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九集) 2005/8/10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8-09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老师好! 昨天我们看了「牵手人生」,昨天晚上我们看了「孔子传」,这样将近有三个小时的学习,诸位朋友,你有什么深刻的收获?因为会学的人得一句善言可以终身奉行,利益自己,成就他人,这叫「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世界」,它得到一滴清水可以把它消化吸收,把它转化变成可以利益世界的甘露。「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世界」,但是「泥龙纵泡之水中,也不免丧身之祸」。 在这几天的课程我们一定要重视到一个根本问题,其实态度决定一个人的成就,这些话我们一定都耳熟能详,但这些话到底对我们的人生起了什么作用?态度决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后才来改变态度。那到底我们看的这些影片中的人物,不管是古人或者是今人,他成就的根源态度在哪我们要把它找出来,这叫会学。一个人真正会学习,直截了当学这些圣哲人的存心、用心,这是最快的方法。孟子在他的教诲当中提醒我们,「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根源在他的存心跟一般人不一样,其实他也吃饭,他也扫地,他也工作,跟各行各业感觉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就差在他的心地状态不一样。而福田靠心耕,人的福分就在一个动念之间在消在长。 你看我们平常走路,脑子里还有一堆烦恼,还很急躁,一不小心,尤其下雨天,吓了一跳,脚抬起来,一只蜗牛被你踩死了,这种情况很多。不只会踩死生命,因为你急躁了,有时候又撞东撞西,又撞得这里黑青那里又瘀青,当然这样也不对,因为「身有伤,贻亲忧」,都在损自己的德,因为太急躁。走路的时候,圣哲人、贤人不一样,他脚抬起来,心很清净,他举步常看虫蚁,他念念这一份仁慈之心不只对人,对一切万物,很多用品他也恭敬,这是我在跟老和尚相处的过程特别注意到的一点。桌子有一二滴水用湿了,师长都会很自然的把它擦干,非常爱惜每一样东西,那是时时皆恭敬,不是对人恭敬而已,对一切物品都恭敬。什么是道?恭敬心是道,清净心是道,平等心是道,真诚心是道。一个人对食物对米饭会糟蹋,对人会真诚,你相信吗?所以道在哪?道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这叫会修。 佛家有一句话说「一真一切真」,这「一真一切真」,这个「一」是什么?一是心,一切是万行,心真诚了对一切人事物都真诚,心清净了对一切人事物都清净,心恭敬了对一切万物都恭敬。很多人说不拘小节,那叫给自己台阶下,那叫掩过饰非。不拘小节是对别人不要太严格,要宽以待人,不是犯了错以后不拘小节,错了。要时时观自己的心,在那里说自己不拘小节的时候,其实那个心又是什么心?妄心。要以苛治自己,对自己要严格才能够成就自己的学问,不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这个念头宽恕自己了,马上就退好几步了,走两步又退三步那怎么进步? 我们要教孩子就要教从这个存心教起,这样的孩子跟其他的小孩截然不同,而我们古代本来都是用这样子来教。你看《朱子治家格言》说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学校老师就讲,诸位小朋友,你们同样在吃饭,但是每个人修的福报不一样,学生一听就很惊讶,洗耳恭听。你在吃饭的时候念念都想著感谢爸爸妈妈的付出,辛勤努力,我才有饭吃,感谢农夫辛勤的耕作,他吃这一碗饭的时候充满了感恩心,那他在修福报。假如他在吃的时候嫌东嫌西的,难吃死了,还在那里起贪瞋痴,那他在堕落。我们这样去引导学生,他就了解到原来学问就在他的起心动念,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像这两天都有几位朋友帮我擦黑板,那刚好有一个小孩下课的时候看黑板写了一些字,刚刚老师上课写的,他就主动去帮老师擦黑板。擦完黑板以后,下一节课开始,老师看看黑板,学生主动来帮忙,这就是一个好的什么?机会教育点,不然你「称赞如来」什么时候用?不是小孩要鼓励、要肯定哦,现在是大人都一样。因为做人做事我们都失学太多了,不只没有养成做人做事态度,还长养浮华好面子,都需要人家常常鼓励才行,那我们人情不可拂,还是要随顺人情,该鼓励不要吝啬。但是你可不要执著鼓励哦,你一执著鼓励,没有别人的肯定,你就全身软趴趴,做不起事来。 诸位朋友,有没有感觉到对己对人是门大学问?但是最高指导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再把它延伸那就是太多的理都在诠释这两句话。比方说卢叔叔曾经跟我讲过一句,他说一个人要想成就,对自己要赶尽杀绝,对别人要厚道三分,这句话我一听就记起来了。诸位朋友,我们听到圣贤人、听到善知识的教诲可不是用笔记,用什么?当场把它随文入观放在你的心中,因为你只要放在你的心中,你的行为就接上了,心行本来就是一不是二。为什么行为出不来?因为这一句教诲没有放心上,只有放纸上。诸位朋友,你不要听完这句话以后,以后都不抄笔记了,你看讲课容不容易?你叫他不要落空他就落有,你叫他不要落有他就落空,世间的问题只在过与不及之中。笔记还是要抄,但是在抄当中是用心去领受。我听老和尚的经教没有抄过一本笔记本,没有,当然每个人的学习状态不一样,你不要说蔡老师不抄笔记那我们都不抄笔记了。看每个人,有些人是听特别厉害,耳朵比较利,有些人是眼睛比较利,当然最好是心比较利,比较敏锐,当场去感受老和尚讲这一句、讲这一段的用心在哪,佛陀讲这一句经文的用心在哪,能从心上去学这叫善学。 我到杨淑芬老师家住了七个月。我先把这一句写完,「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最重要的,时时仁慈待人,时时恭谦处世,这是他的心,你学到了他的心,那所有的行为就不用一条一条去学了。有一个孩子很尊重他的老师,刚好他的老师在看VCD,在听课,这个孩子要经过电视机前面,他很自然的弯下他的腰,然后匍匐过去,没有挡到老师的视线。诸位朋友,这一个动作老师有没有教他?那他为什么会?确实没教过他这个动作,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只要他对老师有这分恭敬,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恭敬,不管他那个动作是不是符合礼仪,但是他本质抓到了,纵使他做出来不符合当下的礼仪,旁边的人会不会觉得不好?不会,他会觉得感受到他那一份恭敬。现在常常有很多朋友刚好有机会一起见面,到他的地方坐了一下,他们都常说「蔡老师,这个礼仪我们都不大懂,你就多多包涵」,其实他那一份盛情、那一份恭敬我们感受不感受得到?感受得到,怎么可能会去计较这些繁文缛节。孩子的仁心、敬心真正养成了,他所有的行为都会循著道而去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