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5)

刘善人讲的,十二岁以前,你的身体受父母影响,十二岁以后,你自己造的业影响你自己。所以他说小孩得病,老人的心行不善,他感染的,所谓「儿女的身,父母的心」,他真有感应。父母的心地善良,儿女健康;父母的心

  刘善人讲的,十二岁以前,你的身体受父母影响,十二岁以后,你自己造的业影响你自己。所以他说小孩得病,老人的心行不善,他感染的,所谓「儿女的身,父母的心」,他真有感应。父母的心地善良,儿女健康;父母的心不善,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往往他得病的病因是在父母。十二岁以后他造的业,他是自己要负责。连这一点我们都能看出来,现在这个身,我们这个念头在主宰。我们的心清净,身就清净;心染污,身就染污。心善,身体就好,心不善它就得病,病不是从外头来的。像现在这个传染病,瘟疫,是有传染,如果心地善良,就等於说你有很强的免疫能力,它传不到你身上来,你有一层保护膜,真诚、清净、慈悲,这是好的保护,不会受传染。如果心思不正,自私自利,贪瞋痴慢,那就很容易感染,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不能够不知道。

  现在我们想找一个好老师,到哪里去找?古人说得很好,学生找个好老师可遇不可求,这个东西要靠感应。善与善相感,我们真的想学道,真的想学好,上天不负苦心人,你会遇到好老师。如果没有这种恳切的愿望,你一生遇不到,纵然遇到,你也不得利益,遇到怎么样?对他怀疑,对他没有足够的信心,你不会成就。我年轻的时候,在台湾,遇到三个好老师。可是这三个好老师不是教我一个人的,他有很多学生。方老师的学生多,章嘉大师就更多,李老师的学生也不少,我在台中住了十年,我估计至少超过五十万跟李老师修净土,这么多学生,有几个成就?有没有一个能超过李老师?不要说超过,跟李老师达到平等境界的有没有?没有,这就是说明一代不如一代,这个麻烦大了。为什么我们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现在明白了,学了这么多年,搞清楚了,我们的基础不如他。好像盖大楼一样,他是个几十层的,我们怎么盖都盖不上去,为什么?地基没打好。地基不好,怎么往上提升都提不上去。他们的基础比我们好,他们真的从小(婴儿时代)父母就把《弟子规》表演给他们看了。他们的根从什么时候扎的?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真正是讲的扎根教育。这种教育的时候,婴儿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他一出生,他眼睛就能看,耳朵就能听,大人在他面前言谈举止,他的印象太深了,所以中国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这有道理。

  现在我们这一代的人扎根的教育是什么?是电视。你们想想看,现在小孩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什么?看电视,在电视里面学,学暴力、学色情、学杀盗淫妄,这是他的根,这还得了!这个要把圣贤伦理道德教给他,那多费劲!所以现在愈来愈困难了。尤其现在的法律学外国,跟著外国人走,问题严重,为什么?父亲不能教儿女,老师不能教学生了。中国古人所谓「严父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现在父母要是处分儿女,打骂他,你侵犯人权。邻居,在外国是这样的,邻居打抱不平,去打电话给警察,让警察来把小孩带走,处罚他的父母,你对你的小孩,虐待他,不人道,你怎么办?不能教了。学校的老师,现在我听说现在的学校学生给老师评分,这老师教得好不好,学生来认定,所以老师想要留在学校得讨好学生、得巴结学生。学生不高兴了,都说你不好,下一学期学校就把你解聘,就不要你了,这怎么办?人生在世,这两个是大根大本,所以佛,你看三福头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完了,这两条没有了,根本的根本断掉、拔掉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你说这多可怕!这怎么办?

  所以亲近善知识,没有孝亲尊师的心,你就得不到东西。我们跟老师还能得一点点,得个老师百分之一,不敢说多,靠什么?靠小时候父母教的孝亲尊师。现在人不懂,没有这种心态,你就学不到东西,尤其现在的学生心浮气躁。从前我们对心浮气躁没重视,说说,现在提到这句话,我们真正看到了,而且看到危机。所以说我们想办班,到哪里去找老师?今天几个好老师,叫凤毛麟角,到哪里去找?每次他们办「幸福人生讲座」,还能找到七、八个老师,不容易!我觉得这是三宝加持。是不是佛菩萨应化的不敢讲,但是在理上说是有可能。这些老师那么热心,不辞辛劳来跟大家讲课,讲得那么样感动人,谈何容易?我们看到很欢喜,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这些老师如果说不退心,认真学习古圣先贤,他们将来的成就不可思议。这也得要大众有求好的心,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所以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真正的好事,我们要怎样培养下一代优秀的老师,儒释道都缺老师。谁来干?劝人不如劝自己,自己真正觉悟,真正回头发心,这个事情没人干,我来干。真干,真能成就,得守住两个条件,这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前最后留下来的遗教,第一个是「以戒为师」,第二个是「以苦为师」,你得具备这两个条件,你就能成就。什么是戒?《弟子规》是戒,《感应篇》是戒,那是戒律的根本。世尊在世,没有《感应篇》,没有《弟子规》,世尊的教学是从小乘开始,在鹿野苑讲《阿含经》十二年。《弟子规》的教义,《感应篇》的教义,在《阿含》里面,《阿含》分量太大,散在《阿含经》里面。《感应篇》跟《弟子规》是在中国古圣先贤教诲里面,把它抄在一起,集合在一起,这个很难得。所以世尊教学,教导后人,要先学小乘后学大乘,不先学小乘就学大乘,佛不承认,非佛弟子。

  佛教传到中国,小乘经典翻译得很完备,我们的《四阿含》跟现在的巴利文经典,南传的,两个一对照,我没做这个工作,这个话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这一对照,巴利文的经典比我们小乘经大概只多五十部的样子,那就很少了。小乘经将近三千部,你看多五十部,这分量很小,可见得翻译得非常完整。当时在中国有两个宗派,成实宗、俱舍宗,都是从这里打基础的。可是唐朝中叶以后,我们中国佛教界就不学小乘,所以这两个宗也没有了。不学怎么办?我们中国人,无论是出家在家,用儒、用道来代替小乘,这个行。所以在最近这一千五百多年,代代都有高僧大德出现,说明用儒道来代替是可以的。我们今天学佛,小乘丢掉了,《弟子规》不肯学,《感应篇》、《阴骘文》不肯学,所以我们学佛就出了问题,因为没有根,怎么向上都提升不了,问题出在这里。能在这上扎根就会有成就,你扎得深你有大成就,你扎得浅有小成就,没有这个根,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可以说在佛法里头结个缘而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