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处事之道和为贵

和平,净空法师

纪念韩故馆长往生九周年报恩佛学讲座—处事之道和为贵

  净空法师讲述  2006/3/6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今天的活动非常感激诸位的辛劳。纪念章嘉大师跟韩馆长的护法,在这些年来,我们以修学、弘扬的一点成就作为我们实质上的回向。我们深深的反省,做得还是不够,尤其是在现前这个阶段,在全世界,宗教依然是被社会大众所谓是另眼相看。原因在哪里?我们决定不能够掩饰自己的过失,要坦白的承认,我们没有把世尊的教诲做到。

  佛如是,其他宗教也不例外。去年十月,我和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长老第一次见面。他就非常坦白告诉我,穆斯林没有能够落实《古兰》的教义,所以信徒被一些少数野心分子的煽动。我听了之后感受很深,我告诉他,佛教徒也不例外。我们接触许多宗教,可以说今天发生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也研究这个问题病根在哪里?疏忽了对教义的深入探讨,跟认真的落实,所以自己不得受用,也不能够感化社会。

  在这几年,我参加了七次世界和平会议,深深感觉到,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平要从自己做起。怎么个做法?一定要落实诸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要肯定,尤其是对于中国文化,外国学者专家都肯定,我们怎么能够疏忽?中国对于教育非常重视,五千年前就把教育当作是人生第一等大事来看待。古代,那个时候没有国家的建立,所谓国就是一个族群,像我们现在的一个族、一个村。我们看到中国历史所记载,商周的时代,大国不过百里,小国有五十里、三十里。五十里、三十里,不是现在的公里,中国的里比公里小,所以实际上就是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就是一个国家。

  他们已经开始重视教育。教什么?讲的是伦理、道德。伦理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人在世间与人相处总不出这五种关系,称之为五伦。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道德里面,范围就扩大了。什么叫道?大自然的规则,大自然的秩序,像我们看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属于道。人能够遵循自然原则去生活,去处理自然环境的问题,这叫德。违背了自然环境,那就是今天所讲的,破坏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现在我们常常听这个,这就是违背了道德,必然有灾难发生。

  古时候人观察到,明了了,所以教导人不可以违背自然法则,不可以违背伦理。伦理也是自然法则,父子不是哪个人发明创造的,不是。所以五伦是自然而然,五伦本身就是道;不违背伦理,这是德。人与人当中的道德,人与自然环境的道德,人与天地鬼神的道德,他是讲这些东西。如果自然法则你都明白了,你都能遵守而不违背,宇宙是和谐的,地球上人与人是和谐,人与自然环境是和谐的,人与天地鬼神也是和谐的,所以中国人讲“和为贵”。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传出去,他那个民族叫“大和”,你想想看这多有意义,你看到这个“和”字,这中国文化!

  现在的问题发生在哪里?发生在不和,你看夫妻两个都不和,现在这个社会的离婚率多高,这非常可怕,这不是好现象。夫妇是人伦最基本的一个细胞,好像我们身体一样,身体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完全相同。实在讲你契入高深的佛法,没有大小,大小不二,你要是懂得小宇宙,你就能知道大宇宙。

  你看我们的身体和不和谐?人从出生下来它就和谐,眼睛是一个器官,鼻子是一个器官,耳朵是一个器官,各个不一样。就像我们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它不相同。但是各人有各人的范围,他都能把自己做得很好,不侵犯别人,而且能跟别人一样合作,密切的合作,所以整个身体就健康。现在的问题在哪里?耳朵不相信鼻子,鼻子不愿意看眼睛,这互相都打架了。这一打架,人就不健康了,严重的时候就要死亡,就保不住了,你从小地方我们来看大的。所以佛教导我们,僧团最重要的要修六和敬。十善跟六和敬是佛法共同的科目,不管你是哪个宗派,不管你修的是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在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日本有十三个宗派,都是以十善业道跟六和敬为基础,必修的科目。

  我们现在十善做不到,六和敬也做不到,两个人住一个小道场都意见不和,哪来的六和敬?佛在戒律上告诉我们,四个人在一起共住修行,遵守六和敬,这个地方就叫做僧团。我们一定要晓得,僧是团体的意思,不是一个人;四个人以上在一起组成这个小团体,一块生活、一块学习,这就叫做僧团。但是僧团一定要落实六和敬,不落实六和敬,再大的团体不能称为僧团。

  你们看三皈依里面,“皈依僧,众中尊”,这句话什么意思?僧就是六和敬的团体,六和敬的团体,在天上人间所有一切团体当中,最值得人尊敬。为什么?他和睦相处。如果你一家有四口,你夫妻两个,有两个小孩,四个人;四个人在家里面都修六和敬,你的家庭就是僧团,你要懂这个道理。那个“僧”不是指出家人,在家居士四个人以上在一块共修也叫僧团。可是“和敬”一定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人还有杀盗淫妄这种念头,他怎么能和睦?不能和睦相处。还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他怎么不吵架?还有贪瞋痴,六和敬就做不到了。所以,六和敬一定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

  我们今天想想,在家学佛的同学们,哪个做到十善业?你们凭良心讲,谁做到十善业?十善业没有,跟诸位说,三皈依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三皈依就是皈依自性三宝,我们看六祖大师在《坛经》上说得多清楚,“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觉而不迷是皈依佛,我们现在是迷而不觉;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没有邪见,这叫皈依法;清净不染叫皈依僧,僧是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你没有十善业,你就没有三皈依,三皈依是假的。三皈依没有,哪来的戒律?五戒都做不到。

  出家,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再加一个《沙弥律仪》,这才真正是出家人,守出家的戒律。能够遵守,不违背三皈依,这佛弟子。十善业是人天善法,你是人间天上的善人,佛经上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但是佛经里面,即使小乘经,讲善男子、善女人,比十善还要高一级。高在哪里?他受了三皈依。所以佛法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十善业加上三皈依(加觉正净),是这么个标准。大乘佛法里面,还要加菩提心,没有发菩提心的那不算是大乘。菩提心,我们今天在讲席里面常常为同学们介绍,我已经把它简化了。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要起心动念不离开这五条十个字,那你是大乘学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