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科注菁华(第二集)(3)

这一行文字在此地只占一行,这一行讲的是佛道的根源,也可以说佛法的根源。底下这一段,给我们说法界的缘起,这就是说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今天许许多多人都在探索宇宙怎么发生的?生命从哪里开始的?世界产

  这一行文字在此地只占一行,这一行讲的是佛道的根源,也可以说佛法的根源。底下这一段,给我们说法界的缘起,这就是说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今天许许多多人都在探索宇宙怎么发生的?生命从哪里开始的?世界产生许多哲学学说,有人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你们相信不相信?你相信,我不相信。我为什么不相信?现在还有这么多猿猴,为什么一部分猿猴变成人,一部分不变成人,哪有这种道理!要是人是猿猴变成的,现在不应该再有猿猴了,为什么?都变成人了。哪有这个变,那个不变,哪有这种道理!细细去想想,不能自圆其说。猿猴倒是有一种方法可以变成人,就是修行,狐狸修行会变成人,猿猴修行也能变成人,他要没有修炼的功夫,他没有办法变成人。狐狸修行变成人是真的,我见过,所以我相信。

  五十年前抗战期间,我住在湖南衡山。那一家是两层楼房,是一个财主,他的楼上就住著狐狸。一家与狐狸,住了十几年也相安无事。那个楼上从来没有人敢上去,狐狸也常常下来散步,很多人看见。听说狐狸要修五百年才变成人形,大概他还不到五百年。我们看见是一个人形,是男的,穿的是蓝布长褂,面目看不清楚,有很多人看见,没有一个人看清楚他的面目。面目模模糊糊的,所以大概五百年还不到,他已经修成人样出来晃晃,这是真有不是假的。这个事情,还是佛法讲得有道理,讲法界缘起,这就引《华严经》说: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蕴,一切世间中,无不由心造。】

  《华严经》这一首偈,这四句非常有名。古来许多祖师大德讲到法界缘起都引用《华严经》这四句话。能造的是心,所造的是种种五蕴,种种五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离不开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离不开物质。而佛经里面讲的色,实在说就是现在科学家讲的基本粒子,构成一切物质现象的基本物质,佛家称为色。佛说这个色法,就是基本的物质,有四种现象,它用地、水、火、风四个字来做代表,它有这四个现象。

  「地」是什么?它是物质,虽然很小,现在用高倍的显微镜能够看得出来,能够发现,看到它存在。在佛法里面天眼可以看到,佛眼看得更透彻,佛在经告诉我们,阿罗汉的天眼,这不是天人的天眼,天人的天眼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到微尘,可见得微尘很小,也许就像我们现在所发现的原子,阿罗汉能够看到,我们凡夫看不到。可是比微尘更小的,色聚之微、极微之微,阿罗汉看不到,佛看得到,这是色法里面最小的。它也有四个现象,这四个现象是地大,它是物质,你能够看见;火大,它有温度,这个基本的物质它有温度;水大,它有湿度,(现在人讲带电,火大是带阳电,水大是带阴电);风大,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风是代表动。所以它这四个基本的现象,跟现代物理学家观察到的,现在所谓的量子力学没有两样。

  佛比他观察得更详细、更清楚,佛不需要利用仪器,他一双眼睛就看得很清楚。他看一切物象,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基本物质组合而已,所以叫缘生。一个现象之生,是组合成功它就生了,因缘散了,它就灭了。好比我们这个房子,这个房子是许多缘组合的,有水泥、有钢筋、有砖头、有瓦片,再加上人工把它排列起来,这栋房子就建起来了。如果把它拆下来,它还是那一堆东西,房子没有了。试问房子有没有生灭?不生不灭。为什么?组合起来,这些材料没有生,拆下来,这些材料没有灭。房子是个幻相,拆了堆在那里一堆,你为什么不叫它房子?架起来、排起来你叫它房子。诸位细细去想这个道理,万事万物都是这些基本物质的组合而已,组合不一样,所以看到形形色色森罗万象。

  这是说物质的一部分,除了物质一部分之外,还有精神这一部分。精神这一部分,佛讲的是受、想、行、识。「受」是什么?你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这四种都是属於心法。你有思「想」,这个思想叫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识」就是分别执著。「行」是相续的相,念念不断,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念念不住,这叫行。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分析总离不开这五样东西,这叫五蕴。五蕴从哪里来的?五蕴是制造出来的,是心里变现出来的。心能现,五蕴是所现,所以比喻『心如工画师』,「工画师」用现代话讲就是画家。『造种种五蕴』,他会画画,那个画是他心里想像变现来的。这把我们的心比喻成一个画家,把世出世间一切法比喻作画,这个画是画家画出来的,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离开自心决定没有一法可得。

  这个心太重要了,心在哪里?《楞严经》一开端,释迦牟尼佛就问阿难尊者,问他心在哪里?阿难比我们聪明,说了七个地方,释迦牟尼佛都给它否定了。我们说不出七个地方,我问你:「你心在哪里?」心在这里,错了!这个心怎么能造万法?给诸位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心,是自己的真心。心的功能无比的殊胜,见闻觉知都是心的起用。我们在夜晚看到天空的星星,有许多星星距离我们几十个光年,我们睁开眼睛就看到它了,如果我们的心达不到那个星球、那个光,你怎么会看见?所以佛经告诉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诸佛如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也都是这样。决定不是说,他成佛了,他的心量就那么大,我们是凡夫,心量就没那么大,错了!凡夫心量还是那么大,是自己把它变小了,其实好像是变小,还是那么大。

  这怎么说法?佛在《楞严经》有个比喻,佛把我们的真心比作大海,海很大;把我们的妄心,分别执著的心比喻作大海的一个水泡。於是你就认定水泡是自己的真心,你错认了!不知道大海才是真心。哪一天水泡破了,豁然大悟,原来我们的心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在迷也没有两样,决定不会说,迷了你的心就小了,悟了心就大了,没这个道理。迷悟不二,迷的时候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悟的时候还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过是悟了得到受用,迷了就很苦恼,不得其用,差别在这个地方。

  所以佛法的缘起,以心为道。佛法的修学,目的就是明心见性。为什么要明心?现在我们对自己的心不明白,因为不明才要明,因为不见才要见。明心就见性了,见性就明心了,它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可是这四个字,它有两个意思,这里面说了一个心,说了一个性。这个心是什么?心是妄想、分别、执著;性是什么?性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对於妄想、分别、执著这桩事情彻底明白了,明白之后原来就是真如本性,这叫见性,见性就成佛。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是为这桩事情,这叫佛道。我们今天采取的方式,是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目的是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一念自性。我们念佛果然念到一心不乱,就是一念自性现前,就成佛了,这个方法妙!在一切方法里面第一殊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用念佛的方法成佛,比哪一个法门都快速、都稳当,所以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