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7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七集)  2005/7/22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5-17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提到劳动做家事对於孩子心境、孩子能力的长远影响。第一点,他会勤劳。第二点,习劳才懂得感谢、感恩。再来,他的人际相处会较融洽。他在家里做习惯了,与人相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今天去念大学,到了宿舍与其他同学相处,当看到同学在打扫房间,他一看一定会主动走过去帮忙,给予同学的第一印象就会相当的好,一个勤劳的人一定是处处受人欢迎。

  我们在带班当中会遇到同学分组一起把一件工作任务做好,而在分组当中那些被同学遗忘的人大半都是什么样的人?都是比较懒散,好吃懒做。人家说跟他一组那都被他影响了,他又帮不上忙,你看他的人际会不会好?那就不可能。当他人在付出,他在一旁看电视跷著二郎腿,同学对他就颇有怨言,不只帮不上忙,很有可能还会影响别人。用了公物,大家的东西,他随手乱放,下一个要使用的人就找不到,因为他没有做到「置冠服,有定位」,到头来一定会惹来他人的怨言。

  在深圳有一个大学生被学校退学,新闻里面画了一幅漫画,戴了一个学士帽,然后他的母亲拿了一碗饭喂他吃。读到大学了还母亲喂饭,代表生活能力是低能。他为什么被学校退学?因为到很多老师的家里都给人家弄得乱七八糟,跟同学住在一起也是习惯很不好,同学跟老师看到他都很头大,最后学校无奈把他退学。而为什么画他母亲喂他吃饭?因为这个孩子跟母亲是死对头,母亲不喂他吃饭他就不吃。这个习惯从小养成,都不会为人著想,也不会去帮忙、主动付出,人际关系一定搞得一团乱。我们希望孩子往后与人相处能一团和气,有很多的态度、能力我们要先帮他扎好根基。

  而我们与人相处当中,当他人在做事、在服务,比方说他在做馒头我不会做,比方说他在洗碗盘我不会洗,大家都在干活,我都没有能力,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做何感受?反而觉得很难受。「己有能,勿自私」,当人有各方面的能力随时都能付出,内心很踏实,而且走到哪都会受人欢迎。像我从小就没什么才华,所以走到哪都觉得是别人的负担,幸好还有一点能力,不然画画也不行,做家事也不行,啥都不行。让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磨炼,反而让他自己觉得很有自信、很有价值。

  我们刚刚也提到职业无贵贱,这个态度是否已经深植在我们以及深植在学生、小孩的心中,让孩子能体会各行各业的付出,进而尊重每一个人,这个态度很重要,也攸关他一生是否幸福。当人只用金钱衡量他人的价值,他的内心会不会幸福?会不会自在?不会,他会充满傲慢、充满对立。有一个妈妈带著她女儿,女儿才二三岁,刚好在超市的外面,从超市买了点东西走出来遇到一位长辈,这位长辈对著这个孩子说道,你怎么没有去念书?小孩看看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要念书?小孩问为什么要念书。这位长辈说念书以后可以赚很多钱,这样教对不对?不对。这个妈妈很警觉,给这位孩子的长辈使了使眼色,然后接著就跟孩子讲,说孩子,读书要学本事,有了本事就能够服务他人、帮助他人。像刚刚我们去买了馒头,就是因为这个叔叔有做馒头的本事,我们买了馒头可以吃就不用饿肚子,是这个叔叔在帮助我们。但是叔叔帮助我们,我们对他很感谢,那假如把你的玩具熊送给叔叔好不好?玩具熊叔叔没用,我们要表示感谢,所以就把钱给叔叔,叔叔有了钱就可以去买他需要的东西。钱只是一个媒介,那是代表著我们的感谢在里面。所以读书就是学本事,让我们能够服务於需要的人。当孩子有这样的态度认知,他会不会瞧不起一些行业?就不会。这也是做到「慎於始」。假如今天母亲没有适时的引导,孩子的印象里面,读书要干嘛?要赚大钱,那方向、认知就有些偏颇。

  我们讲到做家事第三点,人际关系会好。之前所提的责任心其实也在其中,他多做就有感受这个家里是我的事、这个教室是我的事。一些班级的干部对学校的事务都比较认真的去思考,因为他觉得我有责任要做到。在几十年前有一个小朋友,小学的小朋友,刚好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的负责人告诉他,愿不愿意每一天来看看有哪些书找不到家?因为书本都有编号,看他愿不愿意每一天都让找不到家的书本能回家。小朋友觉得很有意义,他每天都到图书馆负责。负责了一阵子,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必须搬家,搬了家以后,他就必须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念书,他跟图书馆员还有书本辞了行。去了另外一间学校一个礼拜左右,他又转回来了,转回来的原因是在於另外那一个学校的图书馆不需要小朋友让书本找到家,他就没有办法干这件事。他跟他的父亲要求,他说他愿意干这个事,而且他不放心图书馆的书本没回家。假如他是你儿子,你会怎么跟他讲?你会不会骂他一顿?他父亲很会教孩子,看到孩子这么有爱心、这么有责任心,为了让他在原来的学校上课,必须每天多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孩子从中培养责任心、培养做事的能力。几十年之后,这个小朋友成为世界首富,他叫比尔盖兹。不要小看把书本归位,这种系统的思考就在点滴潜移默化。多做就有更多的本事,也培养他负责任的态度。假如很多家长听到变比尔盖兹,那好,要做事。

  接下来,在做事的过程会形成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意志力。「玉不琢,不成器」,要有磨炼才有成长,确实是这样。我从小太好命,你们看得出来吗?在家里没干什么活,到了澳洲净宗学院就轮流要做一些工作,比方二三个礼拜要轮一次洗碗,洗厨房里面的这些工具。一轮到我们,碗什么的那量就很大,我在那时候洗的桶子这么深,幸好我的手臂还够长,下去刷刷刷。在洗这个这么深的锅子的时候,我突然顿悟了,体会到这一生该干多少活都是注定,假如你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会怎么样?也得干,那你是要年轻的时候干,还是要老了再来干?什么时候?年轻的时候,不要老歹命,年轻的时候干。记得那时候每隔几个礼拜,好像不是几个礼拜,好像一个礼拜左右要做一次馒头,每一次做要做八百个到一千个,我也自告奋勇进入做馒头的行列。在那里搓面粉,结果很多师姐从头搓到尾都没有坐下来,害我很不好意思,腰都快断了,都先撤到一旁,看她们没看到先歇一会,太丢脸了。年纪她们比我大一、二十岁,但是体力比她们还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