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这三首偈刚才诸位看过了,我们也不要细讲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三首偈实在讲把能大师这五句都融摄在其中。最后的两句话说“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这就是能生万法。万法是一不是二,怎么说是一?一是自性,多是万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要真正明了之后,你处事待人接物态度就不一样,为什么?你成佛了。你爱自己,你爱别人跟爱自己一样,决定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你没有觉悟。你爱树木花草跟爱你自己一样,你爱山河大地也跟爱自己一样,为什么?它确实是自己,是自性,这叫自爱。什么人懂得自爱?只有见性的人懂得自爱,见性是什么?见性是佛。没有见性的人,说老实话,不自爱,很可怜!他不自爱他怎么会爱人?他怎么会爱树木花草?他怎么会爱山河大地?所以只有不自爱的人,他摧毁自己的身心,他破坏自然生态(今天讲地球生态),任意的糟蹋,任意的破坏,不自爱,不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是自己。这个道理太深了,这叫深密。唯悟方知,不悟不知道,经教里面学不到,学一点皮毛。 我们讲悟有两大类,第一大类叫解悟,第二类叫证悟,放下是证悟。你学了很多经教,你也能说,说得天花乱坠,你自己并没有放下,你是解悟。解悟有没有用处?没用,从前李老师常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这句话就是说你造六道轮回的业,你应该受六道轮回的果报,解悟没用处,一定要证。证是什么?要行,要证,你所学到的东西你要做到,那就管用了。统统做到了,《十善业道经》跟你讲的你全做到了,虽做到,没有开悟,有没有用?有用。有什么用?不堕三恶道,如果开悟的话,那就成佛了。你能讲、你能读、你能诵,《十善业道经》念得很熟,讲得天花乱坠,你没有做到,你还是搞三途六道,你造作一切不善会感得畜生、饿鬼、地狱,你还是会堕落。 所以做到了,不堕三途,得小利;开悟了,永脱轮回,那就作佛、作祖了,终极的目标是开悟。怎么开悟?放下就开悟。放下执着,你就是阿罗汉;放下分别,你是真的菩萨;放下妄想,本来是佛。我们同修们学佛,很好,常常提醒自己,称呼人都称“菩萨”,别人称他也称“菩萨”,我听到了很佩服。可是这些菩萨没放下,分别执着统统都没放下,在日常生活当中还会发脾气,还会批评人,有分别、有执着。诸位要晓得,有分别、有执着那造业,有菩萨之名,没有菩萨之实,假菩萨不是真菩萨。但是这个意念是个好的念头,你有这种称呼,总是想做个真菩萨,做真菩萨要信解行证,那才叫真菩萨,有信、有解没有行,做不到,那是假菩萨。希望我们常常要提醒,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 佛在大经里面常常讲我们的自性被外面境界染污了,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没有染污,迷失了,迷失不起作用等于染污。诸位要听清楚,等于染污,并不是真正的染污,要给你说真话,本自清净,你从来没有受过染污。所以我们讲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本来具足,现在?现在还是具足。可是你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完全相违背,真诚变成了虚伪,清净真的变成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染污,平等变成了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就不平等了,正觉变成了愚痴,慈悲心、爱心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它造成的现象。但是明白人知道这个现象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是你一念不觉。这句话说得好,太好了,是你一念不觉造成的,如果你一念要觉悟了,就没有了。 所以佛经里说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个相应就是与自性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再给你说个老实话你会很安慰,为什么?你的本来面目也常常现前,但是时间很短,你会有一念相应的时候,常常有,但是第二念就迷了,第二念就堕落成凡夫。第一念相应,跟自性相应,惠能大师讲的这五句完全相应,第二念、第三念这就糟了,第四念、第五念愈迷愈深,造极重的罪业,我们的过失、错误就在这些地方,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们今天讲学佛,学什么?学清净。清净怎么个学法?能大师给我们提了一个最好的方法,“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么?你见到世间过就不清净。换句话说,我的自性清净心决定不能够装别人的过失,把别人的过失放在我自己清净心里头,我那个清净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你有智慧吗?譬如说你家里头有个桶是宝,是七宝做的,七宝做的桶是你家的传家之宝,你到外头捡垃圾装在里头。确实就是这个样子,你没有把真宝装在里头。真宝是什么?无量的智慧德能福报。谁装这些东西?佛菩萨装这个。凡夫不懂,凡夫不识货,把这个东西当作垃圾桶,所有人的过失都装在里头,别人善的不要,善的把它丢掉,专门捡垃圾。垃圾装多了你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变这个境界。所以你要是明白了,我自性本来清净,我应当守住清净心,那你的真如就守自性,就不是不守自性。 第二句跟你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那我们现在贪生怕死,哪里知道没有生死,生死是个幻相,根本不存在。这底下也有一段注解,六祖《金刚经》注解,“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眼根、耳根,“色声是尘”,六根、六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尝暂生”。这几句话佛在《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曾生灭。凡夫即被妄心所覆”,盖覆了,妄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被这个东西把你真性的德能障碍住了。“随六尘转”,你看我们现在六根,眼耳鼻舌身随着外面色声香味触去转,自己做不了主,这叫有生灭,生灭从这来的。 “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见六尘起灭不生,即是菩提。案”,这是案语,菩提就是自性,自性就是菩提。所以烦恼即菩提,烦恼、菩提不二,迷了,菩提就变成烦恼,自性就变成烦恼,觉悟了,烦恼就回归到菩提。我们应该怎么学法?世尊在《楞严经》上讲得很透彻,我们要“用心如镜”。这都是佛说的,阿赖耶识是大圆镜智,圆圆满满,没有一样不照。你看你每天早晨起来要不要照镜子洗脸,晚上睡觉之前洗脸也照镜子,你就想想,我在照镜子的时候镜子有没有分别、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没有起心动念。有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那不就不照了吗?它照,照又不起心不动念。 镜子照的时候,你在这里面去体会,它没有生也没有灭,那我们用心应该就像镜子一样。佛跟法身菩萨用心就跟镜子一样,对于十法界、对于一真法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所以他不造业。不但不造恶业,善业也没有,我们现在给它取个名字叫净业,因为善跟恶都是染业。他确实只作善不作恶,虽作善,他对于那个善没有分别执着,所以叫净业。这真修行!在哪里修行?眼见色在修行,修净业,耳闻声在修净业,鼻闻香在修净业,舌尝味,在吃东西,在修净业,他什么时候不在修行?那我们怎么样?我们六根造业,眼见色分别执着,耳闻声也分别执着,鼻闻香也分别执着,吃东西口尝味也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造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