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人生幸福讲座(改造命运.心想事成)(5)

所以,世尊是属於顿悟,这是我们一般人学不到的。但是中国孔老夫子,他示现的是渐悟,这是我们可以学的。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他叙述他自己,「十五有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

  所以,世尊是属於顿悟,这是我们一般人学不到的。但是中国孔老夫子,他示现的是渐悟,这是我们可以学的。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他叙述他自己,「十五有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他是渐渐往上提升,这个我们能学得到。释迦牟尼佛我们学不到的,那等於说真正是天才。孔老夫子他是慢慢成就的。他在《论语》第一章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很重要,非常重要。只有学,学才会开智慧。时习,习是要落实,把你所学的东西完全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见解,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你才真正能得到受用,真正能得到利益,学的好处我们真得到!所以,圣贤出现在世间都是以教学的身分。你看每一个宗教的圣人,他都从事於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学一定要有用处,否则的话,所学非所用就错了,我们学来干什么!宗教是教育,学宗教的教育,好处是什么?这是经典上常常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学了,我们的苦是不是真离开了,是不是真的得乐,你得的是什么乐?如果没有能够离苦得乐,没有破迷开悟,那我们要反省。圣人所说的话不假,大概是我们自己学习的方法错误,如果不是理论、方法发生错误,肯定能得到效果。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求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一定要现前,我求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一定能得到。如果求不得,求而得不到,从前我的老师教我,他说你求而求不到的时候,是你有障碍,业障!业障消除,你所求的就能现前。

  业障怎么消除法?《普贤行愿品》里面讲「忏悔业障」。怎么个忏悔法?不是在佛菩萨面前磕头,求佛菩萨赦免我们的罪恶,不是这个求法,这个求法不灵。怎么求法?改过自新,就灵了。你首先要反省、要检点自己的过失,能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感应就现前了。我的老师不迷信,教我的,我们想想很有道理!决不是迷信求佛菩萨保佑,求菩萨赦罪,不是这个意思。我的老师是章嘉呼图克图,是藏密里面一位大师,他教导我的。我这五十多年来听从他的教诲,真的是有求必应,感应不可思议。

  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要特别讲一点,就是我们学佛现前要得到受用。同修当中有很多确实有慈悲心,知道佛法很好,也很热心的希望把佛法介绍给别人。这个思想是非常难得的,是个善心善念。但是要知道佛门里头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你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人家愿不愿意接受,是缘分,不要勉强。纵然对於自己家亲眷属、亲戚朋友都不可以勉强。佛从来不勉强任何一个人,这是我们要学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化过缘,没有问人要过一分钱,我们要学!道场怎么成立?道场是自己成立的,这才不操心!自己要化缘、要去募捐建道场,你说多辛苦!释迦牟尼佛不做这个事情,有智慧的人不做这个事情。

  要先成就自己,德行感召,道场大家来成就,这就正确了。所以度人先度自己,自己先求解脱,这比什么都重要。刚才我们说过了,佛在经上常讲的智慧、德能、健康长寿,自己先得到,你得到之后,自自然然人家就要跟你学。无论你示现的是在家或者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真正学佛,你在你这个行业里头是顶尖人物。为什么?高度智慧!你样样都比人做得好,人家当然就会跟你学,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先要把自己修好。佛法称之为「内学」,经典称之为「内典」。大家一定要懂得「内」字,内是向里面求,不向外面求;向外面求,佛教称之为外道。外道不是骂人的事情,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称之为外道。佛不向外求,佛是向内求。我过去两位老师,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都是教导我从内心求,这才真正有感应,有求必应!不要向外。

  我出家是我的老师替我选择的,他教我走这个路子。教我之后,他又告诉我,说你要发心出家,不要去找寺庙,不要去找出家人。我说那出家怎么出法?出家总得拜老师,总得剃头!他就说,万一你去找老师,那个老师不收你,你要不要生烦恼?是会生烦恼。他说,那就对了!不能去找人。那么怎么办?你去找释迦牟尼佛。教我天天去拜佛,求感应。果然有效,时节因缘到了,居然有寺庙出家老和尚来找我,请我去出家,一个月来了九次。我说这个人心很诚,我就跟他出家了。老师讲的话真灵!求佛,佛有感应,你没有感应的时候,就是你有业障。诚心诚意,真正做弘法利生的工作,续佛慧命的工作。时节因缘成熟了,佛菩萨替你安排,你自己不要操一点心,这个自在!

  所以,学佛了解事实真相之后,知道整个宇宙是一家、是一体,比一家还要亲近。因此你会自自然然对於一切众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你会生起真正的爱心;你会尊重别人,你会关怀别人,你会全心全力的照顾别人。这是什么?这是性德。福报随著你的性德现前,你真正关怀别人,需要用钱的时候,佛菩萨送来,不要去找人。我在澳洲住在图文巴山上,有很多人知道,那个山上的小城,是澳洲最保守的基督教徒的大本营。我们佛教到那边去,怎么活得下去?许多人都问我:法师,你们没有信徒、没有供养,你怎么活?我说很简单,我到银行去开个户头,那个号码给大家,全世界就有很多人送钱给我们!我们不要当地一分钱,我还帮助当地人,我过得很快乐。所以说真是靠三宝。这个钱财从哪里来?我后台有老板阿弥陀佛,这最靠得住的!

  佛学的受用要从家庭做起,头一个,家庭夫妇要和睦。我们今天看到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离婚率很高,那很可怕的!社会的组织,家庭是最小的单位,离婚率高,就是这个社会组织破坏了,这个地区绝对不会安定,不会和平。所以,我们学佛要给社会大众最好的榜样。家庭怎么样能和合?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四摄法,四摄法就是教我们这些事情。四摄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公共关系法,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法。教给我们四个原则,第一条,布施。四摄法的布施,跟普通六波罗蜜讲的布施意思不一样,不是一个讲法。四摄法里的布施,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多请客、多送礼。你懂吗?你们夫妻出门的时候,先生出门,回来带点礼物送给太太,太太出门,也会带点礼物送给先生,多关怀、多送礼、多请客,这就是百年好合,不会吵架了!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助合作,从家庭做起。家庭扩展到团体,你的公司行号,再扩展到社会,逐渐向外发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