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六事成就-供养、学戒、修悲、勤善、离喧、乐法(2)

讲到非常具体的,就是你怎么修福、你怎么积德?佛法修福积德,就是菩萨的六个修行的条目。这个条目怎么个修法?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学一学。佛经上有「六事成就」,六桩事情成就菩萨这六个修学的条目,这是很重要。

  讲到非常具体的,就是你怎么修福、你怎么积德?佛法修福积德,就是菩萨的六个修行的条目。这个条目怎么个修法?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学一学。佛经上有「六事成就」,六桩事情成就菩萨这六个修学的条目,这是很重要。这段文是出在《庄严论》,「论云:菩萨为成就六度故,决定应行六事也。」你要想成就六度,就是菩萨修学的六个科目,你要想把这六个科目学好,你一定要做这六桩事情。第一桩事情「供养」,「供养者,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也」。檀是檀那,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布施,这就是第一条布施波罗蜜。布施,他不说布施,他说供养,布施里头用最真诚的恭敬心去做就叫供养。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广修供养」,所以大乘教里常说,菩萨不修普贤行,决定不能成就圆满的佛道。成就圆满佛道,最重要的要修普贤十愿,十愿第一个是礼敬,第二个是赞叹,这个要学会。人与人之间往来,礼貌很重要,深深的九十度的鞠躬礼,哪一个人都欢喜。谦卑,尊重别人、赞叹别人,你的人缘就好,从这个地方做起,《弟子规》也是教人如是学习。接著底下呢?接著底下是供养。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懂得,从汉朝,佛教是从汉朝传过来的,传来之后中国帝王就接受,不但接受,认真的去推动,就是推动佛陀的教育。要知道它不是宗教,佛教变成宗教应该是在嘉庆以后,因为干隆年间还不是宗教,还是教育。真正变成宗教应该是在慈禧太后,她执政的时候把宫廷里面的教学废除了。她真的是迷信,搞驾乩扶鸾,跟鬼神打交道,这是她的爱好,上行下效,佛教永远不能够再振兴起来了。所以这个历史不长,一定要认识佛教真正的面目,儒释道都是学术。

  礼敬、赞叹,接著底下就是供养,我们中国人讲礼多人不怪。供养,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往来,这就是送礼。所以要晓得,送礼是属於供养,是属於财布施,人与人之间感情从这里建立。我们中国老祖宗这样教我们,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佛也是这样教我们。而且,佛教教学的根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完全相同,根是什么?根是孝养父母。你看「净业三福」,这是讲学佛三个必须修学的课程,三条。佛家的宗派很多,在中国有十个宗,派别就更多,法门,就是方法、门径,八万四千,统统要遵守这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根本的根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根!所以,它到中国来的时候,中国立刻接受,是跟中国站在同一个基础上、同一个理念上,太难得了。接著说「慈心不杀」,大慈大悲,绝不伤害一切众生,「修十善业」。是从这个根上建立的,跟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同。过去七十年代,汤恩比博士说得很好,他赞叹中国人有智慧,心胸开阔,能够接纳不同的文化。佛教从印度传来的,跟中国是不同的文化,可是到中国来,中国那么热烈的欢迎它、学习它,佛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这话讲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多元文化,要团结、要合作、要互相学习。这个事情我们做了十几年,一九九九年开始做的,现在我们这些想法、做法、经验渐渐到成熟的阶段。所以我们的学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学习各个宗教的典籍、经典,认真学习。目的在哪里?丰富我们自己经教的内容,吸取各个宗教经典的精华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孤陋寡闻,每一家都有它的好处,都有它极其精彩的地方,我们尽量吸收,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这是我们开多元文化各个宗教经典学习的理由。

  底下一句话我们要活著看,不能死在句下,「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就这一句。长时容易懂,三宝是什么?三宝是佛、是法、是僧,如果你要是不晓得,你就会说这是迷信。三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佛是觉悟,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佛是觉,法是平等,僧是清净,觉正净。我们懂得长时供养觉正净,对觉悟的人我们要供养他,用什么供养?依教修行供养,不是以财物,不是以金钱。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把榜样做给我们看了。他一生教学,三十岁修学成就,我们中国人讲三十而立,释迦牟尼佛三十而立,孔子也是三十而立,「十五有志於学,三十而立」。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学了十二年,智慧开了,也是三十而立。但是释迦牟尼佛学术、德行成就之后,他就从事教学,一生乐此不疲。生活很简单,我们今天讲过苦行僧的生活,他的财产就三衣一钵,三件衣,一个钵,这就是他的财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什么都不要,怎么供养他?他教你,你肯认真学习、肯落实,这他最欢喜,老师教学生。一生教学,用现在人来看,他是个教育家,他的身分是职业老师,与宗教挂不上钩,风马牛不相干。今天他堕落成为宗教,我们后代的学生对不起释迦牟尼佛,这么好的学术,怎么把它变成宗教?它自己不会变,我们后世这些不肖的徒子徒孙把它变的,变成宗教。释迦牟尼佛有知,天天在流眼泪,我们自己要深深反省。

  他老人家教的东西在哪里?在经典里面,经典里面的道理。给我们讲自然的规律,我们的思想、言行如何能随顺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叫道,随顺大自然就叫德,违背大自然,灾难就来了。今天人不相信圣贤、不相信宗教,相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今天地球上许许多多的灾难。连近代的科学家也承认,灾难从哪里来的?人为的。现在最显著的,地球上温度上升,这是个可怕的现象,气候产生严重的变化,这个变化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今年一个暖冬,要讲去年了,小麦收成降低百分之四十,中国东北是全世界小麦的库仓,粮食大幅度的减产,以后人吃什么?所以金融危机之后,科学家警告我们有粮食危机,这个才叫真可怕。许许多多灾难都脱离不了人为的关系。圣贤的道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则,不要破坏它。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来学会了素食素食对身体健康真有好处。可是今天素食也有问题,稻米蔬菜使用农药、化肥,破坏自然生态,长得很好看,养分跟从前不能相比。果木,结出来的果确实好看,比从前大,吃起来没味道,吃到肚子里没有营养,还可能给你带来病菌,你说麻不麻烦!肉食问题就更严重,所以现在世界上什么奇奇怪怪的病都出现了。老祖宗告诉我们「病从口入」,绝大多数的病从哪里来?饮食来的。这是科学带给我们的,带给我们像经上讲的「饮苦食毒」,中看不中吃,这些道理都要知道。所以此地讲供养三宝,是用我们真诚的心供养、清净心供养、依教奉行供养,这就对了。修学佛法的目的,第一个是身心健康,第二个是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如果得不到这些好处,你学它干什么?如果是所学非所用,何必浪费这些时间、浪费这个精神?它学了管用。真的,佛经里没有一句假话,你全都能得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道理、方法统统都有,化解种种灾难都有绝妙的方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