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五集)(4)

冀三宝之冥加,综诸文而融贯。普愿见闻,同趣乐土云尔。】 前面的文章称为「纶贯」,纶贯的内容是把全经的精义做整体的介绍,它里面包括五重玄义,比五重玄义还丰富。所以纶贯很不容易做,如果对这一部经没有彻底贯

  冀三宝之冥加,综诸文而融贯。普愿见闻,同趣乐土云尔。】

  前面的文章称为「纶贯」,纶贯的内容是把全经的精义做整体的介绍,它里面包括五重玄义,比五重玄义还丰富。所以纶贯很不容易做,如果对这一部经没有彻底贯通是做不出来的。我们照五重玄义那个架构,我们可以来填补,纶贯没有办法,这就是『综诸文而融贯』。

  『普愿见闻,同趣乐土云尔。』「普愿见闻」,这是当时后代,包括我们现在在内,我们见到《科注》,我们也听到《科注》。后面这一句是青莲法师的愿望,我们「同趣乐土」。「乐土」两个字的意思很深,意思也很灵活,跟前面讲的「咸蒙胜地之欢」同一个意思,前后照应。我们乐要往上提升,不能够下坠,你乐生天,你决定得生天上。本经世尊、菩萨劝众生生天的很多,因为这部经是对初学的人讲。到什么时候才叫你超越六道、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到文殊、普贤才把你往最上面提升,宗门所谓「向上一著」。这个地方先拉你一把,绝不堕三恶道,这是佛度化众生第一步,是先把你稳住不堕三恶道,然后再慢慢的把你向上提升,这几个字表这个意思。他叙说注经的因缘就到此地。

  下面就是天台家的五重玄义,这里总共只一行,一行半都不到。我们把下面的文念一念,五重玄义我们就不必照这个文来讲,照这个文来讲就变成讲注解。前面这一段是一定要讲,这是很难得、很希有,是我们学佛,特别是讲经说法不能不知道的。

  「五重玄义」是隋朝智者天台大师解释一切经论的一个规矩,他有特别的方式。在没有讲经之前,先把全经的大意用五个科目来介绍,这称为五重玄义,玄妙的义理。第一个此地在第四行,诸位看到第二个字:

  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

  智者就用这五种方式,介绍全经的义趣。没有讲经之前,先介绍全经大意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对初学人来说,经文很长,讲解需要时日,要很长的时间,他不了解经典的义趣,很难产生兴趣。尤其是大经很长要讲很久,他没有耐心,不愿意来听。先把全经大意介绍,他一听经上有这么多好处,这样殊胜,引起他发心,把这部经听圆满,学习圆满,有这个意思在,这是先讲大意。第二个意思是对老修的人,老修的人不要听经,他听过多少遍了,听这个干什么,专心修他自己的法门,他喜欢听玄义。「玄义」是讲经人的心得报告,可以从这一次讲演当中,知道他对於佛法深入的程度,很值得老修行人做参考;他修持的功夫,他的见解与智慧,都在这一段里面表达了。所以老修喜欢听玄义,不喜欢听讲经,讲经照著经文,你会讲,他也会讲,他是要听你的心得。

  古代讲经的法师,在讲经文之前都有这种说法,可是方式各个人不相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大概有十几种方式,各人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天台用这五个纲目来解释,贤首就多了,贤首用十个纲目,华严这家用「十门开启」,有用简单的,也有用复杂的,古代的法师都不相同。但是到了唐朝中叶以后,其他法师那种方法都被淘汰,没有人采取了,唯独贤首跟天台留下来。这是经过历史的淘汰,证实这两家的方式好,所以被后人采取,无论是注经、讲经都循著这个规矩。尤其是天台家,在晚近比贤首更受欢迎,为什么?贤首太麻烦,天台这五条简单。

  到现代这个时代,再给诸位同修说,五重玄义也不吃香,为什么?现代人看到五条已经是太多、太麻烦了。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当年开班教学,教导我们讲经,告诉我们五重玄义、十门开启,我们自己不能不懂,你不懂你不能算是讲经的人,你要懂得,但是用得上用不上?用不上,现代你讲这五条会把人都讲跑掉了,没人听你的。怎么办?现在讲经最好是讲一个讲经的因缘,说明我们为什么讲这部经,然后就直接讲经题,经题讲完了,就「如是我闻」,直截了当,这是现代人最欢喜。进入到工业时代,大家工作繁忙,分秒必争,哪有时间来听你讲闲话?所以我们要懂得现代人的根机。佛法著重在「契机契理」,你虽然是如法来演绎,但是你不懂得现代人的根性,结果还是失败,所以一定要懂得现代人他的需要。因此古大德的注解,只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决定不能照搬出来,你要把古人注解全盘搬出来,你决定行不通,你讲经决定失败,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原则。

  我们这次演讲,也用五玄做纲领,我们的解释力求简单明了,节省时间,让大家从这些地方,也能够看出这一部经的精义。青莲法师在注解里面有一些特别独到的见解与殊胜的发挥,我们也可以念念听听。有不少地方,在今天还是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细讲。我们现前不需要的,不容易理解的,不适合现在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意识形态,我们就把它省略。正好注解存在,诸位如果你需要想深入,可以依照原著来修学。在玄义里面,法师确实有很高明的见解,我们在古大德玄义里头很少看出来。他是以「不可思议」这一个理念做为依据,世尊演说这个法门的依据,这不可思议,难!

  我们想想,世尊所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作《大不思议经》,《维摩经》一向称为《小不思议经》。青莲法师将《地藏经》也以不思议为水平,这岂不是把这部经与《华严经》、《法华经》、《维摩经》,拉成一条线上吗?他这个看法、说法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不是随便说的。从哪里看出来?我们从「集会品」里面看到,「忉利天宫集会品」,参与法会的这些人,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与诸大菩萨,跟《大方广佛华严经》真的是无二无别。《华严经》称为「一乘了义」,这部经又何尝不是一乘了义?所以他的观点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因此他的名题是以「不思议人法为名」,五重玄义里面说的。在辨体以「不思议性识为体」,论用的方面以「不思议行愿为宗」。这个讲法,确实我们很少看到、听到,细细思惟观察,有道理!也让我们体会到法师不是普通人,一般普通人看不到这么深,看不到这么广,说他是佛菩萨再来绝不为过。天台大师这五个项目之由来,它有层次,此地也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把这段文念一念,第二面第四行从当中念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