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6年](第五集)

无量寿经,净空法师

无量寿经菁华  (第五集)  1996/9  美国达拉斯  档名:02-32-05

  请掀开讲义第五面,第四十六段看起:

  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

  这一段可以说完全说的是现在社会的现象。这一段里面比较难懂的就是『徙倚』这两个字,现在不常用了,这两个字就是犹疑不决、徘徊旁徨的意思。对於作善,真的会得善报吗?造恶真的会堕三恶道吗?於一切善恶都怀疑,他没有决定的信心,因此无论是作善,他都『懈怠』,「懈怠」懒惰不肯作善。底下都是说『不肯作善』,举出几个例子。父母的教诲,他不能接受。世间没有父母不爱护子女的,父母以他一生的经验、阅历教训底下一代,希望他能够领悟,做为自己『治身修业』的参考,奈何底下一代人总认为老一代是老古董,他们懂得什么,好像没有自己懂得的多,不知道前人经验之可贵,所以往往违背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这是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师长,不知道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所以变成「负恩违义」,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忘恩负义,对於恩德之人不知道报恩。所表现的是『放恣游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现代人所讲的游手好闲。『耽酒嗜美』,喜欢喝酒,这称为酒鬼。这个「美」是讲美食,好吃。『鲁扈抵突,不识人情』,与人相处常常发生意见不合,就冲突了。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礼义,善知识也没有办法教导他,为什么不能教导?他不能接受。这是现代社会的现象,在在处处我们都能够遇到,都能够见到。底下一段讲果报: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这个造作的时候他不知道,不晓得将来有果报。『天地之间』,『五道』就是六道。佛经里面讲六道讲得多,五道也常讲,甚至於《楞严经》上还讲七道,五、六、七意思完全相同,从前所谓开合不同,这个讲法。「五道」就是把阿修罗不算,天、人、地狱、饿鬼、畜生这个五道,阿修罗在哪一道就算是哪一道。如果讲六道是只说天阿修罗,把天上阿修罗分出来算一道,这是我们常讲三善道,天、阿修罗、人,这三善道。如果讲七道,这里面还有仙人,把仙人提出来也算一道。仙有天仙,有地仙,那么如果他在哪一道都归到那一道里面去了,《楞严经》单独把他列为一道,所以《楞严》讲七道。所以诸位以后看到经上五道、六道、七道,意思完全相同。『分明』是清清楚楚,因果清楚,理事清楚。『善恶报应,祸福相承』,作善决定得善果,造恶必定有恶报。「祸福相承」这个里面的意思就深了,中国古代的这些大德对於这些理论与事实也看得非常清楚。祸里面有福,福里面有祸。人在受苦难的时候,他这个善的念头生起来,那就是祸中有福;人在享福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造罪业,福里面就有祸,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所谓是自作自受,谁也没有法子代替,这是事实的真相,我们一定要觉悟。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

  这是佛教给我们,假如我们能在『其中』,这个「其中」就是指我们现前的社会,这个社会非常复杂,恶多善少,所以众生普遍的都受困苦。觉悟的人在这个社会里头『一心制意』,这个「意」就是念头,特别是贪瞋痴慢、爱欲之念,要能克服,克念作圣,这个念都是妄念。你们有同修常常找我提出些问题来问我,这是不是一桩好事情?如果我不理会你,「这个法师架子太大了,我们有疑惑,你看法师理都不理我们」。其实所有一切的疑问都是妄想分别执著,你如果是真用功的人,一个问题都没有。凡是来问问题的都是不用功,都是功夫不得力。有用功的人,他「一心制意」,哪里还有问题?没问题。所以来问问题的人,问题都很多,都很严重。这一定要知道。

  要『端身正念』,「端身」就是不犯律仪,「正念」就是心地清净。『言行相副』,这非常重要。前面曾经说过修行要从不自欺不欺人下手,这就是「言行相副」。『所作至诚』,待人接物用真诚的心,别人作恶,我们独自修善,福与慧都在其中。你看诸佛如来为我们示现的叫「二足尊」,福慧二足尊,跟我们讲了,不但要修慧,修福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讲「福慧双修」而不说「慧福双修」?为什么一定把福放在前面?很有道理。没有福,没有智慧,没有福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很可能没有福报,这才晓得有福的人有慧,福慧双修,所以这个用意都很深,都很广,我们要知道福慧双修。『不为众恶』,这是修善断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这是一个大原则。我们能帮助人,随分随力去帮助人,没有这个缘分应当独自修善。众生固然很苦,很值得怜悯,我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怎能度得了他?真正觉悟了,唯有自己一个人断恶修善往生净土,到了西方世界之后,再倒驾慈航广度众生,这个大愿才能圆满。如果看到人都作恶,这么多人作恶,那我作恶大概也没有关系,这么多人堕地狱,那你就跟著堕地狱,这就错了,迷惑颠倒。底下一段说:

  从小微起。成大困剧。】

  这是讲一个人造业,造作恶业开端都很微细,小恶不知不觉,积小恶就成大恶,大恶所现的苦报往往就受不了。原因:

  皆由贪著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

  哪里晓得享受能有几时?时间非常的短暂,而果报太苦,时间太长,仔细想想真的是得不偿失。你得到的太小了,但是你失掉的太大,没有法子计算的。底下继续为我们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