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忏除业障—逆流十心(第一集)

净空法师,净空法师:忏除业障—逆流十心

                                            忏除业障—逆流十心

                                               (第一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四段第二个小段,「威仪住持有则德」。

  威仪,现在一般人讲形象、样子。住持,我们住在这个世间,住在这个社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有一个原则,也就是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不能做坏样子,这就是有则。这是四德里面第二种。前面我们学过摩诃止观里面「顺流十心」,讲随顺烦恼,说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随顺习气就是造轮回业,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学佛,如果这一生成不了佛就错了。要想成佛,一定要反过来,不能随顺烦恼习气,反过来要学诸佛菩萨,我们才能够永脱轮回。轮回太苦,不值得留恋,觉悟的人没有一个不想早一天脱离,了生死出三界。法门虽然多,对我们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佛菩萨很慈悲,总是想方设法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是慈悲到极处,是真实智慧,无尽的善巧。这是教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的法门,我们有缘遇到要珍惜。什么时候去?愈快愈好,愈早愈好,不要等。如果要是有等待这个念头,恐怕我们这一生的机会就失掉,等不得。今天我们接著再来学「逆流十心」,就是学佛菩萨反过来。随顺烦恼,迷惑颠倒,造业受报,这是说我们现前的环境,这文字上讲的,「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就是随顺六道众生,造六道轮回的业,感六道轮回的果报,昏是迷惑,倒是颠倒,迷惑颠倒造十恶业。「积集重累」,这个累就是罪业生生世世累积,无量无边。佛教我们要认真忏悔,忏除业障,无量劫造的罪业能不能忏悔得掉?能。我们现在学的逆流十心,这十种心全是忏悔,修这十种心我们的罪业就能忏除得干净,所以这很重要。

  第一个「深信因果」,你看看把这个摆在第一句,而不是把儒的《弟子规》、佛的《十善业》,不是把这个摆在第一,深信因果。《观无量寿佛经》净业三福第三条,四句话,「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不仅是净宗学人,可以说是各个不同的宗派,乃至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最高的指导原则,就这三条。我说这个话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讲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人天道。今天我们学佛,无论在家、出家没做到,所以无论怎么修法、无论怎么精进,功夫不得力,法喜不能现前。大乘教里面常讲,菩萨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我们没有。什么原因?头一条孝养父母没做到,亏了孝道,奉事师长没做到,亏了师道,孝道、师道有亏欠,你功夫怎么会得力!这些年来我们极力提倡扎根教育,从根本上修,根本上修就是修孝道,孝亲尊师,这是根,根本的根本。人不知道父母之恩,不知道师长之恩,你还会有什么成就?现前的社会,在整个世界上,我们所看到的,普遍的都是亏欠这桩事情,亏孝道、亏师道。所以社会大乱,人心没有皈依,就是没有依靠,人心惶惶,莫知所从,这还得了!古时候的社会,人心是定的,没有邪念、没有邪思,为什么?从小就把因果教育扎上,深信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有人问,这个人是好人,都做的善事,为什么他那么贫穷、那么样的苦?古大德告诉我们,他过去生中造的罪业深重,这一生虽然认真努力修善,他的罪报没有消除干净,他还有余罪,他在那里受苦。恶报报尽了,他这一生所修的善,福报就现前。你要不相信,等著瞧,晚年福报会现前,来生的福报更大。佛法里面跟我们讲得清楚,「欲知前世因」,我过去生中造的是什么样的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就是;过去造的善因,这一生享福,过去造的恶业,这一生就受罪,很明显。又说「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想我来生果报怎么样,我这一生所造作的就是;这一生造的善,来生享福,这一生造的恶,来生就受罪,这个道理丝毫不爽。如果我们真正明了、深信,我们这一生会不会造恶业?不会造。为什么?这一生造了,来生受苦,这一生很短暂,来生很长远,我们一定会为来生著想,绝不造贪瞋痴慢。不应该得的钱财决定不能贪得,你命里没有的你得到了,不是生病就是灾难,它就跟著来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钱财,他没有受到什么灾难,也没有病苦,那是什么?他命里该有的,命里不该有的话,灾难决定跟著来。命里有,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亏了德行,虽然得到,怎么样?打折扣。譬如命里有一个亿,现在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到三、四千万,自己觉得不得了,其实你要不用这种非法的手段,你命里得来是一个亿,现在只得到三、四千万,打了对折都不止,你说冤不冤枉!如果你是善心善行,自己真的有德行,像古圣先贤一样,虽然有大福报,自己生活还是很节俭,一点不浪费、不奢侈。拿自己的福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让大家共同来享,你的福报就往上升,命里本来一个亿,可能到十个亿、到一百个亿。这得深信因果的人他才懂得,不为自己,为众生。

  佛告诉我们,大乘教里面佛常讲,帮助众生第一德是什么?是帮助众生觉悟。释迦牟尼佛一生不就干这个事情吗?释迦佛一生,跟诸位说,三种布施他修圆满了。第一个财布施,释迦牟尼佛每天出去托钵,全部财产三衣一钵,他用什么做财布施?诸位不知道,财有内财、有外财,我们一般人讲财都是讲外财,释迦牟尼佛是用内财。内财是什么?身体、智慧。每天讲经教学教大家,要不要用身体,要不要体力?要,这是布施。释迦牟尼佛没有做买卖,没有收学费,收学费就是有买卖的,有商业行为,释迦牟尼佛没有。接受大众的供养就是一钵饭而已,衣服破了,接受一件衣服,生病接受医药,四事供养,除这个之外一概不接受。内财布施,内财布施比外财的果报殊胜多了,所以他有财布施。天天帮助人,帮助人破迷开悟,这是法布施。对方果然明白了、觉悟了,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无畏布施。三种布施天天在修,圆满的在修学,做出这个好样子来给我们看,所以佛的福慧圆满。什么叫修福,什么叫修慧,我们就完全从他老人家身上看清楚、看明白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