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科注菁华(第一集)

地藏经,净空法师

地藏经科注菁华  (第一集)  1998/10/25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4-13-01

  请掀开经本第九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

  往年,我们每逢新道场建立,第一部经一定是讲《地藏经》。说明我们有地,有了道场,道场的设施是硬体,硬体一定要配合软体;软体是什么?必须要开发心地宝藏,与这个道场才能够相应,所以一定要讲这部经。换句话说,佛法的修学,从这个地方开始,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心理建设,由此可知,这部经的重要性。今年,九华山仁德老法师请我上山讲经,由於差别的因缘,我不能够到菩萨宝刹参拜,但在新加坡我们利用电视录像,将这部经讲了一遍。现在已经讲到流通分,后面大概还有几次就可以讲圆满。这一次因为赶时间,不能够细说,我曾经发愿,这部经讲圆满之后,我重新再讲一遍,保留一套录像带,以提供各个地区新建道场的需要。这是利用现代科学的设备,我们确实方便了不少。

  我们这个道场也算是新建立,当然也应当从这一部经讲起,既然有九华山的这一套录像,希望在平常能够利用闭录电视播放一次,也算是在这个道场将这一部经讲圆满了。这一次到此地来,悟行师要求我也讲这部经,我说好。这一次选择是青莲法师的《科注》,节录注解里面的精华给诸位做精要的报告,也算是《地藏经》讲演的补充。因为这些,我讲经的时候没有讲到,所以今天我们特别提出「纶贯」。纶贯跟玄义是相同的,在《内典讲座之研究》里面,都曾经做过简单的报告。

  青莲法师是清初康熙年间的人,他的注解注得非常好。《地藏经》的注解很少,尤其是能够注得这么透彻,旁徵博引,很能帮助我们得到启发,它是一部很好的注解。过去我曾经依照这个注解讲过几遍,在台湾也多次的翻印,非常可惜,就是翻印的遍数太多了,所以现在印出来的书字迹很模糊,感到很遗憾。今年七月间,是香港回归周年,我去参加庆典,在香港讲了六天,我就想到这个本子。台湾翻印的本子,是依据早年旭朗法师在香港印的本子,我们今天以他这个为原本。他印这部经距离现在接近三十年,印的数量不多,所以这个本子现在很难找得到。我曾到九龙「中华佛教图书馆」看畅怀法师,问他有没有这个本子?他摇头说:「恐怕没有了。」正在摇头的时候,我看到很高的地方有这本书,我说:「拿下来看看是不是?」拿下来看果然是这个本子,还有一本。我说:「我要带回台湾翻印。」他就送给我了。过了几天,觉光法师打电话找我,我也正好想去看他,他住在粉岭。他带我参观他的道场,看到他道场放著有这本书,这个本子比图书馆的本子新,很完整没有损坏。我跟觉光法师说:「这本书我要带走,我要翻印。」所以,我就带了两本回来。

  回到台湾之后,我们重新印了两万册,一万册是我印的,一万册是纪念韩馆长往生两周年。非常得难得!台湾的同修,找到了《地藏经》前面这个图像原版,印得非常庄严。图像下面的题字是弘一法师写的,字迹跟印章都非常清晰,这是希有的因缘,也是地藏菩萨的加持。我们这个本子印出来,比香港带回的原本还要美观,所以我就送了十本给畅怀法师,也送了十本给觉光法师。我说:「你们把书送给我会有报酬的,你送我一本,我送你十本,而且我的本子比你给我的本子要华美多了。」无论在印刷、纸张和装订,图像就更不必说了;他的图像是黑白的,我们图像是彩色的,原版的。这两万册,送了一万册给九华山供养地藏菩萨;另外一万册在海外流通,此地也有一部分。这是说明这个本子的缘起,有这样殊胜的因缘。

  纶贯开头总共有五段叙说,这五段意思很深,是佛法的根本,我们应当要明了。如果了解这个根本,许多枝叶的问题自然都解决了,它能够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特别是净土宗。我们看第一行:

  原夫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无相无名,绝思绝议。作群生之依止,为万法之根源。究竟号中道正空,褒美称第一义谛。诸佛悟之,则三身圆显。众生迷此,则六道循环,虽迷悟之有殊,而心性之无别。】

  这一段说的是法界总体,也就是现代哲学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东西方的哲学对於本体都还在摸索,虽然讲得很多,没有一个人说的能够令大家心服口服,一直到佛法,才把这个问题交代清楚了,非常希有难得。所谓「本体」,这两个字简单的解释,本是根本、是原本,体是理体;也就是说宇宙从哪里来的,那个根源就叫本体。虚空从哪里来的?现在我们知道,虚空当中无数的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这东西从哪里来的?星球里面还有生物,像我们地球上有动物、植物、矿物,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也可以问生命从哪里来的,什么原因而有的?这些都是属於本体。说明万事万物,包括生命的起源,这段话不长,只两行文字就已经说得清楚明白了。

  「本体」是什么?自性,自己的本性。自有自然的意思,换句话说,它不是造作的,它不是生灭法,本来就有,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自性」是什么?一念。一念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念,这两个字意思很深,一则不是二,你要是落在二念,麻烦就大了。二念是什么?二念就迷了自性。一念,你就悟了自性,悟了自性就是诸佛如来,我们就称你佛,称你如来。你一念,你就是如来,你就是佛;如果你是二念,你就是众生,你就是凡夫。所以要晓得,佛法讲的自性,讲的真如,一念是真的,一念是本性。这个讲法大家很难懂,一念就是无念,佛法讲无念,特别是禅宗,如果你真的是无念,你又错了。无念,木头无念、石头无念,那它都成佛了吗?所以这个意思,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念是无二念,换句话说,无念的意思就是一念,不是说那一念也没有,无念才是真正的一念。

  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是本性,一念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意思还是不好懂,我们要从比喻上来说。譬如我们弹琴,中国的古琴、筝,诸位见过也听过。它是一条弦,在没有弹它的时候,这个时候叫一念,你轻轻的拨动一下就是二念了。为什么?这一根弦就不是平的,它起了波浪,你轻轻弹一下,波浪就小,重重弹一下,波浪就大。现在科学家讲波动的现象,宇宙万法形形色色从哪里来的?波动而来的。上一代的科学家以为一切物体,构成万物基本的物质是分子、原子、电子、粒子,是这些东西构成的;近代的科学家了不起,又更进一步发现这些东西都没有。爱因斯坦讲宇宙万法是什么?波动的现象。它也叫做「场」,除了场之外,没有一样东西,这是他发现的。他发现是个波动的现象,但波从哪来的,他就没有找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