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十八集)(4)

我们今天要搞弥陀村,也是化缘,化一个人的。洪恭兰居士,他有这个能力,他也有这个愿心。李木源居士有这个念头要搞弥陀村,洪居士他们两个人没见面,有意思在晚年做一桩好事,两个人不正是志同道合吗?李木源想到

  我们今天要搞弥陀村,也是化缘,化一个人的。洪恭兰居士,他有这个能力,他也有这个愿心。李木源居士有这个念头要搞弥陀村,洪居士他们两个人没见面,有意思在晚年做一桩好事,两个人不正是志同道合吗?李木源想到要找他,他也想到找李木源,这个事情就这么凑巧。所以李居士一听说洪居士要找他,立刻去看他,一看的时候,两个人就谈这个事情,志同道合。地献出来了,而且答应李居士,建筑经费不够的话找他。这是缘成熟了,佛菩萨安排的,这不是人安排的。消息传过去了,有一些人随喜,那是随喜功德,绝不是去募捐的,绝不是去分派,你要出多少钱、你要出多少钱,那不叫害死人?谁还敢入佛门?入佛门都是要钱的,那还得了?出钱多的位置排在前面,得好的招待,出钱少的放在旁边没人理,居士林没有这种现象。许许多多人,对於居士林有很大的贡献,出很大的财力,到居士林边边角角上吃饭,没人认识。我们大家都不认识,李居士认识,看到点点头笑笑,他在旁边没有人招待。这个道场是平等的道场,是正法道场,绝对不因为你护持有力而特别礼遇,你出的钱少就冷落在一旁,一律平等。李居士讲:「你出钱,你做功德是你的,与我不相干,我为什么要招待你,我为什么要特别照顾你?」理念正确。

  所以,我们欢迎世界各个地区的学佛同修们,到新加坡来观摩、来参观,看看我们这个地方的作法。平常我们讲经只是怎么讲,你也未必能相信,也未必能体会得到,亲眼到此地看看,我们这里不但天天讲,把所讲的都落实,都做到了。诸位可以仔细来看看,希望把这个理念、这种作法,带到你自己居住的处所,希望大家都能够建一个如法的道场。希望你建的道场超过新加坡,为什么?古人说得好,「后来居上」,这一定的道理。你到此地来参观,这个地方好的你都学到,此地不好的地方你都要改进,你的道场当然超过此地,这就是后来居上。我们在此地建立一个基础的水平、最低的水平,希望大家做的时候都比我们这个高,我们做得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如果其他道场不如我们,我们就失败了,希望我们是现代这个世纪最低的标准。我们修学,同修在家是在家最低的水平,出家是出家最低的水平,道场是道场最低的水平,我们没有一丝毫骄慢的意念,真诚慈悲,谦虚恭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保持这种心态。

  下面两句,我们要记住。前面这三种是「实相理观」,末后这一种是「唯识事观」,这是古大德这种判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决定不能够执著,他的判法提供我们做参考,到底是属於理观或是事观,其实没有一定,完全在人。人要不入理,修般舟三昧、修一行三昧,也是事观,也不是理观。甚至於你那个「观」都达不到,只有事,没有观,这是真的;我们也曾经遇到不少,事相是照著事,没有入观。入观,他功夫就得力,真有功夫,那就说是他的观念改变、思想改变,这才入观。一个是从唯识事里面入观。

  观的功夫有三层:最浅的是「观照」,再深一层的是「照住」,最高的是「照见」,这是观照三个层次。跟我们念佛里面讲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我们名称不一样,事实境界是相同的。观照就是我们净宗讲的功夫成片,照住就是我们讲的事一心不乱,照见就是理一心不乱。无论从理、从事,都能够成就这个功夫,所以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有理念、有事念,你看莲池、蕅益《弥陀经》注解里面讲得很详细,并不是说理念才能得理一心,事念就得事一心,不是的。理念里面有功夫成片、有事一心不乱、有理一心不乱;事念里面也是一样,也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理事是两个门路、两种方式,两种方式都一样,都可以契入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照见,《般若心经》里面讲「照见五蕴皆空」,那是观里面最高的成就。

  所以无论是理、无论是事,如果不入观,就谈不上功夫。这个话我再说得浅一点、白一点,不论是事、不论是理,你在这里面修学,如果不能把你的观念转变过来,你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什么观念?再说得明显一点,转变自私自利的观念,将自私自利转变过来利益一切众生,这个修行你就得到好处,你真的在修。修是修正,自私自利是错误的观念,利益众生是正确的观念,把错误的观念修成正确的观念,这叫修观,这是佛法修行的一个总原则、总纲领。所以无论是从理从事,理事是个人遇缘不同,理里头有事,事里头有理,并不是说唯识事观里面就没有理,唯识事观里头讲实相理,实相理里头也讲唯识事。因此,祖师虽有这几种说法,刚才我跟大家说过,可以提供我们做参考,决定不可以固执,如果固执,那就错误了,那就所谓是「死在句下」。这是讲四种三昧,就简单的跟诸位介绍到此地。说明修行方法虽然很多,在形式上总不外乎这四类。

  下面讲「十乘观法」,这是天台止观最重要的课程,也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十乘,当然就是十种,这个表解里面列得很清晰,它分上、中、下根。虽然分上中下,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华严经》为我们显示,「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初发心的菩萨,可以修学等觉菩萨的课程,等觉菩萨的修学,也决定没有舍弃初发心菩萨的功课,这是跟我们现在一般学校里修学的方式完全不相同。我们在学校求学,升到二年级,决定把一年级课程统统舍掉了,哪里还会去念一年级的书本?佛法不如是,佛法到等觉菩萨,初发心的课程还念、还学,没放弃。何以见得?诸位想想,五戒十善是初发心的课程,等觉菩萨还是照样守,没有说到等觉五戒可以不守了,十善可以不要了,还是坚持遵守。然后你才看到佛法教学的圆融,特别在《华严经》里头非常明显。

  而在中国儒家教学,实在讲并不例外。儒家教学,小朋友七岁上学,我们从《礼记》上看到。可是小朋友有很聪明的、很伶俐的,也有六岁上学,还有五岁上学,那个少,多数是七岁上学。老师教什么?洒扫应对。他一生洒扫应对都没有舍弃,为什么?奉事父母。孝子伺候父母,不能让家里佣人去做;自己将来功名成就,地位高了,得大财富,家里面佣人往往很多,但是照顾父母一定是自己。扫地可以让家里人扫地,父母用膳的时候,照顾总是儿女来做,如果儿女不在桌上伺候父母,就是不孝。由此可知,做到宰相,如果你父母在,还是要自己照顾父母,要亲自去伺候,小时候学的,一生都没有舍弃。上小学,小朋友念《四书》、《五经》,那个等於是博士班的课程,跟《华严经》讲得没有两样,初发心就学最高的课程;到最高的地位,也没有舍弃老师当初教你的那些事情。所以佛法到中国,能够受中国朝野热烈欢迎,不是没有道理。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惟、作法,跟大乘佛法里讲的太接近了,所以经教一传到中国,能够在中国生根茁长,发扬光大,这是有原因道理的。佛法当年传播,不仅是在中国,四面八方都有,但是在其他地区都没落了,唯独在中国发扬光大,这是与中国古老的文化有密切的关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