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无量寿经疏》论吉藏的净土思想(戒光)(5)

五、结语 吉藏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净土的种种观点,而这些观点中的许多说法,对于后来学净土的人有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如净土中的佛的寿命是有量的,佛国是化土,众生是分段生死所摄,而净土在三界

五、结语

吉藏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净土的种种观点,而这些观点中的许多说法,对于后来学净土的人有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如净土中的佛的寿命是有量的,佛国是化土,众生是分段生死所摄,而净土在三界内等。这些说法令后来净土宗的学人不得不思考其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对应这种说法等等。

这篇论文,只是诠释一下三论宗的前人是如何看待佛国净土的,对于净土都有哪些观点与看法。从对吉藏《观无量寿经疏》的标点到解读,令我能够有幸记录、学习并思考了三论学人净土的看法。从中也大略的明白几件事实,如在唐朝时期的净土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思想方面也并没有完备。而同时代的祖师对于佛国净土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有人提出异议。而三论宗虽然盛行于当时,而对于净土思想同样有着不同的见地。所以从中观的角度认识净土,有点难。但中观的不二思想,绝对可以成就净土佛国。

(责任校对:行空)

[①]《大正藏》第37册。

[②]《大正藏》第37册。

[③]《大正藏》第37册。

[④]《大正藏》第37册。

[⑤]《卐续藏》第22册。

[⑥]《大正藏》第37册

[⑦]《卐续藏》第22册。

[⑧]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1,《大正藏》第50册,第513页下。

[⑨]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1,《大正藏》第50册,第513页下。

[⑩]《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上。

[11]《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上。

[12]《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下。

[13]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5,《大正藏》第50册,第549页中。

[14]《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上。

[15]《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6]《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7]《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8]《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9]《大正藏》第50册,第515页上。

[20]《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下。

[21] 以上内容的一部分来源于日本元兴寺安远律师著《三论宗章疏》,及现存于《大正藏》与《续藏经》的所收集吉藏论著。

[22]《大正藏》第37册,第233页中。

[23]《大正藏》第16册,第362页中。

[24]《大正藏》第25册,第784页中。

[25]《大正藏》第37册,第234页上。

[26]《大正藏》第37册,第234页上。

[27] 此指《无量寿经》。

[28]《大正藏》第37册,第234页中。

[29]《大正藏》第12册,第357页上。

[30]《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上。

[31]《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上。

[32]《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上。

[33]《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上。

[34]《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上。

[35]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册,第270页上。

[36]《大正藏》第12册,第271页中。

[37]《大乘义章》卷八,《大正藏》第44册,第615页下。

[38] 吉藏《胜鬘宝窟》,《大正藏》第37册,第48页下。

[39]《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中。

[40]《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中。

[41]《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中。

[42] 这种说法,在《大智度论》卷37中也有言:“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世界出于三界。”

[43]《佛说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册,第270页上。

[44]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下。

[45]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下。

[46]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1页下。

[47]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41页下。

[48]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41页下。

[49]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42页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