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定慧化解灾难(4)

那时候他全家都反对,家里给他压力,他自己也觉得怎么会做出这么个事情。这是善,善后悔。还有做恶后悔,做坏事,损人利己的事情,遇到这个,我怎么没有去做?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做?所以恶作里头有善、有恶。善后

    那时候他全家都反对,家里给他压力,他自己也觉得怎么会做出这么个事情。这是善,善后悔。还有做恶后悔,做坏事,损人利己的事情,遇到这个,我怎么没有去做?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做?所以恶作里头有善、有恶。善后悔跟恶后悔都是属于微细的烦恼。恶的事情,有机缘去做没有做,这个好!善事有这个缘分自己做了,也好!所以他一年之后不后悔了。看到我们做这个事情真的是为佛法、是为社会,没有一点私心在里面。所以以后全家都欢喜。这些事情我们相信每个人在自己一生当中常常会遇到,这叫做恶作。

    下面两个容易懂,第七个是「嫉妒」。嫉妒心人人都有,只是轻重不同,都有。可是这个东西决定有妨碍,这八样都有妨碍。第八个是「吝啬」,悭,悭吝,我们讲小气,舍不得,自己有能力,舍不得。答应了,我供养你、我送你,话说出来,后面就没有了。这个我们见得太多,现在这个社会说话能兑现的不多。我在澳洲,有个犹太教的长老,我们也很熟悉,他常常跟别人说,净空法师说话算话。我们就晓得,他一定遇到很多人说话不算话,说帮助你,到后面没有。我们确实,我说帮助你,我一定会做到;而且我帮助你,我绝对不过问。在那边多半帮助学校,帮助一些团体,这个做得多。帮助学校,钱捐出去了,绝对不问你钱怎么用,不管你。

    这八样统统都是修行的障碍,所以佛用「缠」来做比喻,好像绳索把你捆绑起来,你动弹不得。佛菩萨很慈悲,时时刻刻做种种示现帮助你,把这些微细的烦恼化解掉。所以它不是大烦恼,它是中烦恼。它有障碍,而且障碍还很严重。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经文里面简单的举例,只是举个例子,因为微细的烦恼也是无量无边,很多,举这几个例子。因为这个往往是我们一般人疏忽的,认为这都是小事情,微不足道,不知道它对于修行产生的障碍。所以菩萨为我们示现。这个示现里面主要的意思,示现老病死,实在讲也不容易看出来,要有相当高度的警觉心,也还要有相当的智慧,才能看出来。看出什么?就是后面所讲的,这个身体是淫欲生的,不能长保,终究要败坏。这是一个高度的警觉心。你有身决定就有烦恼,你有念头就有烦恼,从这个地方生起警觉心。菩萨给我们示现老病死,我们有没有见到?天天见到。你每天出去,你在街上看到多少老人?你看医院里每天多少病人?你在报纸上看到讣闻,每天过世的多少人?但是这些都是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如果有意留心这些事情,警觉心就高了。

    我从很年轻,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也跟诸位做过报告,那时候在公家机关里面做事,工作不太多的时候,早晨一上班,报纸就送来,我有的时候也常常看。我看什么?我不看新闻,我不看文章,我看讣闻。所以很奇怪,很多人觉得我很奇怪。我一看讣闻,今天哪些人走了,这里头男女老少,黄泉路上无老少。我意识到人生这一生当中,真正叫勇猛精进,一分一秒他都不停留,往哪里走?往坟墓里走。从出生目标就对着坟墓,哪个不是这样?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但是很少人知道。我那时候才二十几岁,二十三、四岁。我每天看这个,看多了,人生有什么意思?不管你是贫富贵贱,都走这个路子,真平等。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这短短的几十年,为什么?来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我在十几岁就想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大概学佛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它是累积的。知道这个身无常,学佛之后晓得万法无常。人生意义、价值在哪里?提高自己的灵性,那是真正有价值;帮助别人觉悟,这就行菩萨道。在世间要做个好的榜样,跟菩萨示现就没有两样。看到社会一些坏样子,我们一定从反面做出好样子给他看,为什么?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

    现在的人,我们用「十善业」来做比喻,哪个人没有犯?我们要怎么办?众生喜欢杀生,我们做出不杀生的样子给他看。众生喜欢占人便宜,占便宜是偷盗,我们做出绝不占人丝毫便宜,从这儿做。不但不邪淫,把淫欲的念头断掉,你的心才清净,要不然清净心到哪里去修?不妄语,绝不欺骗人,说话决定算话;不恶口,不说粗鲁的话,言语谨慎,不得罪人;不两舌,绝不挑拨,要做出来!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决定不犯。那个根本,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贪心;一切随缘,没有瞋恚;烦恼轻、智慧长,没有愚痴,要去做到!你做到就是自行化他,为什么?你做出样子给社会大众看,那就是化他,这就是菩萨道;有这个心就是发菩提心,真做就是菩萨行。学佛从这里做起你就没有过失。

    在哪里修?不是说每天在佛堂修行,不是的。起心动念是修行,言语造作是修行,在家是修行,在工作岗位上是修行,在处事待人接物是修行,哪里不是修行?哪里不是道场?说修行要找个道场,他不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没有一处不是道场。善心、善行,你自己得的受用,你不做,给你讲你不能体会,必须你自己做,古人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喝这杯水,你说这水烫不烫?我说不烫,到底不烫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一定自己尝一口就晓得。所以你做不到,佛菩萨、圣贤的境界你永远体会不到,一定要自己做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