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古圣先贤的管理智慧(第二集)(7)

卫塞 节,亲自到 佛教 的道场,去一同庆祝释迦牟尼佛诞生日。这代表着什么?宗教的团结。其实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和谐、团结,尤其是宗教跟种族的团结。而马来西亚的特色,就是多种族、多宗教的社会。现在世界上
卫塞节,亲自到佛教的道场,去一同庆祝释迦牟尼佛诞生日。这代表着什么?宗教的团结。其实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和谐、团结,尤其是宗教跟种族的团结。而马来西亚的特色,就是多种族、多宗教的社会。现在世界上只要有多种族或多宗教,不打仗的地方很少。所以我们要真正从我们这个国家做起,让全世界看到,「哇,他的种族比我多、宗教比我多,人家还很和谐,到底是什么原因?赶紧到马来西亚去挖宝。」
所以纳吉首相那一天就讲到:「要把马来西亚经营成宗教和谐、社会和平的一个示范国。」我比你们清楚就不对了,是吧?所以上下一心,我相信马来西亚落实伦理道德、落实宗教和平,能够给全世界带动。尤其八月三号才刚开完一个宗教和平论坛,前首相马哈迪先生,还有很多宗教代表都与会了,三四百个不同宗教的聚在一起,很美啊、很欢喜啊。
所以我们共同有这个使命,好好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好、带好,就能为这个世界走出一条正确的路、康庄的路了。
那我们目标都确立好了,得从哪里开始做起啊?从这个「格物」,去掉坏习惯。
所以,我曾经也跟企业交流,尤其是一些高级主管,刚好第一次见面,我就跟他们聊到:「今天跟大家交流管理智慧。请教大家,您想『管理』二字的时候,首先想到要管谁?」他们马上说:「当然是管下属,管孩子。」是吧?我们刚刚提到,一件事情成败在心态,假如一个人一提到管理就是管别人,你说他管得好吗?你们怎么沉默了?
所以在《论语》当中,因为孔夫子有智慧,很多的国君一见到孔子一定会问他,「怎么治国、怎么管理」。其中有一个鲁国的大夫叫季康子,他就问孔子,怎么样管理,怎么样从政,问了好几次。其实孔子回答的核心,就是自己先做好。孔子跟他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治的「政」,其实就是先端正自己。这个「子」是对他的尊称,你自己带头做好,谁敢做不好呢?因为你是一国的带头人。
像一个家庭,孩子他的是非善恶判断,从哪里建立起来的父母是家庭的领导者,那个小孩在小时候成长过程当中,比方人家拿东西给他,他首先看哪里?看他爸,看他妈。他妈「」,是吧?对呀,你父母都做正了,孩子潜移默化就建立判断能力了。相同的,领导者,一个新进的同仁员工,他也时时都看着领导,领导怎么做,他就效法去做,上行,下就效了。
而事实上,人最难的就是心态改变。因为这个季康子问了好几个问题,孔子其实都是告诉他,「你要先从自己做起」,他好像还没听懂。他又有一次又问了:孔子啊,怎么样让人民恭敬我,然后对我效忠,然后人民又互相规劝向善,怎么做到这样的情况呢?「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我们看,这一个领导者,他一动念头,就是要往外去求,没有从自己去求。其实人往外求,就不是觉悟的状态了。都是要别人好,都是要别人做,然后自己不做,这行不通的。当然孔子也没有直接跟他讲,「我都跟你讲多少次了,都讲不听。」孔子修养比较好,像我们可能就受不了。讲了那么多次了,孔子从对一个大夫那种耐性,就值得我们佩服了。
孔子又告诉他,「当你面对人民的时候,你非常庄重,他自然就对你庄重」。「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且首先,自己的穿著要非常得体,再加上言语、态度的恭敬,老百姓看到你,自自然然对你肃然起敬。假如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出来外面穿着随便,还穿个拖鞋,穿个短裤。诸位朋友,假如今天我是穿着拖鞋跟短裤上来,请问你看还讲不讲得成?我可不可以说,「你们不要看我的短裤,要看我的内心」?那谁相信你啊。是吧?
我们教小学,有一个老师就讲,给他学生讲:「同学们,我在台上是你们的老师,下课就不是了。」有没有这种逻辑?哪可能啊!有没有爸爸说:「儿子,今天礼拜天,我当爸爸休息一天,今天我不是你爸爸,我要去happy、happy一下。」没有这个逻辑吧?所以你当老师的怎么可以说是「台上是老师,台下不是老师」?那你把教育给搞错了,教育又不是只有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你要把做人演给孩子看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