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悟全法师的教诲当中提到,不能盗常住物,就像《弟子规》讲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不只不能盗常住物,也不能糟蹋常住物。因为我们人与人重在交心,用真诚的心交往,我们在道场里面跟无数的人在交心,很可能我们连见都没有见过他们。因为在这每一罐蕃茄汁的背后,就是有一位菩萨的发心,每一块饼干的背后都是一个菩萨的发心。他们欢欢喜喜来供养大众,我们又要用什么心境去面对这些常住物?我们一定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所以我们用著这些大众的供养,我们时时是提醒自己,这一生一定要有成就。这样对於这些至诚来成就我们、供养我们,没见过的菩萨们,是最好的一个回报。 我们就更不可能喝到一半,再把它放在旁边,接著就忘记了。确实,忘记了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有意要浪费的,但是从这里我们要更观照到,我们忘记了,是因为我们这颗感念的心、感恩的心不够强,才会忘记。假如我们这颗感恩的心很强,我们没有喝完,一定会把它拿回房间,到时候再把它喝完。昨天悟威法师说到的,一切时一切处都是道场,都在勘验我们有没有依教奉行。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常说,修行两字信条「真干」,这个干就是没有自恕,没有宽恕自己,不随顺习气。我们没有做好,马上惭愧,马上反省;绝对没有一句「不过,是因为怎么,所以我才没怎么样」。你看我们下一个念头又是解释,那真的,这个就属於自我宽恕,这也属於自我欺骗。 所以「真干」二字含义深远,真则不夹杂,这个觉悟的心,这个佛号不间断、不夹杂,时时心上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不能提起我们的名闻利养、自私自利。真则不自欺,不欺骗自己的良心,时时能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有没有放下师长说的十六个字。师长说这十六个字很重要,入道的根本,这十六个字不放下,我们这一生要有成就也不容易。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我们都耳熟能详。很可能师父讲第一句的时候,我们马上在电视机前面把后面都给它讲完,我们很会接话,但是重点在我们有没有回光返照我们的心地? 达摩祖师当初传法的时候,他几个弟子,祖师说你们把修学的心得,讲来给我听一听。讲到最后,好几个人都发表了他的感受,慧可大师一句话没有讲,站到达摩祖师面前深深三鞠躬,坐回去了。达摩祖师说慧可大师得到他的精髓。重点在内心的感悟,而不单只是言辞上的表达而已,这十六个字要印在我们的心上时时观照。我们常讲要真干真干,我们有没有时时观照不夹杂、不自欺、不懈怠、不自我宽恕?提到这个不自我宽恕,我就想起卢叔叔曾经告诉我的,「对自己要赶尽杀绝,对他人要厚道三分」。我们看到师父的大自在、大清净,我们非常的羡慕,怎么样契入?就是依教奉行。师长最欢喜的一定是我们得到法喜;师长最欢喜的,绝对不是我们飞了几万里来看看他,他就欢喜了。 我们昨天提到整个文化,以至於正法、佛法的弘传都是建立在孝道跟师道的基础之上,而师道基础是我们知恩报恩,记住祖师大德的教诲。我们昨天提到章嘉大师给我们的教诲,「看得破、放得下」,确实看破很重要,而现在世间很多的事情真的都在帮助我们看破。我们看到了现在很多的大官,他能当到这么大的官,过去生都是佛门中人,不然修不到这么大的福。但是却在这么好的机缘当了大官的机会,却搞名闻利养,却贪污腐败,当下那个不知道会堕落到哪里去!我们看到了这些现象,要了解到修道人假如没有真实的智慧,没有了脱六道轮回,这所有的修行最后变成福报,这个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当大官去了;第三世就堕到三恶道,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来。 所以我们看到弄权的人、看到贪官,不只不能跟他们生气,还要对他们生起的是一种怜悯心,因为他们不懂因果。我们生起瞋恨心,那跟他对立了,我们自己也堕落。他们教给我们看破,看破什么?修行人绝对不能求福报,统统要舍掉,只求智慧,生活中的需要够用就好,绝对不贪著。再来不能求善缘,要求法缘,因为善缘假如没有智慧,善缘之后非常相爱,爱恨一念之间,没有智慧了,爱到深处反为仇。因为没有智慧会贪,所以爱缘之后,很可能对方他的人生他有他的抉择,会跟我们的方向有点不一样。这个时候对方不能配合我们,我们生烦恼,还责怪他,说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就不跟我走。我们看到多少情侣,爱得缠绵悱恻,之后还互相伤害,这样的事情很多。这个我们都要看破,不能贪情缘,不能贪福报。 当我们这些都看明白,人生过得很轻松简单,放下所有的执著,提起觉悟,提起一句佛号。而这一句佛号就含摄了六度总持在其中,这一句佛号也含摄普贤十愿在其中。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礼敬自己,礼敬他人;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称赞如来,称赞弥陀的悲愿,称赞弥陀的风范、行持;当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那也是对大众的广修供养;念这一句弥陀,也是忏悔我们迷失自性太久。我们慢慢从义理去体会的时候,真正就感受到万德洪名,一句佛号里面含摄著万德在其中。 蕅益大师跟我们说到一段很重要的教诲,「真能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大布施」。你看当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什么是最大的布施?财物的布施都还是身外之物,我们能把身心都放下,身心放下以后,时时为大众著想,为大众服务,这是大布施。在念佛当中能放下身心世界,我们在处大众服务当中,也才能放下身心世界。念佛的时候放不下,怎么可能说在处大众的时候放得下?所以,心不能有情执,要放得下,不能有分别。我们在念佛当中,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不分别,这个时候我们面对任何的人来了,我们服务他的时候都是平等的心。 有一次有一群同修他们坐了差不多十个小时的车,赶到我们中心来,因为他们耳闻师父到中心来了。他们一听到消息,马上「包袱款款」,包袱马上拿起来一拎就冲!二、三十人就冲过来了,其实师父没有到。你看他们一冲十个小时到了,我们的工作人员说师长不在,他们不相信,马上安营扎寨,就在我们门口坐下来,那个态势就好像帐棚要把它搭起来。我们都要冷静,当我们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是情执,还是觉悟?是!当我们给师父磕头的时候,是觉悟,还是情执?你看师长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去?在上海下飞机的时候,几千个人在机场,师父走出去,全部跪下去顶礼。其他没有学佛的人看到:这一群人在干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