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记(10)

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

  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随出一门者’,‘出’是指‘出离’,法门无量无边,皆是对治烦恼,如能出一门,即脱离一种烦恼。‘随入一门者’,‘入’是讲‘亲证’,如证得一分即得一分智慧自在。佛说种种不同法门,使各各得智慧,各各得解脱。你提出来这些疑问,乃是给我一个障碍,你对这个法门很喜欢即是有缘,不喜欢即是无缘,我对净土法门很喜欢,我有缘,有缘就得度,各人修各人的,互不相碍,随各人爱好,很快的能得到解脱。

  学佛的目的如果是为求解,一切法门经论均须涉猎,从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以至于佛果,一切皆学都无障碍。如讲修行,目的是在修定开悟,若用前面的方法,即变成障碍,对自己断烦恼、得清净心、开悟证果,毫不相干。学佛与佛学是两回事。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一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阴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嗔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嗔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沦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在经上常看到某菩萨弟子白佛言如何如何。如今善导祖师对我们讲经说法也用‘白’字,可见大师对我们真诚恭敬到了极点。举一譬喻,目的在帮助我们防止外道邪师异解异见之人为难我们。他说有人向西而行,到一空旷之地,遇水火二河,中间有一狭窄白道,常被水火侵扰。此刻又有群盗恶兽在后追逐。心中惶恐,进退两难。只能循此白道前进,正在急行之际,忽闻东岸有人说:仁者决由此道行,定可免难,不必多疑。又闻西岸有人说:你一心正念来到我处,我保护你不会遇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决定循此白道直进,行不多久,群贼又说,你走那条路太危险了,你回来我们不会害你。此人听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而行,不久到达西岸,脱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这是比喻,‘东岸’喻娑婆世界,‘西岸’喻西方世界,‘群贼恶兽’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全是魔障。言无人空迥泽者,喻遇不到善知识,常值恶友。言水火二河者,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恚如火。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喻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一念清净之心,发愿往生。因贪嗔心强故,如同水火二河,善心微弱,喻如狭窄白道。水波常湿道,喻爱心常起,染污善心。火焰常烧道,喻嗔恚能烧功德法财。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喻之如声。言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喻弥陀愿意。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四十八愿,愿愿悲心招唤,使我们对释迦弥陀二尊生坚定信心,顺从两位佛陀的教诲,把贪嗔痴慢一齐放下,无论任何诱惑现前,绝无顾及受其影响,凡是境界现前,就是他想把我留在娑婆世界,阻我出离。俟见到西方世界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无始劫来未能脱离三界,今天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尽虚空遍法界最好的修行场所,何其庆幸。这一大段比喻的说词,细细体会,可以帮助我们专心修持绝无返顾。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