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大意[1996年](第二集)(2)

所以憍陈如放在经上是很少看到的,这个意义不平凡。舍利弗是代表智慧,这是智慧最高的,诸位想想,成佛的智慧还有谁能比?什么人有这个智慧?你选择这部经,选择这个法门,你就是智慧第一当中的第一。目犍连代表神

  所以憍陈如放在经上是很少看到的,这个意义不平凡。舍利弗是代表智慧,这是智慧最高的,诸位想想,成佛的智慧还有谁能比?什么人有这个智慧?你选择这部经,选择这个法门,你就是智慧第一当中的第一。目犍连代表神通,代表能力、技能,你有能力修学这个法门,你在所有一切大乘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你是第一,也是第一当中的第一。今天有能力学禅的,有能力学密的,有能力学教的,有能力持戒的,都不如有能力念佛的,念佛超过他们太多了,为什么?种种法门不能一生成佛。密宗所说的一生成佛不是究竟圆满佛,而且未必能成得了,纵然成得了,你去念《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讲得很清楚,它那个佛是天台家所讲的「藏通别圆」里面的藏教佛,念佛法门成的是圆教佛,不一样。佛有很多种,藏教佛只等於小乘阿罗汉(正觉),菩萨都达不到,所以你要懂得即身成佛是成什么佛。我们这个往生不退成佛是成圆教佛,那是无上正等正觉,这要搞清楚。这是目犍连在此地代表的非凡的意义。

  下面是迦叶跟阿难,这两个人把全部的佛法都代表了。在中国,我们常说宗门教下,诸位要晓得中国古时候佛教里称的宗教,跟现在宗教的意义是完全不相同。佛门里面讲宗是禅宗,讲教,除了禅宗之外,还有九个宗派都叫做教下,为什么要这样分法?因为他们教学的方式不一样。禅宗不用经典,就是没有教科书,这个教学方法很特殊。禅宗是佛门的天才班,不用教科书的,直接用参究的方法。它是开悟之后再读经,再用教科书,没有开悟之前不用经书,所以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个方法非常特殊。其他的九个宗派都要依靠经典,经典是教科书,都离不开教科书的。所以这是佛门教学里两种特别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宗门教下」,简称「宗教」,跟现在一般人的宗教观念完全不相同,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所以佛教是教育。

  佛教变成现在一般人称的宗教,那等於说本来我们是一所大学,现在变成一个宗教系,你说糟不糟糕!一所完整的大学变成一个系就完了,这个我们要晓得。佛门里包括所有一切宗教,它是我们的一个学系,一个科目而已,我们的内容是尽虚空遍法界都包含尽了,没有一样漏掉的,你才晓得佛法的内涵真正是无量无边,深广,从前用海来做比喻,那只是比喻而已,实在是没有法子相比的。

  迦叶尊者代表禅宗,他是禅宗第一代的祖师,禅宗的初祖,阿难是结集所有经藏的,所以他代表教下,这两个人在此地就是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法包括尽了,包括在哪里?就在这部经上,所以这部经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的浓缩,精华都在这里。这部经展开来,扩大开来,就是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一切法的精髓,所以有人说依靠这部经太少了,不够用,这是他对这个完全不了解。他们所学的才真的叫少,他们学的是一部分,我们学的是完全的,一样都没有漏掉,才知道这个经法真正是不可思议。

  本经最早传到中国来,在当时(汉朝时候)除了我们这个本子是支娄迦谶翻译的(叫《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之外,安世高有翻译,安世高是早期很著名的一位翻译家,他所翻译的经名叫《无量寿经》,但是这部经失传了;根据古时候「藏经」目录里面,《开元释教录》有,但是经典没有了,失传了。当年远公大师在庐山建立念佛堂,这是净土宗正式成立为一个宗派,就是慧远大师。慧远大师依据的经典就是《无量寿经》,但是他依据的译本是安世高的译本,还是是支娄迦谶的译本,我们就不晓得了,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两种译本,《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没有翻译出来,所以净土宗最早依据的就是这个本子,因此这个本子被后人尊称为净宗第一经,就是这个道理。

  远公大师在庐山成立的念佛堂就是现在的庐山「东林寺」,它的遗址就在那个地方。与会的大众有一百二十三人。我说出这些,古来的大道场,人数几乎都是固定的。人数固定有什么好处?心是定的,没有来来去去的。道场人数不必多,人多就杂了,是非就多了,意见就多了,换句话说,道业的成就就相当困难。所以人数实在讲不必多,愈少愈好,大家心清净,真正是志同道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我们这一生有成就。人多了是搞热闹,热闹里面,烦恼就多,是非就多,你如何能得清净心?如何能够叫你自己烦恼轻、智慧长?这是道业,所以我们不在乎这些。

  至於道场,一般人常常顾虑,道场要开销,道场要生活,不得已不能不拉信徒,信徒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钱,要有信徒,那你的心都往外跑了,这种观念说老实话就是不信佛。佛法头一个讲「信」,「信」字都没有了,不相信佛。如果真正相信佛,「我绝对不找人,我没有饭吃了,佛送饭来,菩萨送饭来」,你要有这种信仰,你的道心就坚固了,就是清净心了。

  早年,那一年是我四十五岁,夏天,结夏安居,基隆大觉寺灵源老和尚邀请我,在结夏安居当中给他们讲《楞严经》。过去很多人给我算命看相,说我活不了四十五岁,那一年是我四十五岁,我讲《楞严经》讲了三分之一,《楞严经》十卷,第三卷讲完,生病了,心里一想,时间到了,所以不必找医生,也不必吃药,就回家老实念佛等往生,念了一个月,病就好了,也就没事了,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

  大觉寺的那个小讲堂也不太大,大概比我们这个房子大一点,听众四十多人都是出家众,因为结夏安居是为他们讲的。讲堂的旁边就是天王殿,供韦驮菩萨,供四大天王。因为那个道场的经忏佛事很多,所以我就跟他们说,大家应当在家里研究经教,老实念佛,不要搞法会,不要搞经忏佛事,没得吃了,是韦驮菩萨护法的,如果真的我们修行人一心办道没有道粮了,韦驮菩萨要撤职查办的。我那时候讲这个话,他们听了都心惊肉跳的,「你怎么敢讲这个话?」我讲的是句句实话。我们要相信佛,相信护法神,他真的护持我们,所以我们就可以不要去找人,不要去巴结人,看人家的脸色,那个没意思,正法才能够住世。我说你们今天不相信佛菩萨,不相信护法神,你要去相信那些信徒,那有什么办法!那就叫无可奈何,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你看看佛门自古以来的这些高僧大德,感应不可思议,不要说出家人,在家居士一样。唐朝的李通玄居士,这是一位修持很好的人,他想发心替《华严经》作个注解,想找一个清静的环境,在山上就遇到一头老虎,他对老虎讲「我想找个清静环境来写《华严经》注解,你知不知道哪里有地方?」老虎就点头,他说「好,你替我带路」。老虎就带他到一个山洞里,的确非常幽静,那里头住了一窝的老虎。李老居士一看这个环境不错,很理想,老虎就搬家搬走了,那个地方让给他。他一个人住在深山里面,谁去伺候他?他是凡夫也要吃饭,三餐饭、生活谁照顾?当时就来了两位年轻的女孩子伺候他,所有一切需要的东西都给他预备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毫缺乏。老居士一心写注解,两个人照顾他,从没有问过她「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从来没问过,没有说过一句话。到他这部书写完之后,完成了,再去想到这两位女子照顾他这么长的时间,想问问她们叫什么名字,结果两个人不见了,以后到山下村庄去打听,没有这个人。佛菩萨示现来照顾,这在李长者传记里有,记得很清楚。佛菩萨会示现,会变化人来伺候你、来照顾你,不要你操一点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