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第十五集)(4)

经典里面所讲的这些庄严具,讲华鬘、涂香、赀财、众具,佛法里面常讲的华鬘、香灯,这个都是表法的,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供养佛最普遍的是燃香,烧香。烧香什么意思?香代表戒定,戒定真香,你看到这个香,看到


  经典里面所讲的这些庄严具,讲华鬘、涂香、赀财、众具,佛法里面常讲的华鬘、香灯,这个都是表法的,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供养佛最普遍的是燃香,烧香。烧香什么意思?香代表戒定,戒定真香,你看到这个香,看到了,闻到这个香的香气,你就要想到戒定,持戒修定,它提醒我们的。特别是大众在聚会的时候,在佛前面点三支香,是教大家什么?教所有大众要想到戒定,它提醒你这个的。除这个意思之外,香代表信,诚信,对佛陀诚信,对经典诚信,对老师诚信,推广,对一切众人都要诚信,它取这个意思。你只是烧,不懂意思,这香白烧了。花代表,佛前面供花,不是佛喜欢看花,不是的。花代表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好因好,你要多做好事,取这个意思,看到花就想到我们要种好因。佛前面要供果,果是代表果德,开花结果,我们要想好的果报就要修好的因。统统是表法的,都是教育意义很深。佛前面供灯,灯代表什么?灯最好是油灯,现在油灯没有了,都用电灯,电灯表法不容易看出来,油灯容易,蜡烛容易。那是什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取这个意思,念念不忘为苦难众生服务,这个范围非常之广大,舍己为人,不是损人利己,损己利人,燃烧自己是损己,损己利人。所以全是表法的意思,全是在那里教学,这个要懂。你要是真正懂得,你在寺院里看到这些、一切的陈设你就会开悟。

  供的佛像,供佛像是代表尊师重道,中国古人讲的慎终追远。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创教的老师,我们对他念念不忘,菩萨是佛陀当年的学生,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对老师、对学长的尊敬,这个寺院大殿里面供佛像是这个意思,不是神明,这不是迷信。而且佛菩萨,每一尊佛菩萨代表一个学科,诸位熟知的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看到观音菩萨像,你烧香磕头顶礼求他保佑,那是假的,那是迷信。他能不能保佑你?真能保佑你,他用什么保佑?他的名号,那就保佑你。你能够看到一切苦难众生,慈悲心就生起来,就援手去帮助别人,这就是福报,你真的种福了。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你得做到,他在那里表法,你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文殊菩萨表智慧,普贤菩萨表实践、表落实,他在那里教你。这就是你看在几千年前,佛教就用艺术来教学,这最高明的,你喜欢看,看里面又含著有很深的意义在里头,让你时时刻刻提起你的警觉。佛像代表果德,菩萨像代表因德,修因,修因证果。所以最少供佛菩萨形像供三尊,一佛两菩萨,佛是代表体,《还源观》里面讲「自性清净圆明体」,佛代表体,菩萨是代表作用,从体起用。你看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代表体,自性的性体,观音、势至代表自性起用,性德。观音菩萨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慈悲跟智慧要巧妙的起用,只有慈悲没有智慧那就变质,叫慈悲多祸害,有智慧没有慈悲也不行,所以它两个要合起来,要圆融起来,那就叫妙用。慈悲里头有智慧,智慧里头有慈悲,没有一样不是表法,不是在教导我们的,这是什么?这是佛门对一切众生的法供养,教导你。

  我们庄严道场造佛菩萨的形像,知道造这个形像是供养大众的,提醒大众的。连建筑都是表法,你看佛教的大殿,大雄宝殿,你在外面看是两层,里面看只有一层,从相上看有真谛、有俗谛,到里面去看真俗不二,这代表一切法是圆融的,一切法是一体的,外面有分别,里头分别没有了,没有一样不讲求。所以它真的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高等艺术、高等的教学。现在没人讲了,把佛菩萨都当作神明看待,这就变成宗教、变成迷信,你说多冤枉、多可惜。我们不知道,那情有可原,我们知道了,有责任对社会对大众讲清楚讲明白,然后才知道佛法里头没有迷信,佛法里头没有宗教的色彩。佛法承认有天神、有鬼神,天神、鬼神都是六道众生,是平等的。佛是我们的老师,菩萨也是我们的老师,乃至於阿罗汉他也有能力教导我们,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孝道。所以人家要问起,我是有人问过我,中国特色、中国精神是什么?一个字代表,就是孝。中国讲的是孝文化,伦常、四维八德都是孝文化的德目,总纲领是一个字,展开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色,这是中国的精神。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受这个教育,所以这个民族令世界许许多多专家学者羡慕、赞叹。

  和睦幸福,长治久安,礼义之邦,和谐社会,怎么样缔造成的一定要晓得。我们的祖宗、古圣先贤对后世子孙的布施是这些东西。我们怎样报答?我们接受过来,依教奉行,那就是我们供养祖先。祖先把这个东西给了我们,我们还是用这个来供养祖先,这就对了。佛菩萨以经典、以智慧、以德能、以相好布施给我们,我们接受了,依教奉行,报答佛菩萨,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报恩跟济苦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救度一切众生就是报恩,真正报恩哪有不弘法利生的道理?弘法利生就是报恩。弘法首先要自己做到,所以要勤修善根,头一桩大事。四弘誓愿里面讲的,四弘誓愿只有第一句是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苦难的众生无量无边,你要去帮助他。用什么帮助?用财物帮助那是救一时,用教育帮助那是帮助他永久。释迦牟尼佛帮助人没有用财物,他没有财,完全用教育帮助人破迷开悟。他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我们今天世界上那么苦难,都是从迷惑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悟来的。这两句话是真理。

  所以佛菩萨一生教学,释迦牟尼佛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国王,舍弃了不要,为什么?做国王你只能够利益一国的人民,如果你从事於社会教育,你能利益全世界的人民。佛法再向上提升,跟你讲究竟的,利益遍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那个范围多大!你无法想像。佛菩萨不为别的,为救一切众生苦,这一点我们晓得,我们知道、明白了,自己深深感觉到,这个帮助苦难众生才真正到究竟圆满了。所以一些觉悟的弟子跟著佛去学习,也像佛一样,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也发四弘誓愿广度众生,但是度众生不是一句话能做得到的,你自己得真正有德行。德行怎么修?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尽德行就圆满。为什么?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佛说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自性里有德,圆满的德,现在德为什么没有了?是因为你迷了,破迷开悟,你的德,圆满的德行就现前,所以头一个断烦恼。第二个学法门,烦恼没有断不要去学法门,为什么?学不到,你所学的夹杂著烦恼在里头。这话什么意思?你不会开悟,你所学的东西是死的东西,如果烦恼断掉之后,你学法门一学就开悟,一部经通了所有经都通,一个法门明了一切法门都明了,道理在此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