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八集)(2)

在此地我们首先要知道,菩萨本愿威神的加持,这个力量固然是很大,可是我们自己想一想,想想自己,想想周围念佛的这些同修,依然有烦恼,依然有退转,依然还有变心的。这是什么缘故?这不是佛菩萨愿力有了问题,而

  在此地我们首先要知道,菩萨本愿威神的加持,这个力量固然是很大,可是我们自己想一想,想想自己,想想周围念佛的这些同修,依然有烦恼,依然有退转,依然还有变心的。这是什么缘故?这不是佛菩萨愿力有了问题,而是自己的业障习气太重。这也是前面提醒同修的,佛菩萨绝对没有力量去强迫一个人,去勉强一个人,佛没有这个意念。佛要有这个念头,他的心就不清净了。佛只能教我们,我们接受的程度多少,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很听话,完全接受,那他给我们加持的能力就圆满了。他虽然教导我们,我们不相信,或者我们接受的,只接受几分之几,而不能全部接受,他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好处,我们就得不到了。

  要记住,佛是我们的老师,菩萨也是老师,也是学长。我们跟佛菩萨的关系要搞清楚,这样才不至於迷信。换句话说,不要说其他的这些大经大论,就是这一章经,这一章经总共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如果我们真正明了它的含义,依照这些理论、方法来修学,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加持我们,保佑我们,是这个意思。果然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你当然不会退转,自然功夫得力,天天有进步,临终时他必定来接引。第三段:

  有五法门,见五土佛。】

  这一段是古大德有这么一说,我特别节录在此地,提供大家做参考。要不要学它?不一定,不一定要学它。知道有此一说,往后听到别人讲,我们不陌生。我们自己修行一定要依佛所说的,这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非常剀切的告诉我们,一定要依照佛的话去做,佛的话就是经典。第一个:

  忆想外境念佛。】

  外面的境界,有些人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作我们外面的境界,有自、有他,有这样的分别执著,这就叫「忆想外境念佛」。

  生变化土,见化身佛。】

  这样念到功夫成片,甚至於念到一心不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见阿弥陀佛的化身。第二种:

  摄境归心念佛,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

  这个功夫比前面要高一点。为什么?他懂得「摄境」,能够转境界回归到自心。他比前面这个功夫要深,因此他见的佛、生的土也不一样,但是这个土与佛还是凡圣同居土里面的。凡圣同居土里面,依正庄严也随著每一个人程度不一样,你感受的不相同。譬如,经上讲得很清楚,每一土都有九品,前面忆想外境念佛的品位低,凡圣同居土的品位低;这个能摄境归心的,他生的虽然是凡圣同居土,他品位高,这个就是品位不相同。

  心境互融念佛。】

  「心境互融」,这个功夫就更高了。心、境已经能合成一片,这差不多是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到这个境界,他生的是:

  生胜受用土,见胜受用身佛。】

  这就是讲的四种净土第二种,方便有余土。这是真正达到事一心不乱,也就是见思烦恼统统断了,入这个境界。第四种:

  心境双泯念佛。】

  跟下面第五种:

  圆融无尽念佛。】

  这都是生实报庄严土。这两种就是《华严经》上清凉大师所讲的,「理事无碍」的法界,「事事无碍」的法界,到这样的境界了。心地清净,确确实实一尘不染。所以他跟法性相应,实报庄严土是法性土,他见法性佛,就是见自性佛。后面讲「见法界无障碍佛」,那就是见十方一切诸佛。自性佛跟十方一切诸佛,无二无别。这是古人有这个说法,我们节录在此地。再看底下一段:

  具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始名念佛人。】

  大势至菩萨接引的对象,「念佛人」不是指口里头念一句阿弥陀佛,心里头胡思乱想,这个大势至菩萨不会理会的。念佛人也有个标准,什么标准?就是对於修学净土的条件,他真的具备了。净土的条件就是此地讲的「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你要真信,完全肯定的相信。你要真正愿意学佛,要真愿意学佛!当然我们学佛是以阿弥陀佛为榜样,真正学阿弥陀佛,要有这个愿。真正愿生净土,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坚定决心。行,依照佛教给我们的方法,要去做到,这是行。行里面包括正行、助行,「正行」就是称念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不间断、不夹杂,这是正行;「助行」是我们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都必须与佛教给我们的这些教训教诲一定要相应,这叫做正助双修。所以要具备三个条件,三资粮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三个条件。

  还要具「闻思修三妙慧」,这叫真正的智慧,菩萨所修的。「闻思修」这三桩事情,我们也要搞清楚。什么叫闻?这三个字都是表法的。闻代表接触,耳接触声音是闻;眼接触外面的色界,也用这个字,也叫闻。所以「见闻觉知」就用一个字来做代表,就是说接触。思,不是叫你去思考,这思考是妄想,这个东西,佛法是思不得的。思是第六意识,落在第六意识那就迷了,就不是叫悟;思是代表明了。一接触就明了,从接触叫闻,从明了叫思。修是决定不迷,你明了当然就不迷惑;从不迷,就叫做修。

  由此可知,闻思修是一桩事情,闻思修同时完成,没有先后的。不是说,我先听,听了之后闻,听了以后回去再想,想了以后再去怎么做法,不是这样的。这个样子,这哪里是菩萨修的。诸位要晓得,「信愿行」是从初级到最高级统统都有的,这是基本的条件;「闻思修」是菩萨才有的,我们凡夫没有。加上「闻思修三妙慧」,那是已经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人,是他们的境界,这些人念佛往生大概都是实报庄严土,都是属於理一心不乱,这我们要搞清楚。这个法门的殊胜,古德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像蕅益大师所讲的,我们从「有念」最后一定到「无念」,从「事念」最后一定自自然然而入「理念」,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处。所以只要认真老实念下去,不要去问事理,自自然然会达到这个境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