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第十二集)(5)

从前我的老师告诉我,方东美先生跟我讲过很多次,印象很深刻,佛教要想再复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唐宋时代的丛林制度是什么?佛教大学,恢复教育。丛林是学校,丛林的主席叫方丈,是校长;首座 和尚 ,是现在学


  从前我的老师告诉我,方东美先生跟我讲过很多次,印象很深刻,佛教要想再复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唐宋时代的丛林制度是什么?佛教大学,恢复教育。丛林是学校,丛林的主席叫方丈,是校长;首座和尚,是现在学校的教务长;维那师是训导长;当家师叫监院,总务长。你们想想看,跟现在学校这个分工完全相同,下面的执事,看这个丛林规模大小,愈大分工就愈细,所以它是教育,它是教学。没有这些经忏佛事这一类,「佛事」这两个字就是教学,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教育,如果从这两个字原本意思上来看,没错,佛是智慧、是觉悟,事就是我们的工作,这是属於智慧的工作、觉悟的工作,这上课,上课是觉悟的工作,这两个字的意思没错。现在讲到佛事都是什么?都是讲经忏,为死人服务不是为活人服务。佛家慈悲,有没有为死人服务?有。地藏菩萨在地狱就教化众生,他在那里做工作,他为那一道的众生服务。你们看放焰口,那个焰口台对面扎了一个纸人,鬼王,叫焦面大士,那个鬼王在鬼道里面教学,教鬼道。那个鬼王是谁?观世音菩萨,焦面大士是观世音菩萨。在鬼道现鬼王身,在人道现人身,在天道现天身,他不是一个身,他有无量身。他本来的身是什么?本来没有身,没有身能现一切身。要是本来有一个身,他就不能现一切身,我们现在不能现一切身,认定这个身是本身,所以就不能现第二个身。如果哪一天我们突破,我们肯定这身不是我,我就能现一切身。所以现在搞颠倒,佛门才衰,大家不知道学佛是怎么回事情?富贵人学佛是有困难,为什么?现在善知识真的是太少。所以有口无心迷恋娑婆世界,造种种不善的业,把当生成佛的机缘错过了。

  末后说『身自当之,无谁代者』,这些事情自作自受,没有人能代替。如果有人能代替,佛菩萨大慈大悲,他要不代替我们,慈悲何在?所以佛在经上讲自作自受,你作恶你肯定堕地狱,可是佛菩萨到地狱里帮你忙,你哪一天觉悟,哪一天忏悔,哪一天回头,你就超越,所以叫回头是岸。佛菩萨帮忙是帮这个,只能把事实真相告诉你,你当前得乐,乐从哪里来的?你当前受苦,苦从哪里来?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你能够把苦因远离,你就离苦;你想得乐,你好好的修乐的因,你就得到。这样教你,满足你现前的欲望,这个不究竟。如果你有智慧,你还想提升,人间的乐,乐里头有苦不究竟,我不愿意享这个福,真的是乐极生悲,人间乐是假的。天上乐比人间真实,天上没有苦受,到什么时候才有苦?寿命终的前七天,开始感到有点苦受,平时不感觉到,永远不衰老,这是天人。天人到什么时候老?寿命终了前七天突然之间老化,他一老化就晓得寿命到了。那个时候他也恐惧,没有办法他还是要堕落。有缘殊胜的,碰到佛菩萨,告诉他念佛,告诉他修善,他的寿命又能延长。这是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透的信息。我们再看下面这一节: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

  这是世尊在这一品经里面,最后劝导我们的话,我们要记住。『若』是假设,『能自於其中』,就是说在我们现前这个复杂、恶劣的五浊恶世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心制意』,「意」是念头,怎样把这个念头克制住,恶的念头不能让它生,这是真正修行,这是真正做功夫。恶念没有就不会有恶行,一定要把恶念控制;换句话说,违背伦理道德的是恶念,违背佛菩萨教诲的肯定是错误念头。每天要亲近圣贤,怎么亲近?读经,读经是亲近佛菩萨,读圣贤书就是亲近圣贤,跟圣贤、跟佛菩萨做朋友。这是《弟子规》里面劝我们,「能亲仁,无限好」,展开经卷就是亲近圣贤。世间东西诱惑太大怎么办?我们可以拒绝,电视诱惑的力量大,我不看它;报章杂志诱惑力量很大,我也不看它。我拒绝这些媒体,大概有五十年,我学佛五十八年,最初还看看,以后就不再看,出家之后就不再看,我学佛七年出家的,不再接受这些染污。有些重要的信息我也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有些同学他们很热心,现在多半从网路上,重要的这些信息下载一点送给我看,这是保护自己。热闹场合里面决定不插足,我们的生活圈子很小,都市是很大,我们住在这里头其实非常陌生。我认识一条路就是住的地方到道场讲经,就这一条路比较熟悉,其他的路都不认识。所以生活愈单纯愈好,为什么?你问我今天怎么样?今天天下太平,没事;如果你要是接触这些媒体,天下太乱。所以我这一生天天过太平盛世,真的是如此。我天天见到的都是同参道友,各个都是善人,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他怎么不快乐!怎么会不自在!由此可知,在这样的社会当中,我们能过太平盛世的生活,能过诸上善人俱会的这个美好的时光,都要自己能够一心制意,你就办到了。

  『端身正念』,端是端正,守法、守礼,决定遵守《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的教诲,把它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端身正念。正念里面,尤其是念念不要离开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连父母亲人都不要了,是像这个样子,但是这是真正孝顺父母,真正对亲人好,为什么?我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我都能看到你,我都能照顾你,我都能帮助你,我都能孝顺你。万一去不了西方极乐世界,人一死了之后各人走各人的路去,再也碰不到,见面也不认识,这真的。现前我们常常聚在一起,缘分很深,如果有人给你做一次深度的催眠,你会发现,现在我们聚会在一处的人,好几世之前我们也在一起。缘是真的不是假的,知道有这么深厚的缘分,缘分一定要善,结善缘、结法缘。这里头要有智慧、要有德行,这个欲念要把它伏住,用智慧把它化解,佛法里面讲「烦恼即菩提」,把烦恼转变成菩提就对了。而且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是无比的殊胜、微妙,就是阿弥陀佛,无论是善念、恶念起来,立刻「阿弥陀佛」,都归到阿弥陀佛去。用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的念头都化开,这就是古人教人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你觉悟得迟,你就随著你这个邪念走了,那就造业。所以第一个念头起来,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这叫真念佛,真管用。《金刚经》上佛说「降伏其心」,我们用一句佛号比什么方法都殊胜。只要这一句佛号念得熟,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这端身正念。

  『言行相副』,这句话很重要,就是决定没有妄语、没有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我们要是听别人来挑拨是非,用什么方法去对待?看对方,对方有善根可以教,要劝导他;对方没有善根,一句话不说,阿弥陀佛,不必去辩驳,辩驳谚语所谓愈描愈黑,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佛陀解决方法是默然,一句话不说,没有任何表示,守住自己的清净心,让外面的是是非非自然化解,这个好,这是真正智慧的方法。这是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不怕吃亏,不怕上当,这是一定要学的。中国古人教人「吃亏是福」,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会不会上当?不会的,表面是上当,实在后面有大福在后头。我们学佛之后了解三世因果,才真正知道世间没有一个吃亏的人,也没有一个上当的人,没有占便宜的,为什么?来世要报,欠命要还命,欠债要还钱,还的时候还要付利息,你哪里吃亏,所以一定晓得因果通三世。我们在这个世间跟人相处心就平,对人、对事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是什么?没有私,没有私就公,没有分别执著就平。不肯吃亏,不肯上当,那个麻烦大了,来生还要讨命,还要讨债,你想想看,你要不轮回,你怎么能讨债还债?他在轮回里面。为了这一点债,为了这一条命,不能出轮回,你说你这个当才上大了,这亏吃大了。欠命不要讨命,欠债不要讨钱,我这一生才能到极乐世界去。你还要老是念著它,那就是念著轮回,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