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定慧化解灾难(5)

做到你才真正体会到,那里头就有乐趣,叫法喜充满,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你眼见当中,你看到一切人、一切事全是菩萨在示现,然后你才知道菩萨的慈悲,你才晓得感恩。做善事的人,提醒我们要向

    做到你才真正体会到,那里头就有乐趣,叫法喜充满,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你眼见当中,你看到一切人、一切事全是菩萨在示现,然后你才知道菩萨的慈悲,你才晓得感恩。做善事的人,提醒我们要向他学习;做坏事的人,提醒我们不能向他学习。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善恶的示现都是善知识。问题在自己是不是念念觉而不迷,一念不觉就迷了,迷了就有无量的缠缚,不止这八种!这八种是举例子。那么愈迷愈深,这问题严重。

    古人,古时候学佛,参禅也好、念佛也好,一个话头、一句佛号,行,没问题,决定成功。现在不行。现在为什么不行?现在人没有基础教育,没学过,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哪里会有成就!怎么办?听经重要,要听经。在现在我们这个阶段,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体会,听经一天不能少过四个小时,坚持每天不少过四个小时,听一部经也可以。一个光盘每天听四个小时,一部经;听完之后,从头再听。到你体会到法味了,你会乐此不疲。

    所以有许多人问我,学讲经怎么学法?我讲得很清楚,学讲经需不需要在老师面前?不需要,现在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代替老师。你要记住,二、三千年以来,讲经的法师统统是复小座成就的。你要学讲经,你就多听,听懂了,自己讲,最好连讲稿都不要,那真学会了。讲稿都不要,你要听多少遍?至少要听一百遍,听耳熟了,一遍一遍听,印象深了,自然就能讲得出来。不要加自己的意思,老实的做,这就是成功之本。什么时候才加自己意思?自己开悟了;自己没有开悟不要加自己意思,你决定没有过失。没有开悟,加自己意思在,往往讲错了,要背因果。自己真的开悟了,没有问题,因为你所悟的跟佛菩萨所悟的是一样的。

    怎样才能开悟?至少要把执着分别放下。为什么?它障碍悟门。什么都不执着,做到自在随缘,你的悟门就开了;样样计较,样样执着,悟门是关得紧紧的,没有法子开悟。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随缘,不要攀缘。随缘什么?什么都好,你才能心开意解,你才能破执着;样样要合我的意思,样样要计较,这个不行!这个开不了悟。学佛充其量得一点福报,所谓人天痴福,没有智慧。福解决不了问题,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很好,「此事福不能救」。这个事是生死大事,生死大事要定慧才能救,能解决,没有定、没有慧不能解决。

    你要有定、有慧,你必须把定慧的障碍排除掉。这首偈子里面,第二首偈子就说到,『或有贪欲瞋恚痴』,这贪瞋痴,『烦恼猛火常炽然』,无量无边的烦恼,根就是这三种,贪瞋痴;傲慢,傲慢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所以这三个全部都包括了,无量无边尘劳烦恼,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有这三大类,你就注定永远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你要知道,肯定在三恶道多,在三善道的时间少。为什么?三善道,要无贪、无瞋、无痴才到三善道。你想想你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几个小时心里都是贪瞋痴慢?有几个小时是无贪、无瞋、无痴?睡觉作梦,梦中还是搞贪瞋痴,你还没有在休息。你一定要想想,然后你才知道,我一年到头,今年从元旦到除夕,这一年当中,我是贪瞋痴慢多,还是无贪、无瞋、无痴多?这就清楚了,将来我要到哪里去,不要去问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自己比谁都清楚。我心里头有没有阿弥陀佛?心里头阿弥陀佛只有一分,世缘里头你还有九十九分,你能去得了吗?去不了。名闻利养现前的时候,你的贪瞋痴起不起来?没有得到的时候希望得到,得到的时候怕失掉,怕被别人抢去,全是贪瞋痴慢,这怎么能往生!你能成就别人往生是一桩好事情,可是你自己烦恼习气不能放下,到你临终时候还是不能往生,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你帮助往生的这些人,你自己真能放下,念佛往生,到你往生的时候,你会看到阿弥陀佛后面就是你帮助他往生的那些人,跟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可是你自己烦恼习气不能放下,不行!你要问为什么?你带着烦恼习气到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染污了。

    你看我们现在到别的国家,到澳洲、到纽西兰,食物、水果决定带不进去,为什么?他怕染污他的环境。你明白这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纯净纯善,你心不清净、心不善,进不去;什么时候你心地清净,心地纯善,什么时候就去。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是凭这个去的。念佛,念佛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心回到净善的一种方法。念头才起,不管是善念、恶念,善念,三善道,恶念,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念头一起来,赶紧回到阿弥陀佛,我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没有善念,我不生三善道,没有恶念,我不生三恶道,我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怎么还有善恶念头?在这个世间,善事应该做,恶事不应该做,做善事不做恶事,心里痕迹都没有,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就对了,这叫真正念佛人。所以烦恼习气不可以有,尤其现在这个时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