的,现在都证等觉了,它人数才多! 所以我们从经文里仔

  如果第一劫去往生的已成等觉,第二劫以后去的现在还是菩萨,那么会是等觉少、菩萨多,这一定的道理。现在等觉多,菩萨少;由此可知,大概第五劫、第六劫去往生的,现在都证等觉了,它人数才多!

  所以我们从经文里仔细去观察、去推想,我们博地凡夫带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那边成佛,最长不会超过四劫,应当差不多三劫就可以成就。「三劫」跟「三个阿僧只劫」不成比例,这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之可贵,非去不可!你不去这个地方,你的苦头就吃大了。你若去别的世界修行,成佛时间太长太长了,西方世界快。

  当然,成就快有许许多多的因素,最殊胜的是圆证三不退。我们在他方世界修行,进进退退;进得少,退得多,所以时间花得太长。我们晓得这个事实,今天对於修净土要用最大的耐心。真信、真正有愿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换句话说,要下定决心,这一生当中非去不可,非见阿弥陀佛不可,要有这样的决心,老老实实的一句名号念到底,这样的人决定得生。

  除这一法之外,其它的都不要紧。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去计较了。一切得过且过,不要去计较、执著,对於一切法平等看待,一心一意只求净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什么都不求。不求名、不求利,生活愈节俭愈好。节俭,说实在话,是少造业。过得愈简单愈好,对於这个世界没有贪恋!求生的心是愈来愈恳切、愈来愈勇猛,所做一切善行,甚至於心里动的善念,统统都回向庄严净土,不求世间的福报,这样就好。

  『清净如水,洗诸尘垢』,这是讲心清净,像水一样清净、平等。佛面前供一杯水是最简单的供养,香花和其他的东西都不供养,没有关系,要供一杯水。水表什么?表清净心。每天看到这杯水,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像水一样平,不起波浪。这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佛的心就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等,我们也要这样学法,把自己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洗刷干净。「尘垢」就是指这些东西。

  二九、其心正直。论法无厌。求法不倦。】

  『其心正直』,心要正,心要直。「正直」,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真诚,以真诚心待人接物,不要怕别人欺骗我们。有人说:「诚心诚意待人会吃亏的」。吃亏不怕,为什么?吃不了多久的亏,我们就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一点很重要。假如怕吃亏,别人骗我们,我们也欺骗他;不真诚的心,用久了不好,怕将来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为什么?西方世界人人都真诚,我们用心跟他们不一样,到那个时候就算阿弥陀佛很慈悲,愿意接引我们去,但是那个地方同学伴侣那么多人反对,阿弥陀佛也没有法子!所以要知道,真诚的心要在平素养成,我们用至诚待人接物。

  『论法无厌,求法不倦』,这是讲自行化他。「论」是讨论,讨论是自他二利,不但帮助别人,也能够利益自己,正所谓「教学相长」,这是「论法」。「求法不倦」,没有懈怠,没有疲倦。求法要「专求」,不要多求。为什么?我们今天第一个是时间有限,也就是寿命有限。在六道里面,我们寿命不长,没有时间学很多东西,所以要专求。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到那边就无量寿;有无量的寿命,就可以多求了。所以「四弘誓愿」里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应该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

  关於「四弘誓愿」,我常说我们在现前要的是前面二条,要发大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要真正修行,「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心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办底下二桩事情,「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在这个地方,我们晓得那两条是办不成功的。底下讲,

  三十、淳净温和。寂定明察。】

  这两句是说明我们处世的态度要「淳净」、要「温和」。淳净是内,温和是表现在外面。尤其是「和」,这是佛法里面讲的「六和敬」。「寂定」、「明察」都是讲心,心要清净,清净心就是「寂定」。定心起作用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明察」,也就是智慧现前。「明察」是属於智慧,「寂定明察」就是佛经上另一个术语,叫「定慧等学」,有定有慧。

  我们世间人常常追求幸福、快乐、美满,这些名词都很好听,实际上能不能达到?我在一生当中,活了这么大的年岁,不但没有见到过,听都没有听说过。可见得这些好听的名言是「有名无实」。什么原因?没有定慧,哪来的幸福?哪来的快乐?真实的幸福、快乐、美满,是从定慧来的。心地清净,充满了智慧,「真善美」确实是事实,不是虚假的,所以定慧非常重要。

  我们能够放下万缘,就是把修定的障碍舍掉了。一心持名就是修定,不但是修定,诸位要知道,持名是修福,持名是修慧。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明白的开示我们,一心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诸位想想,多善根就是慧,多福德就是福,所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福慧双修,很多人不知道。

  为什么是福慧双修?你想想尽虚空遍法界这些人,哪一个人的智慧能比得了阿弥陀佛?哪一个人的福报能比得上阿弥陀佛?我们在净土经论里去观察,阿弥陀佛的智慧、福报,不得了!连释迦牟尼佛都赞叹他,「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光就是智慧,「光中极尊」,就是智慧里面极尊;「佛中之王」,所有一切诸佛里面,智慧、福报最大的是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的人,若能真心念、诚心念,真诚就能感应道交。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一念相应」,把阿弥陀佛的智慧,变成我自己的智慧;把阿弥陀佛的福德,变成我自己的福德。佛念久了,不知不觉,阿弥陀佛的福慧我们都沾上光了,都跟他融通变成一体了。所以念佛人修行的时间短,成就不可思议,道理在此地。把阿弥号陀佛无量劫所修行的变成自己的,这个方法妙极了。所以,「寂定明察」(也就是福慧双修),我们在一句佛号当中就能完成。

  三一、身心洁净。无有爱贪。】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