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六集)(6)

五九、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深警惕的,前面一种人「不能离相,不求佛慧」,这种人是「取相分别,情执深重」;这个四句要好好地记住,如果犯

  五九、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深警惕的,前面一种人「不能离相,不求佛慧」,这种人是「取相分别,情执深重」;这个四句要好好地记住,如果犯了,无论怎么样修行都出不了三界,只能够享三界里面有漏的福报而已。可是他们造的福是真大,我们看看现在世间大富大贵的人,前世都是修行人,都是犯了这四句的毛病,这四句只要有犯一句,就出不了三界。由此可知,我们不能有这种念头,这个念头要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前面讲「改往修来,洒心易行」,就是把这些东西洗刷干净。一定不著相,无论修的大善、小善,做了就算了,不要把它记在心里,心地永远是清净。只要记一桩事情,「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只要记这个,其他都不要记。

  「作大福田」,「作」比「种」还要殊胜,「种」是自己种田。这个地方是作一个大福田,让一切众生来种,可见得这个人修的福就大了,太大太大了,所以他来生感大福报。像哪一类的是作大福田?举最浅显的例子,我们平常自己种福,譬如在佛门里面种福,布施财物,供养三宝,这是福田。如果我们建一个道场,那就是「作大福田」,让许多众生都到这里来种福,这就不一样了;道场愈大,福田就愈大。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孝养父母是福田,如果我们办一个老人院,那就是「作大福田」了。类似这一类的,我们今天所谓的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大福田;诚心诚意的去做,尽心尽力的去做,但里面还有一个「取相分别」,这个念头没有放下。「情执深重」,执著在情感上,处事就不公平了。分别、取相,心就不清净了。心不清净,做事不公平,这样修善,「求出轮回,终不可得」。

  有很多话我都不能说,说了会得罪人,人家看到我就骂我。诸位同修心里要有数,听了之后要开心眼,要明白事实的真相,佛不欺骗我们。正像古大德所说的「好事不如无事」,为什么不如无事?无事不造罪业,「好事」如果像这里说的「取相分别,情执深重」,就要造罪业。

  我早年在台中,曾经有一次劝李老师办养老院。因为我们李老师办了一个育幼院(慈光育幼院),我想到老人很可怜,没有人照顾,再办一个养老院是好事情。那时候「慈光图书馆」刚刚成立没多久,他就告诉我:「办老人院不容易,一个人一个怪脾气,大家在一块儿,若照顾不好,天天吵架,那岂不是在造罪业!不像小孩,小孩一呵就不敢动了,这老人不行,要找什么人真正有慈悲心、忍辱心去照顾,我找不到。」一想,真的是有道理。

  假如再要是外面有捐助的钱财,你要是用得不妥当,或者自己拿去私用,罪过就更重,那就不得了了。不办这个事业,他不堕地狱;办这个事业,里面好多办事的人,来生都要下地狱,非常恐怖!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俗话常讲「善门难开」,这个也是双关语。办慈善事业不是一个容易的事业,像此地讲的「作大福田」,你的福田是不是真实的福田?是不是里面没有流弊?一有流弊,后果就不堪设想。末后一条,

  六十、当孝於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

  『当孝於佛』,我们要以孝亲的心来对佛陀。「孝」要讲顺;孝顺父母,我们要孝顺佛陀。佛给我们说的种种开示、教诲,我们要顺从,要依教奉行,那就叫「孝於佛」。如果不能依教奉行,这就是不孝。

  『常念师恩』,「师」是善知识。佛灭之后,佛法都是这些善知识一代一代传下来,我们才能够听到,才能够接受。没有历代祖师大德的承传,佛法再好,早就在这个世间消失掉了,我们哪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常念佛祖(佛跟祖师大德),就是这两句的意思,念念不忘恩德。恩德要怎么报?下面就是教我们如何报佛恩,如何报师恩,这非常重要。

  『当令是法久住不灭』,这样你才是真的孝佛,真的念师。「是法」就是《无量寿经》,就是念佛往生这个法门;一定要自己真修,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宣扬,劝勉一切大众。对於不信佛的人,对於宗教有排斥心的人,我们用这种从经文摘录个几句的方式,很好!为什么?这些句子他看了可以接受;你拿经文给他,他不能接受。所以我这个节录里面没有四十八愿,为什么?四十八愿的每一愿,对排斥宗教的人,他都不会接受,认为「哪有西方极乐世界」;我这里教的「当孝於佛,常念师恩」,这个话不错,还可以能够听得进去,还能入耳,这就行了。所以对於不求往生的人,我们给他种善根;不能接受全经的人,我们给他一部分;不能接受经典精华的人,我们给他浅显的一部分,这才能够令法久住不灭。

  『当坚持之』。「坚」是坚决保持;坚决保持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信心、愿心坚决保持,我们努力来推行佛教育的工作。

  『无得毁失』,「毁」是毁犯;把这个法门疏忽了,没有专心专意去推行,都包括在「毁失」这两个字当中。如果正法在我们自己手上毁失,我们就对不起诸佛如来,就对不起祖师大德。

  「正法久住」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培育弘法的人才。底下接著有人去做,自然就不会毁失;如果后继无人,就必定要断绝。现在有一个好处,就是利用科学的工具,我们除了文字的传播(就是印送经书)之外,还有录音带、录影带的流通,这是比从前进步了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是从真正修行人里面发真实心来学,无论在家、出家。

  出家应当要努力弘经,在家人一样可以发心弘经,功德都是无量的。我过去在台中,李老师办一个经学班,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里面出家的(是以后出家的)只有三个人。我们同学有二十多个人,只有三个出家,两个男众,一个女众,其余的统统都是在家人,现在在台湾各地讲经说法。所以我也希望在家同修能够发心,这是孝佛、念师真正的表现。好!我们的法会就到这个地方圆满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