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六事成就-供养、学戒、修悲、勤善、离喧、乐法(5)

下面一条「勤善」,「勤善者,谓因成就进度」,这个进度是精进,我们中国古人讲的日新又新,天天有进步,佛法讲精进,「故勤修众善;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也。」精进波罗蜜要做到圆满的话,一定要修

  下面一条「勤善」,「勤善者,谓因成就进度」,这个进度是精进,我们中国古人讲的日新又新,天天有进步,佛法讲精进,「故勤修众善;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也。」精进波罗蜜要做到圆满的话,一定要修善,要懂得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纵然自己已经证得清净平等觉,证得清净平等觉,那个人叫做佛陀,这个诸位要晓得。佛门里面,佛、菩萨、罗汉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我们现在大学里博士、硕士、学士这三个学位。三个学位怎么拿到的?我们这个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你心清净,见思烦恼断了,第一个学位拿到,阿罗汉,阿罗汉的心清净。再往上去学平等心,平等心拿到就称菩萨。最后一个,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最高的学位叫佛陀。所以这三个学位,每个人修行都应该拿到。先拿第一个,再拿第二个,最后就到第三个,你都拿到了,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修学是用这个方式。上上根人,他一次就拿到了。这个很少,有没有?有。在印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他是一次拿到的,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他是一次拿到的。在中国,大家都晓得,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二十四岁,也是一次拿到的。就是清净平等觉他是一念成就的,真放下。经上告诉我们,放下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你的心就清净;放下对一切法的分别,你平等心得到了;於世出世法不再迷惑,统统都明白了,正觉就拿到,这个正觉是无上正觉,它的全名是无上正等正觉,你拿到了。所以这是步步向上升,提升自己,要拿到最高的境界,你必须精进,你不精进,你就拿不到,精进是努力认真的去断恶修善。自己这么做,也是劝勉社会大众,给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

  第五个「离喧」,「离喧者,谓因成就禅定,故离喧闹;若在聚落斗诤杂乱,则禅定不得圆满。」这是在你学习的过程当中。禅定是佛门修行一个关键,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因为佛法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它是修行真正的枢纽,你不能得定你就不能开悟。你得定,定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得定就证阿罗汉。小乘阿罗汉有八个等级,四果四向,有八个等级,最高的等级称阿罗汉,通常前面七个也可以称阿罗汉,一个阶层一个阶层向上提升,慢慢恢复到清净心。心地清净了,还有个障碍就是分别,分别也是障碍,障碍你开智慧。分别比执著难断,分别断掉了智慧才开,智慧开了之后永远不会退转。定功有的时候会退,有进有退,智慧开了之后就不会退转。智慧不会退转,定功也不会退转,你的戒德(德行)也不会退转,那真的是圆满成就。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好的环境,环境很清净,你容易摄心。在古时候,清净环境的标准是听不到牛叫的声音。农村里面,牛叫的声音最大,他居住的环境,牛叫的声音听不到,以这个做标准。现在找这种清净环境不太容易,为什么?现在噪音太多,车的声音是噪音,飞机的声音是噪音,找一个听不到噪音的地方真不容易。那个环境才好修行。离开这些染污,现在染污最严重的是什么东西?电视、网路、媒体,这些报章杂志全是染污。你没有办法禁止它,可是我们自己有权可以不接受它。所以,这些高科技我们也应用它,所有一切染污不接受。我们学院有电视,我们前面装了个天线,我们中国人叫大锅,很大,你们可以看到。我们只收华藏教学,就收这一个节目,其他都收不到,你打开电视机就收这个节目,不会造成染污。我们许多道场,通常我们的电视都放光碟用的,用光碟来教学,收不到电视节目。这就是离喧这个意思。报章杂志,我们跟它断绝这个缘总有几十年,总有四、五十年了,不看报纸。一些重要的信息,有些同学从网路上下载给我,所以重要的信息我们也知道,还有这些信众们提供的。

  这一条很重要,要真正想成就学问、成就德行,一定要遵从老祖宗的一句话,《三字经》上有,「教之道,贵以专」。我们学院在此地十年了,明年我们举行一个十年的庆典,有什么值得可庆的?十年你们有没有成就?中国《礼记.学记》里面讲,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我们有什么成就?如果明年这个庆典,我们出家人《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没有做到,明年十周年庆典不要做了,为什么?丢人,没成就。如果明年这个时候,你们这四个科目统统做到,算是有成就,值得庆祝。如果做不到的话,不必劳民伤财,不用做这些好看,没有意思。说实在的话,扎这个根,我们在这个山上建立学院的时候就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两年把根扎下来,然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们每个人学一部经,一部经学上个七、八年,你是专家,你在世界上成为一流的学者。不能涉猎很多,涉猎很多你的时间、你的精神全部分散了,这是行行通,行行松,一样都拿不出来,这你错了。所以学东西不能有贪心,不能有名利心杂在里头,不可以好高骛远,老老实实从小部经开始,容易学,按照规矩去学。李老师给我们的《内典讲座之研究》,那是个指导的原则,你遵守那里面的方法去学教,没有一个学不成。在过去,我们住在新加坡,一九九九年,到二00二年我们才正式移民到澳洲。在新加坡三年,我们做了实验,办了短期的培训班,三个月一期。我们不讲三个根,我们只讲研究经教的方法,就教这一门,帮助学生上台讲经,讲得还挺像样。就是用李老师这个方法,三个月专学一样,他们都讲得不错,现在在国内到处讲经。同学们告诉我,在新加坡三个月所学习的,超过过去佛学院的三年,三年他学得太多太杂,这三个月专攻一样,他的精神、他的时间全集中。而且这一样是要他上台讲演,他不认真,他上台他就下不了台。所以我们不需要督促,自己会督促自己,全心全力在一部经上下功夫,每个人都学得很像样。你们诸位在此地住了十年,你拿什么成绩给佛菩萨看?给祖师大德看?给我们同参道友,给我们这些非常好的信众?他们支持我们这个道场,让我们在此地安居乐业,得要有回馈,没有回馈不叫白供养了?你还能对得起人吗?所以希望同学们认真努力这一年,到明年十周年纪念,记住我的话,这个四样东西没有学好,十周年就平平淡淡过去,什么都不要提了。

  最后一条,「乐法」。这个字念「要」,不念「勒」,乐(念「要」)是爱好,乐(念「勒」)是快乐,这个念破音字念「要」。「乐法者,谓因成就智度,故爱乐佛法;若不遍历十方承事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这好学,乐法是好学,好学不倦你才成就智慧。为什么不爱乐佛法?学了这么多年,你没有学到。古大德说过一句话,「世味哪有法味浓」,这是讲味道,世间种种快乐比不上佛法,佛法法味太浓了。孔夫子尝到了,他尝到不是佛法,是中国传统圣贤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圣贤,把所学习到的全部落实到生活上,真快乐!那个快乐不是外面刺激,从内心里流出来的。佛法从内心流出来的快乐,更胜於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之法,这真的不是假的。换句话说,你今天对佛法没有这种爱乐的心情,是你学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尝到法味,像吃东西一样,囫囵吞枣,什么味道不知道。只有这种情况你才对这个爱乐不能生起来,如果真正体会到佛法的味道,你会乐此不疲,真有东西在!你们味道没尝到,为什么没尝到?你没有落实,你没有把所学的东西统统做到,果然真做到,你就尝到法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