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大意(第一集)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净空法师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大意  (第一集)  1988/8  台湾台北中山堂  档名:05-02-01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这一次承蒙大乘精舍乐崇辉居士,以及我们几个佛教单位,共同邀我到此地来给诸位做三天的佛学讲演,题目订的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今天很难得有这样殊胜的机缘。这章经的经文不多,可是义理非常的丰富。

  在现代的社会,海内外的佛教,可以说台湾佛教在全世界是最兴盛的,但是依然有许多同修对於佛教的认识不够,所以疑虑重重,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抓不到纲领,因此费数十年的功夫得不到佛法的利益,退心的人就多了,对佛教产生误会的人当然就更多,这里面不能说没有原因。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这三天,虽然乐居士提出要探讨净土法门,净土的确是十方诸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可是这个概念几个人能接受?如果对於净土不能深刻的了解、认识它,我们这一生确实就又空过了,这是很可惜的一桩事情。因此,我就想这三天,我们今天第一天要跟大家介绍一下佛法,我们首先要认识佛教是什么,这个都没有搞清楚,其他都不必谈了;第二天我们要谈一个专题,「认识净土」;第三天我们再谈到真正的本题,《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给我们怎样念佛,怎样念佛才能够成就。

  这次的因缘,乐居士跟我谈了很多,也就谈到目前佛教的现况,希望让大家对佛法真正有所认识,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这一生当中有决定的成就,这个心非常的难得。《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自古以来单独的注解不多,可是它是《楞严经》上的一章,而《楞严经》的注解自古至今有一百多种,可以说它的资料非常丰富。我们讲到因缘,就今天这一会的因缘,就如同乐居士的愿望,我们要指出一条修行的捷径,也就是指出一条修行的径路,善导大师曾经给我们说过,「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善导是唐朝时候人,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日本人对善导大师非常敬仰,所以在日本有很多善导寺,台北善导寺也是日本人建的,用大师的名号做为这座寺的名称,我们一看到这座寺的名称就晓得它是专修净土的。在中国传记里面记载,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如果这个话是真的,那么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直接为我们的开示,这个话决定是可以信得过的。这是第一个,我们要走径路,聪明人一定是选择一条快速成功的道路。

  第二个因缘,直示当人念自心佛,这是讲到念佛的理论,理论出在《观无量寿佛经》。《观经》里面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十法界是从我们心想生出来的,换句话说,你心里想佛,你的心就是佛;你心里面想菩萨,你的心就是菩萨;你想阿罗汉,那就变阿罗汉;你要是想念天,你就会生天;你要是天天念贪心,贪而无厌,这就是饿鬼。贪心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看我们这个心天天在想什么。我们这个心起心动念是在造因,既然造因,后面必定有果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说的,正是大经里面跟我们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就是《观经》上讲的「是心是佛」,「唯识所变」也就是《观经》上讲的「是心作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章经的大主意就是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看这个语气多么的肯定,这是我们应该要晓得的。实在讲因缘是无比的殊胜,我们利用三天的时间简单的来跟诸位探讨。

  我们现在就先要回过头来认识佛教。佛教不迷信。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根据中国的历史,他出生的年代是在中国周朝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他老人家圆寂是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世寿七十九岁,我们通常讲八十岁,我们现在讲虚岁,实际的年龄,释迦牟尼佛是七十九岁圆寂的,他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到后汉永平十年,佛法传到中国,永平十年是公元六十七年,今年是公元一九八八年,公元六十七年传到中国来,传到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

  「佛法」究竟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语翻译过来的,当年佛教到中国,中国的文字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临时造一个「佛」字。没有人字边的「弗」,中国有这个字,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人,所以就用这个「弗」再加个「人」,就变成佛教的专有名词,所以这个字是汉朝时候创造的,佛教到中国来的确造了不少新字。这个字的意义很深,包括智慧、觉悟,为什么不直接用「智」、用「觉」来翻?我们翻「智教、觉教」,这大家好懂,不至於发生误会。可是我们要晓得,梵文这个字的含义很多,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字汇,这才不得已用音译。

  这里面所说的智慧,不是我们常识里面所说的智慧。「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三种智,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解释,「一切智」就是彻底明了宇宙万有的本体,可见得不是一般的智慧。这样的智慧,说实在话,我们世间许多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都还没有能够达到。世间人讲宇宙本体,各人说各人的一套,听起来都满有道理,其实都不能叫大家心服口服,可见得他并没真正证得一切智,换句话说,并没有真正将宇宙万有的本体认识清楚,他是在那里推断、摸索、猜测。「道种智」就是知道宇宙的现象与起源。太空、星球怎么产生的,从哪里来的,世间一切万物,动物、植物、矿物,什么原因而有的,怎样形成的,这种智慧在佛经里面叫做「道种智」。「种」是宇宙森罗万象,种种的现象,「道」就是道理,这些种种万象什么道理而有的,什么样的过程而产生的,将来的结局又怎样,把这些东西统统搞明白,这个智慧叫做「道种智」。第三种叫「一切种智」,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通常我们称如来才能够有这样高的智慧。智慧是体,起作用就叫做觉。「觉」是觉悟,对於宇宙万有的一切彻底明了而不迷惑,这叫觉悟。觉悟里面有「自觉」,有「觉他」,有「觉行圆满」。觉是用,智是体。这是「能觉」,这是「佛」的意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