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4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四集)  2005/7/22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5-14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昨天提到了德行最重要的根本是孝道,既知孝道的重要,那当然要赶快从自己身上去力行,以至於教导学生、教导自己的小孩也要有孝心。百善孝为先,而孝开了,百善皆开。教孝首先应该让孩子了解知恩报恩,我们昨天有谈到这一部分内容。而当我们从自身的人生、自身当下的生活去谈你如何孝敬父母,学生特别爱听。有没有感觉当我们当老师的一聊到老师有哪一件事,他们的眼睛马上怎么样?就亮起来了,感觉特别亲切。我常常都会就自己生活当中的体验跟学生做分享,学生会说:老师,你怎么有这么多朋友?因为我在讲的时候说我有一个朋友,我又有一个朋友。好,从生活当中也把我们的体会、心得讲出来。

  昨天提到教孝必须亲师合作,当家长了解孩子在课堂当中有学到哪一些孝道的教诲,我们进一步叮咛他、肯定他,成全他的孝心。当孩子给你夹菜的时候你要很自在、很欢喜,不要不习惯;当孩子帮你洗脚的时候,你也要沈浸在其中,享受天伦之乐,你可不要「太麻烦了,我自己来」,那他又失去学习的机会。

  有一个妈妈带著她的孩子,四岁,到中心来学习,因为在课堂当中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点,让孩子相观而善,之谓「摩」,叫观摩法,这个教学方法是在《礼记.学记》当中,我们的手册就有《礼记.学记》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里面提到几个重要的教学法,「禁於未发之谓豫」,这个叫预防法,禁於未发,懂得防微杜渐。这个预防法什么时候运用?「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所在。「国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一个国家有真正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才有栋梁之材产生。那教术之端在何处?从闾巷始,就从一般乡间的巷子里面的私塾找得到。人才之端,自儿童始,从小教育,从小就循规蹈矩,将来必有大用,这是预防。

  当然,除了小时候要用预防法,当我们新带一个班级,以至於新接触一个学生,只要我们把教学的原则、处事的原则一开始就跟他讲清楚,示范好给他看,他就会循著这个规矩、规范来跟你互动。假如一开始你接一个新班也都没有把规矩讲清楚,等学生都已经行为比较混乱,你再来收拾就怎么样?就很困难。因为当学生一见到你,他的眼睛都会盯著你看,要探索你的底限到哪里。很多很有经验的老师,他在接到一个新班以后,前两个礼拜很少上课,都做什么?都做生活规范教育,把常规建立好,这也是预防。不要让孩子心乱了、行为乱了,再来收拾就很累。「禁於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这个是机会教育。刚好今天发生了这件事,我们马上当下引导孩子,这句话刚好跟《弟子规》哪一句教诲是相应的,我们应该好好来反思,好好来力行。比方学生跟学生之间冲突了,当下我们要引导他这件事情如何能不发生,只要双方做到了《弟子规》哪一句,这一件事就不会冲突了,引导他冷静下来思考。可能会想到哪一句?想到哪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来,还有哪一句?「言语忍,忿自泯」。还有没有?「凡是人,皆须爱」。还有没有?「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从这里,从这个机会点,因为往往危机就是转机。当学生的情况出现,我们反而情绪在那里宣泄,就把这个机会教育点给抹煞掉,给浪费掉。因为学生的犯错也可以流露出他有很多的道理还不明白,很多的能力还没有学到,都不是坏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有一次我的学生忘记带作业本,他的奶奶爬了四层楼来把笔记本、作业本送到他的手上,学生接过以后连声谢谢也没讲就走回去了,当您看到这一幕,对你的教学有没有什么省思?有没有?很大的省思。孩子认为家长、长者替他服务都是理所当然,所以学生的态度错了。再来,家长的态度对不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偏颇了,所以我们发现这些点,同时要教育家长也要教育小孩。我们可以检讨他为什么忘记带作业本来,可以针对这一点去让他改进,而针对家长我们也要沟通,当你事事都帮他做得很好,往后对他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一般人会想那么多吗?你不点,他不清楚。庄子有一句话提到「飓风起於萍末」,飓风就像台风一样很强烈的风灾,但是这么强烈的风也是从可以吹动一个浮萍的小风慢慢怎么样?形成的。相同,一个小的动作对孩子的心性都有长远的影响。

  您的孩子现在是小学一年级的举手,这位家长笑得特别开心,我请教您一个问题,好,假如今天你的孩子第一次没有带作业本,打电话给你,您是儿子还是女儿?你也配合一下,我戏都唱不下去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家长有多老实,老实得利益,老实特别容易成就学问。好,我曾经问过一些父亲,问他的时候他都很直接回答,我马上就送去了。女人的心比较细,在问当中她还会沈思一下。当我们真正把这个本子送到孩子的手上,他会觉得,哎唷,好险没被老师处罚,以后我出事了,太好了,有谁?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有奶奶。当人有靠山的时候,他就很难有很高的警觉性跟责任心,我们帮他做得愈多,他应该学习的就愈少。这一个思考,除了我自己观察到这个现象以外,我又曾经问过卢叔叔一些他教育的体会,所以学问学问,要学著什么?问。

  教孩子的问题要不要跑去问大学生?他又没有经验,当然最好也不要问那个没结婚的,他也没经验。像我也没结婚,但是我有教过书,教书,只要他有那一份爱心那跟父母的态度差不了多少,我们有时候还想想,还感受到我们替孩子设想得比他的父母还多,这个不是我们为人师在自夸的,很多的家长忙到他儿子念几年级都不知道,念几班也不晓得。成龙先生有一次刚好比较闲空了,兴高采烈跑到学校去等他儿子,等了半天都等不到,后来他儿子的老师走出来看到了,说你儿子都上初中了,你还到小学来等。

  我跟家长沟通,现在孩子都泡在网路上,你要多陪陪他,他说老师,我哪有空?我早上出去的时候他还在睡觉,晚上回来都七八点了,我哪有时间陪他?我太忙了,我为了要赚钱。讲这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事实上没有道理,钱可以少赚,孩子不能不教,而且说不定你钱赚得少一点,你的孩子更争气,更懂得勤俭、惜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