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敦伦尽分 老实念佛(4)

觉而不迷,我们从一切迷惑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就是皈依佛,不是皈依外面的佛,外面没有佛。我们从邪知邪见,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回过头来,依自性正,自性的正知正见。譬如我们刚才说的,起心动念想自


  觉而不迷,我们从一切迷惑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就是皈依佛,不是皈依外面的佛,外面没有佛。我们从邪知邪见,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回过头来,依自性正,自性的正知正见。譬如我们刚才说的,起心动念想自己是迷,起心动念想我一家是迷,起心动念想我这一国还是迷,迷有轻重不同而已,统统是迷。如果我们再说,我起心动念想娑婆世界,想三千大千世界,还是迷,迷得更轻一点。我们这个大千世界外面还有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所以佛教给我们起心动念要想尽虚空遍法界,那就是觉了,觉而不迷,你的心量才圆满恢复,而不是恢复一部分。想一个大千世界、两个大千世界,你恢复一小部分,不是全体恢复。这是觉的思想,觉悟的见解,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看得很淡,《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绝不染着。身心世界统统放下,放下就自在了,放下就快乐了。你不肯放下就痛苦,苦难的根源。佛叫我们放下,你为什麽不放下?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什麽都没有,这是佛做一个表率给我们看,佛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要学佛就要学这个样子。心地清净,对於世间五欲六尘丝毫不沾染,这叫皈依僧。

  你们大家遇到我,都来供养我,我把这个钱全部交给基金会,我好事不如无事,让他去做好事。统统交给基金会,让他去做好事,我无事,多快乐!我何必去找这个麻烦?可是我现在有个麻烦,没有法子躲避的,你们如果有智慧,替我想想,能不能帮我解决?人太多了,这个想见我,那个想见我,这是给我带来的麻烦,这个麻烦没有法子解决。不管走到哪个地方,一大堆的人围绕在旁边,这是很头痛的事情。现在中国大陆到处都欢迎我去,不敢去,因为我自己很明白,我很清楚,我到那里去了,如果住上一个星期,外面人知道了,我看至少有十几、二十万人来找我。这是苦,不是好事情。我说我很感谢你们的热诚爱护,我不敢去。

  所以我们学佛要真的学佛,内学着不动心,如如不动,外面绝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这就是真正的禅定,不必去打坐,打坐那个定靠不住,那是假的。真正的禅定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金刚经》上讲「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就是禅定。所以我们要懂得三皈,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净,都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是真正有了皈依处。然後「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两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守法、守规矩。佛的教诫,我们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规章,我们统统遵守。乃至於风俗习惯,入境随俗,与大众和睦相处,真正做到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明了,样样明了,一点不糊涂,看破。放下是绝不沾染,清净自在。我们的生活,「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缘度日,这就得大自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一生当中圆圆满满的成就,我们在佛法里面得到真实的利益。

  所以诸位,传授三皈之後要记住,你是皈依三宝,三宝弟子。初学的同修觉得这个说法太玄了,还是没依靠,总要找个东西靠住才行,不得已我就替你们找一个靠得住的。皈依佛,皈依阿弥陀佛,专门靠阿弥陀佛。为什麽不皈依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皈依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皈依阿弥陀佛,我们皈依阿弥陀佛正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皈依法,法就是《无量寿经》,一部经就够了,要不要学第二部经?不需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就得定,你就开慧。经上讲的,受了菩萨戒,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不去听经就犯戒了,怎麽办?你可以去听,你坐在那个地方,法师讲经,你在那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个半钟点一句话也没听见,这叫听而无听,高!你到这个地方做影响众,到这里来充场面,「这法师讲经,这麽多人听,不错」,这个里头有菩萨,一句也没听到,这就不碍事。如果你在那里听,听了生烦恼,听了有妄想,你就可以不必来,不犯戒,为什麽?你没有能力听,你还没有资格听,那是讲菩萨,你不是菩萨,虽受菩萨戒,不是真菩萨,所以你不来听不犯戒。如果你是真菩萨,你不来听就犯戒了。真菩萨是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他对自己本修绝不忘失。假菩萨不来听没有关系,这我跟诸位讲清楚了,你不要害怕。

  形相上的住持三宝也很重要,佛法要靠这个形相维系,这是佛法的一个代表,所以我们看到佛像就如同佛在世一样。我们供养佛像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报恩的意思。他是我们最初的老师,像我们一般中国人供祖先意思一样,这是不忘本,反始报本,是这个意思,追念祖先。第二个意思是见贤思齐。他也是凡夫,修成佛了,我看到他,我要跟他一样,他能成佛,我也要成佛,激发我们修行的意念。所以供养佛像有这两个意思。

  皈依法,这一部经典,就是一门深入,深入经藏。经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藏,《无量寿经》含藏无尽的义理。我们天天去研讨,天天去发掘,天天依教修行。行能帮助你解,解能帮助你行,解行相互的帮助,就能够帮助你深入,能够发掘甚深的义理,这叫深入经藏。深入经藏不是《大藏经》,那你就搞错了,是一部经里头含藏的深义,是这个意思。你这一部经通达了,一切经都通达了,所以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你要是把这句话的意思错会了,以为深入经藏要去研究《大藏经》,你就是研究三百年,你也是一窍不通,为什麽?你思想乱了、杂了,那麽多课程到底哪个对?你就错了。一门深入就对了,一经通一切经通。

  僧宝,出家人。见到僧宝就要想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不管他染不染,不管他如不如法,我们一看到这个样子就要想到自己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要在这个境界里如如不动、不取於相。这叫真正皈依三宝,为三宝的弟子。僧宝,我们举观世音、大势至,大势至菩萨就教我们一门深入,观世音菩萨教我们大慈大悲,我们依教奉行就是大慈大悲。我自己做到了就会影响别人,那就是真正劝导别人来共修。我做不到,怎麽说人家也不相信,必须自己要做到。我叫人不贪财,我自己真的要把财舍掉。我叫人不贪名,我自己确实名也舍掉。叫人不贪权位,我们一定要把权位舍掉,人家才相信。你自己抓住名闻利养,劝人家不要名闻利养,人家怎麽会相信?所以世间有个理,理跟事要相应。

  「三皈」我们有两个录音带,也有一个小册子,诸位回去之後一定要多看多听,真正了解三皈的意义,依教奉行,你是真的皈依。所以以後人家问你,你皈依哪一位?我皈依阿弥陀佛,可不能说皈依净空法师。皈依净空法师,你们将来都会堕阿鼻地狱,你堕阿鼻地狱,我不负责任,我今天这话说清楚了,有录音可以做证明,阎罗王那里打官司,我这里有证据。我把三皈传授给你,给你做一个证明,你们是皈依三宝,落实在形相上,阿弥陀佛是佛宝,《无量寿经》是法宝,观音、势至是僧宝,我们都是三宝弟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