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定慧化解灾难

净空法师,化解灾难
定慧化解灾难(共一集)

(节录自华严经12-17-1736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总共有十七首偈,今天我们从第十三首看起。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猛火常炽然。菩萨为现老病死。令彼众生悉调伏。】

    这两首偈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给我们开示的是「遂求利行」,这个意思是说「谓众生为八缠所绕,开解令离,故名遂求」。「初偈」,就是第十三这首偈,「即化无愧缠,以恃寿长,不知进修,不知此身,但淫欲生,终竟败坏,具诸烦恼故」,我们先看这一段。首先晓得这两首偈是「遂求利行」。什么叫遂求?众生确实是堕在烦恼之中,严重的烦恼习气,佛菩萨为他开示;众生听了佛菩萨开示,真能够理解,理解他就能够远离烦恼习气,所以叫遂求。

    看经文指出来的,我们知道这是世间富贵人,福报很大,长寿是福报,五福里面有长寿。福报大,他有烦恼、有习气不知道。为什么?他生活过得很自在,所以说『烦恼微细』,不知道;他每天在享乐,『乐具足』,生活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一切都能很顺心,不容易。我们看世间这种人有没有?有,但是不多。大富大贵的人我们看到多,可是「烦恼微细乐具足」的人不多。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见到不少,贵而不乐,富而不乐,这个我们看到很多;富贵真正能享乐的确实是不多。

    菩萨怎么帮助他?他有烦恼、有习气,自己不知道!所以『菩萨于中』,这个「中」是讲九法界。在我们人间讲,这就是人中,菩萨示现在人中,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中。许多的诸佛如来、菩萨、声闻、缘觉示现在人间,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可是学佛的人你要细心,你细心观察,不论他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菩萨统统在里头现身,只要看到他自在。这个人没有烦恼,有智慧,也就章嘉大师所说的,他看得破、放得下;能看得破、放得下,他当然就得自在。我们修学的基本的纲目,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你真正看到,他有这八个字,那可能就不是凡人,可能就是佛菩萨应化来的。凡人很难!他虽应化在世间,他给我们示现老病死,许多的忧患。虽然他有老态、病苦,他很达观,他心里没有忧虑,我们一般讲真的有修养。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七十九岁那年过世的。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在香港住了四个月。我到香港来之前去看他,身体很正常,只是告诉我这一年来感到疲劳。以前他读书(他是每天都读书)、讲学都非常正常,可是这段时间感到疲劳,实际上他得了癌症。精神好,真的是修养好。以后被检查出来,他也不在乎,很乐观,并没有被癌症吓到,非常乐观,若无其事。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到我讲经快要圆满的时候,他夫人给我打个电话,她说老师过世了,距离我讲经圆满两天。我把讲经功德回向给他老人家,经一讲完之后就回到台湾参加他的告别式。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菩萨再来,可是看那个样子有点像。他给我们的教训,是示现受老、受病、受死这种患,这些忧患在一般人是感觉到很忧虑,而他是很达观。在病重的时候,这是以后我们台北的一些同学告诉我,病重的时候他皈依了,是在广钦老和尚那里做的皈依,很难得。

    他学佛几十年,完全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而且晚年在学校,从我认识他,我认识他他四十多岁,在学校里开的课几乎都是佛法。台湾大学,我知道他开的三个大单元,在哲学系里面开的,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大乘佛学。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辅仁大学请他去,在辅仁大学讲华严哲学。我知道他在台湾那段时期应该有三十年,你看人生三十年那是一半的时间,讲佛学,学者,没有皈依。我跟他学哲学的时候才知道佛学,佛经是哲学。他告诉我的,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里面的最高峰。我以后给别人介绍,我都没有这样讲法,这样讲法好像人家很难接受,太夸张了,我只是讲高等哲学。方先生给我讲的是,那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以后给一般人介绍,我就没有说这句,我说佛经是高等哲学,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这都是方老师告诉我的。学佛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虽然没有皈依,在佛学上有几十年的修养,我看他老人家『示受老病死众患』,我亲眼看的,很像是菩萨于人中得自在。

    这一段清凉大师有批注,批注里面说得比较详细,很值得我们做参考。这是什么?这叫烦恼微细,实在讲,习气!我们人人都有,但是自己不知道。清凉大师说「众生为八缠所绕」,八缠这个批注后头有,在小注里头,《钞》里面。八是八种,缠是什么意思?缠就是烦恼,好像有个绳索把你捆绑起来,缠就是捆绑起来,你就不能动弹,你就失去自由,你就不自在了。所以把这个做为比喻。佛菩萨怎样提醒我们?言教不如身教,佛菩萨真的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