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无量寿经疏》论吉藏的净土思想(戒光)(4)

然分段与变易不可定判。何者?秽则净,净则秽,分段与变易亦尔。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净秽因缘,二生死因缘不相离。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40] 分段与变易是没有定性的,如同净土与秽

然分段与变易不可定判。何者?秽则净,净则秽,分段与变易亦尔。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净秽因缘,二生死因缘不相离。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40]

分段与变易是没有定性的,如同净土与秽土二者不相离,净土即秽土,秽土即是净土;依此推理,分段与变易不二,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吉藏又以五句分法的方式诠释,如下:

若就报应净秽各论五句,合有十句。何者?一、先秽后净,二、先净后秽,三、先后俱净,四、先后俱秽,五、先后杂会。今就一事示之,余类可解。先秽后净者,如言常在灵鹫山,我净土不毁。岂非先秽,佛现中后即为净乎。且置远事,示以近事。我先不云乎:今此娑婆,弥勒佛变为净土。余即是寻之。此即五句,报应皆具,所以合论为十句。[41]

五句即指先秽后净、先净后秽、先后俱净、先后俱秽、先后杂会。而所谓的先秽后净,举佛言“常在灵鹫山,我净土不毁”,分析这句话,娑婆世界本是秽土,而释迦佛在娑婆示现成佛后,令秽土成净土。而先净后秽,则以娑婆秽土在弥勒成佛时变成净土。由此得知,所谓的净秽是不具决定性的,所以吉藏得出净秽不二的净土观。同样的,所谓众生的生死也是不具有决定性,而变易与分段亦是不二。

3、净土在三界内

净土是在三界内,亦或是在三界外,这个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以前就存在着。有学者认为净土在三界外,并不为三界所摄。理由是以世亲菩萨造《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言:“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42]净土正是具足这三个方面无欲、地居、有色,相对应的非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所以净土在三界外。而另一方的江南论师则以往生的众生还没有断尽三界内的烦恼,用所断烦恼与感果的不同,所以在三界内。

吉藏赞同净土非三界外的说法,但他认为净土在三界内的说法太为笼统。他认为应当以“方便生与实生为论”,可以说有方便三界与实生三界。但如果以断烦恼而言,净土应该在三界内。由是他引《无量寿经》中佛与阿难的对话作论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43]

通过阿难与世尊的对话,吉藏得出行业果报的不可思议,而众生正是以功德善力住于行业地——三界。依此,吉藏认为净土在三界内。

(四)论往生净土的因缘

《无量寿经》中,记载着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时候发四十八大愿,成就了西方极乐净土。那么,往生净土的方法就可以说有四十八种。在《佛说阿弥陀经》有言一七日中念佛至一心不乱可得往生西方净土。有净宗祖师提出以信、愿、行三法具足得生净土。《观无量寿经》以修三种善与修十六观得生净土。如是种种。于此种种说法,吉藏有认同的地方,也有不同意的说法,在其所著《观无量寿佛经疏》中提出三种往生净土的方法。分别如示:一、念佛三昧,二、修三种善。三、修十六观。分析如下。

1、念佛三昧往生净土

念佛,早在吉藏以前,就有二种念佛的方式,一是念佛法身,即如须菩提尊者在石室当中,端坐念诸法的实相,名念佛法身;二是念佛生身,即念如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之所以念佛三昧可以往生净土,吉藏认为念佛三昧可以遍治一切。他举出“治有五种”对治、转治、增治、别治与总治。对治即瞋教慈悲观等,“总治亦名遍治”,遍治即念佛三昧。而引《大智度论》中:“余三昧或治瞋不治贪,或治三毒不治业,或治业不治报。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治三毒,遍治三障”。[44]依据这样的说法,吉藏得出如此结论:

以此三昧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毒三障故。所以作此观三昧,即生彼净土。[45]

不仅如此,吉藏还将念佛三昧作了通、别二种划分。将念佛名称为别念佛三昧;将念佛国土、树木,乃至念佛等,通念净土的依正庄严,名通念佛三昧。并且,他还言:“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而念净土的树、水,同样可以往生。

2、修三福善往生净土

修三福善往生西方净土,这是《观无量寿经》中明文记载的经文。对于这段经文,古今千百年来,佛教祖师有种种的论断。同样,吉藏也有自己的看法。《观无量寿佛经》言: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道;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46]

吉藏认为第一福是世间的凡夫善,第二福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为什么呢?他自己解释说:第一福中虽然言孝养父母,修行十善,而没有受三归五戒,从第二福开始明三归五戒,所以是世间凡夫善,也称旧善。第二福是佛客善,也称佛法小乘善。第三、发菩提心,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所以是大乘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这三种福,摄尽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而这三种善正是生净土的因。他解释说:

三种善生三种净土,上品善生上品净土,中品善生中品净土,下品善生下品净土。自有三种善生一种净土。今此中明三种善生一净土……生西方弥陀净土。[47]

此三种皆是净心。孝养父母心,此心亦净;乃至发菩提心,此心亦净。此三种心皆净,故得土亦净。……若得此心,只此则是西方净土。[48]

吉藏认为修三种福都是以清净心做为基础,所以能够基此而往生西方净土。

3、修十六观往生净土

十六观,主要是观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从观无量寿佛国的树、池到观国中的佛及菩萨。而这十六观的每一观都是往生净土的因,即是说有十六种往生净土的方式。我们知道观佛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而观国土中的树、水为什么也可以往生净土呢?吉藏的说法是:

此是佛依果,佛无漏业所起。此树是佛树,地水佛地水。念佛地水,则是念佛。此之地水柔软微妙,不如此间地水……此之地水,微妙清净,如梦如幻。只依不异正,正不异依。依正不正,正依不依。依正不依正,识依正即识不依正。识假则识中。若尔,岂不灭罪耶?[49]

吉藏以中观不二的思想运用到净土佛国中来。他以依正不二的思想解释净土的树、地、水。他认为净土的地水都是佛无漏业所起。地水是佛的地水,树是佛的树。而佛与地水本自不二,正依无别。所以修十六种观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