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三集)(2)

所以禁戒里面包括了最重要的「 五戒 」,「 五戒 」叫根本戒,诸佛菩萨都遵守的。从戒律引申就是法律。我们现行这个国家政府颁布的法律决定要遵守,道德的观念、风俗习惯都要遵守,这都是在戒律范围之内的。要克制

  所以禁戒里面包括了最重要的「五戒」,「五戒」叫根本戒,诸佛菩萨都遵守的。从戒律引申就是法律。我们现行这个国家政府颁布的法律决定要遵守,道德的观念、风俗习惯都要遵守,这都是在戒律范围之内的。要克制自己的情欲,坚守不犯,这就是「诸恶莫作」,小乘戒的精神。

  『饶益有情』,这一句是属於大乘菩萨戒。有情是说的众生(有情的众生),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广大的人群。要做对人有利益的事情,利益上面加一个「饶」,「饶」是最丰饶的利益,现代人讲最高的利益,最大的利益,这是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也许我们的力量很有限,很有限不怕,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心,你有真诚的心、恭敬心、清净心,耐心去做,必定得到诸佛菩萨威神加持,一定能够叫你满愿。

  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很重要!「从心想生」,我们天天想它,时时想它,念念不忘它,这个事情就成功了。这一想「这个事情好难,做不到。算了!」那这个事情就不能成功。为什么?你这个念头中断,不能产生力量。所以,真正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就是念心不断。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念佛可以成佛,念佛人必定得生净土,也是这个道理。我念阿弥陀佛,念西方极乐世界,念得很勤,念得不断,那时候一定就把阿弥陀佛给念来了,就这么回事情。所以「饶益有情」的事情,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对於众生有真实的利益、有广大的利益,这个念头决定不叫它中断。

  『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这一句实在是说将我们的心量拓宽、拓广。没有学佛之前,我们念念都想自己,想到自己这一生的幸福、家庭的幸福,只想到这些。很少去想国家、去想社会、去想一切众生,这个心量小!学了佛之后,尤其是看到阿弥陀佛的大愿,他的境界包括了虚空法界,那是真心圆满的显露,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小小一点善事,都要把这些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要用现代的话来说,我们所修的福报与一切众生共享,回向就是这个意思。我不独享,我与一切众生共享,这就叫回向。我把我的智慧、把我的福德、把我的才艺、能力都与一切众生共享,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安乐,这叫菩萨行。一个觉悟的人,他一定是这样的行为。假如他不是这样的行为,念念还是为自己、为家庭,甚至於为一个小团体,他没觉悟。为什么?心量小,没觉悟;觉悟了,心量一定是很大的。底下这一段:

  十九、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

  『要当作善』,这个下面就是十善业道,是我们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人能够一生依照这个十条去做,才叫善人。这是善恶最简单的一个标准,这个十条我们就不必细说它了,讲的地方很多。我们看下面一条:

  二十、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这个对於我们自己身心修养、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四句要是做到了,刚才我所讲的你决定会得到。会养生的人常常说:人长寿,长寿要健康、要不老,那才叫真正幸福!怎样才能做到?一心清净就做到了。

  佛经上不是常说:「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就是我们讲的念头。念头不是真心,是妄心。妄心,它会起很大的作用。什么作用?所有一切现象的变化,都是它在主宰的。大经上所说的森罗万象、一切万法,「唯心所现」,都是心所现的。心是不生不灭的,心是清净无为的。所以「唯心所现」的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那是真的,佛在经上称这个境界叫「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是唯心所现的,如果把「一真法界」迷了,迷了自性,那就变成凡夫了。这一迷,把不生不灭的「真心」变成了「生灭心」,就是我们今天的妄想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从早到晚不晓得有多少念头在生灭。生灭叫做「识」,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怎么变的?「唯识所变」。唯识所变就是刚才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想是识,真心不想,真心里没有想。所以十法界是从心想生。换句话说,这个心想(识)它是能变、能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所生。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清楚、搞明白了,就自己会变,就能够随著自己意思去变。

  譬如我想健康、我想不老,你懂得这个理论、懂得这个方法,你就会变。你不懂这个方法,那就坏了,随著你的情绪、随著外面环境去变,自己做不了主宰,这就有苦了。因此,我们用心要用什么心?要用「一心」、要用「清净心」。心愈清净,心健康;心健康,身就健康。生理是随著心理在转变的,操纵在心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哪有不健康的道理?!决定健康。

  我们净土宗修行的标准,就是「一心不乱」。我们这个「一心」真正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这一句万德洪名,就是一天到晚把「心」定在阿弥陀佛的佛号上。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佛号,「南无」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皈依」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用中国话来讲,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礼敬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皈依阿弥陀佛,依是依靠,皈是回头,从万事万法里面回头,现在一心依靠阿弥陀佛,这就行了。你真回头,所有一切污染离开了,真依靠,那就清净了。所以「一心清净」非常重要。

  『端正身心,绝欲去忧』,刚才我说了,我们要健康,我们要长寿,我们还要永远保持年轻,这两句话就是永远保持著年轻,重要的是要「端正身心」。端正心就是前面那一句「一心清净」,你的心就端正了,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心是真的端正了。身呢?我们的言语,言语是身的一部分,我们身体的动作,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这是属於身。身之端正要与威仪相应,威仪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与礼相应。「礼」,诸位要知道,古今中外不同!我们要守礼,我们懂古礼,古礼不能不懂。我们守现代人的礼,因为我们是现代人,不是古人。古礼的精神我们明白,现代人的礼节我们遵守,一举一动都能够合「礼」,不违背佛菩萨的教诲,这就是端正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