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忏除业障—顺流十心(第二集)(2)

有没有方法拯救?有,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拯救现前的社会,就能够化解全世界的危机。可是怎么?没人相信。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要有真实的智慧。李老师在 往生 前一天下午,告诉在身边的几个同学说


  有没有方法拯救?有,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拯救现前的社会,就能够化解全世界的危机。可是怎么?没人相信。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要有真实的智慧。李老师在往生前一天下午,告诉在身边的几个同学说,「社会乱了,诸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今天唯一能够自救的,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老师临终最后的遗言,说的是真话,我们在现前一定要把念佛往生净土,当作我们这一生来到这个世间的第一桩大事,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无比的殊胜。唐朝时候善导大师讲过,「万修万人去」,善导大师是什么人?这史书上有记载,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台北市有个善导寺,早年日本人建的,日本人跟善导大师的缘分很深,当年在世的时候,日本派了很多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里面不少人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所以善导寺在日本到处都能看得到。可是在现前我们念佛的人,在家、出家是不是万修万人去?恰恰相反。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常常举台中莲社的例子。他说「我们莲社的念佛人多,莲友几十万人,真正往生的万分之二、三。」一万个莲友当中,真正往生的二、三个人,为什么?这说明现代人学佛,只学了个外表的样子,不是真学。没有真正依教奉行,做假的,做好看。李老师甚至说「消遣佛法」,没地方消遣,到寺院庵堂、莲社道场来消遣,哪里是真学佛?

  真正学佛的秘诀,我在年轻的时候初入佛门,章嘉大师告诉我「看破放下」,这真学。看破是真搞清楚、搞明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入门。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你入小乘之门,证阿罗汉果;放下分别,放下妄想,你才能够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身,你入了大乘之门。几个人在这上下功夫?我们一生都没看到!我感激老师,老师把这个方法教给我,给我选择这个行业,教导我学释迦牟尼佛,我学了五十八年。成果怎么样?我跟大家说老实话,我学到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外表,我走的路,方向、目标是正确的,没走错。精进不够!佛门讲悟处,我有一点,但是悟处有解悟、有证悟,我只有解悟,没有证悟。

  最近的十年,从一九九九年,今年二00九年,我们在国外遇到一些特殊的缘分,知道这世界的危机。没有这个缘,我们不攀缘,老实念佛。有了这个缘,看到众生这么苦,灾难这么多,中国传统文化跟大乘佛学确实可以帮得上忙,帮这个世间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这是桩好事情。我们代表澳洲大学,参与国际由联合国主导的这些和平会议,参加十几次。对我们修行有没有妨碍?不能说没有,确实有妨碍,可是到现在这个事情我可以告个段落。我们最近的三、四年,四年前,二00六年、二00七年、二00八年,我们为了要使外国人士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大乘佛法真正能生起信心,我们做了实验,这个实验做成功,也让他们看见。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告一段落。,现在回过头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要在正务上下功夫;我们如果不再回头,往生就没把握。我劝了许多人念佛往生,我也看到成就,无比的欢喜。临到我自己我还去不了,这能像话吗?所以我现在要彻底放下。帮助社会,帮助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有一些年轻的同学们他们去做,我也非常欢喜,我也很放心。他们的慈悲心,他们的智慧、能力可以做得到,真正发心,我相信三宝加持。

  《华严经》,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是引导我们回归西方极乐世界的一部大经,真的吗?真的。《华严经》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文殊菩萨十波罗蜜,指归净土。这经文上有,所以古大德说,《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是一而三、三而一,大经讲得详细,小经简单扼要便於受持,把它订作课诵本。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华严》?净宗学人的心态,《华严经》讲的什么?全是讲我们自心本性的体、相、德用。所以我劝同修《华严经》要听,会帮助你开悟;功夫,功夫是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六字也好,四字也好,要绵绵密密,不能中断。要万缘放下,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你这一生就决定得生。

  年岁大了才闻到这个佛法,你不要著急,你不要害怕。《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都来得及。甚至於四十八愿里面告诉我们,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决定得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得好,能不能生净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们真信,我们真的发愿,就取得净土的资格。往生净土之后品位高下,就你念佛功夫的浅深决定你品位高下。如果我们把这些事实真相,就是诸法实相了解得愈多,你放下愈多、愈彻底,帮助你提升品位,这是好事。如果我们没有经教的薰陶,虽然念佛念得很勤,无始以来的习气很重,就像此地所说的,里面有无明,无明就是糊涂,外面这些恶友,把恶友当作亲人,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像《地藏经》上讲的,「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起心动念是不是自私自利?一切都想到为自己,不好!这个心是什么?轮回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记住,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是讲「十念必生」,但是第十九愿是讲「发菩提心」,连在一起。《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看「三辈往生」,上中下三辈都有这句话,可见这句话重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自私自利不是菩提心,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菩提心发不出来。应该怎么样?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著想,不要想自己,为正法久住著想就对了。

  佛所传的法门很多,这一点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佛为什么说这么多法门?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佛是随顺众生的根性接引大家,开无量法门。释迦佛离我们三千年,在现前这个时代肯定有一些法门不契机,现在就说没有这种根性。他老人家在《大集经》里面跟我们说,正法时期是戒律成就,像法时期是禅定成就,末法时期是净土成就。这个话用意很深!这话里头明白的显示出众生的善根福德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生活在末法时期,遇到的是社会动乱,这个动乱过去历史上没有的。佛告诉我们净土成就,我们选择这个法门,修学这个法门,这是听话的学生,听谁的话?释迦牟尼佛的话。在现前这个时代,佛告诉我们修净土,为什么?净土容易成就,带业往生。八万四千法门,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一个法门是带业的,这个我们要知道。不带业,这个事情太难!你想想,你那个业能消得掉吗?妄想、分别、执著、贪瞋痴慢,你真能断得了吗?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反省,没有能力断烦恼,那你就选择这个法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